2024年4月,日本樱花如云似霞,第36回“全日中展东京书画艺术大展暨中国精英书画家选拔展”的开幕式,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盛大启幕。我的三幅书画作品参展。借此契机,我与中方代表团一同奔赴日本的精神象征——富士山。期间写下散文《日本艺术行:从上野到富士山》,发表于中国散文学会公众号,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
2025年10月10日上午8点,我和李致远等旅行团成员,从埠岐县启程,向着富士山河口湖进发。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如画,田野里稻浪金黄灿烂,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
历经4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河口湖。
午餐过后,我们来到河口湖大石公园。
一踏入公园,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的世界。园内繁花似锦,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各种花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我沉醉在这花的海洋里,被它们的美丽深深吸引,然而却只能惊叹它们的娇艳,而叫不出这些花的名字。不同肤色的游客穿梭其间,他们拿着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都在用镜头捕捉这份美好,试图将这绚烂的瞬间永远留住。抬眼远眺,富士山却隐匿在茫茫云雾之中,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悄然躲进了轻纱帷幔之后,只留下一抹底部轮廓。大家便将更多的热情倾注于拍摄花朵之上,试图从这细微处感受富士山周边的灵动与美好。

回想起去年4月,参加完东京的全中日书画展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来到山中湖畔。那时的我,心情如同放飞的鸟儿般自由,在湖畔纵情跳跃,欢快的笑声回荡在空气。而那时的富士山,如同身着洁白上衣的伙伴,大大方方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清晰而动人。回国后,这份美好的记忆一直萦绕在心头,我特意创作了两幅国画《富士山》,试图用笔墨留住那震撼人心的瞬间,让那圣洁的富士山永远定格在画布上。
导游小崔告诉我们,富士山一日多变,在不同的高度、角度和时间,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致,这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即将开启一场与大自然的神秘约会。
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是富士山五合目。富士山海拨3776米,从山脚到山顶按高度划分为十合,半山腰便是富士山五合目。这里海拔超过2300米,我们乘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沿途的赤松、铁杉等森林郁郁葱葱,树木高大挺拔,枝叶交错,宛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大片云层在我们的脚下翻腾,仿佛触手可及,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身处云端的奇妙。


抵达五合目后,只见富士山顶的白云宛如一顶洁白的帽子,稳稳地戴在灰色的山顶之上,仿佛是一位优雅的绅士,戴着一顶精致的礼帽,尽显绅士风度。
为什么富士山顶上形成这样的奇特景象呢!
原来当携带水汽的气流遇到突起的巨大地质体时,受阻气流在山体背风侧形成湍流,促使空气中水分加速凝结成云。云团持续围绕山体顶部呈闭合环状延伸,直至气流条件改变或水汽补给中断,才会散去。
山尖段往下,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针叶林,树木紧密排列,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富士山的宁静。
在五道目邮局等建筑周围,一片古松苍劲挺拔,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宛如岁月的守望者,静静地诉说着富士山的故事,是国画创作的绝佳题材。

在这里,有一幢标注着日期的楼格外引人注目。
我了解到这幢楼的主人竟也是富士山顶的主人,这让我觉得十分神奇,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于是进一步从网上探寻究竟。
原来,富士山顶部分(约海拔3360米以上)是私有的,归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所有。日本政府每年需向该神社支付租金,以维持登山和旅游活动的合法性。
2004年,日本政府与浅间神社达成协议,正式确认了浅间神社对山顶区域的所有权。私有部分约占富士山总高度的10%,核心是山顶的雪冠和标志性景观,这独特的所有权归属,更为富士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下山后,我们又来到富士山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登高远眺富士山。此时,山顶的云恰似一层洁白的衣裳,轻轻包裹着山体,而山顶的云团依然如白帽般静止不动,这神奇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精心绘制的杰作,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无尽的奥秘。

2024在忍者八海
到了忍者八海,已是傍晚时分。我依然找到去年拍摄富士山的地方,此时眼前却是雾团弥漫,富士山宛如一位隐1士,消失在这片朦胧之中,只留下无尽的遐想与回味。那若隐若现的轮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思绪飘向远方。
晚上到了酒店,我们泡了富士山的温泉。温泉水汩汩流淌,带着富士山的灵气与温暖,包裹着我们的身体。热气腾腾的泉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也赶走了一天的疲惫。我们闭着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放松,让身心在这温热的泉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缓。在这温泉的怀抱里,感受到了它的温柔与包容,这段二访富士山的旅程,也成为一段珍贵的回忆。
李伟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杭州伟致书画院院长)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