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秋雨邂逅
文/郝会军
阶前菊蕊凝玉露,
庭中月季西风瘦。
寒鸦声寂空山幽,
凭栏听雨添新愁。
连续的秋雨,真是瓦上秋声碎,农人心似凉。雨丝斜斜织了几日,青石板洇出浅灰的水痕。月季在檐角抖落雨打落的花瓣,湿香裹着风撞进窗。雨中撑伞的人缓缓而行,不知是在体验秋雨的缠绵,还是因心事在雨中漫步沉思,雨溅落伞上顺伞檐滑落,人与伞、伞与人成为秋雨中的一道风景。室内茶盏腾起白雾袅袅升腾,模糊了窗玻璃上的雨痕像雾帘,也像滚落的泪珠……这雨淅沥的下来几天,没有停下来的征兆。整个中秋节也笼罩在曼妙的秋雨之中,又像谁把心事揉碎,浸在凉丝丝的深秋里。
如果春雨是一种期盼,秋雨定当是收获的承诺。
刚过国庆节不久,雨便绵绵不绝的把燥热甩在身后,沥沥淅淅的下个不停。听说农村的秋庄稼还没有来得及收获,这雨就不约而至,不用说收秋种冬小麦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种上?我独坐窗前遐想,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虽然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但也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泡上一杯清茶,手握茶杯,感受着深秋雨季的“温度”,仿佛觉得岁月就是这样偷偷的从手指缝里溜走,时光也不是随心所欲。
屋外,一团水雾追着小汽车,滑过湿漉漉的街面。一对小情侣顶着一把花伞,偎依着,不紧不慢,轻盈地行走在枝条叶片红黄斑驳的海棠树下,一青一白的衣服和着路边绿化带的花花草草,成为秋雨中独特的风景。我相信那是春天的细雨里,两个牵手嬉闹行走的年轻人,在这个秋天的雨滴中、花伞下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浓情蜜意。
远处的太行山这个时候就是一幅山水画,云出其间,圣洁纯净,白的不可方物,不一时就把葱郁翠绿笼罩得严严实实,天空就暗了下来,窗外的树叶就会被雨点轻吻的一闪一闪。见惯了树叶由嫩芽变大变绿,再呈现出灿灿的金黄,宣告生命的壮美。
每个季节的雨,都会有呈现不一样的风景。我庆幸生活在这个安逸的都市中,不似南国,也不像北疆,这里四季分明,雨天我无法户外出行,就选择这样静坐在窗前,痛享着失去父母亲情的孤独,遥念着远方亲人不能相见的寂寞,忘却着曾经不堪回首的往事记忆,眺望着远山变幻莫测的神秘色彩,看秋雨在枝叶上舞动的美感,听秋雨划破空气的声音,闻茶香在斗室里四处飘逸,想心中永难舍忘的一股浓情,感受茶杯在手心里默默无言。
记得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喟叹从古至今芸芸众生都是这样的经历,心里倒有些欣欣然,这个时候最适合让秋雨作陪,与书香作伴,难道不是一件快意人生的事情吗?
秋天绝非都是肃杀的景象。“自古逢秋悲寂寥”只是心理怅然的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只是对皇恩浩荡的讽刺。“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这种不向往奢靡的生活,性味自在,不必饮酒,喝茶也是一种享乐,玩赏花草也算不得什么,而在书中得到独有乐趣的生活,何尝不是对生命的尊重。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文字,秋雨的岁月就变得丰盈,生命喜悦灵动,不再寂寞,不因夏日酷暑漫长难耐,不为秋雨烦心辗转反侧,不计冬日寒风肆虐难奈。在一杯茶水间,在一支香烟的环绕里,读读写写成为开在心坎上最美丽的一朵玫瑰。任秋雨淅淅沥沥,平心静气里挑灯撰文,记录岁月的峥嵘,呵护与自己相关的丝丝缕缕,与灵魂对话,不问目的,不求功名,不谈得失,自由畅快地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安详和宁静。在当今欲望纵横的世界里,拥有诗词歌赋这方净土,任我思绪驰骋,用飘逸的舞步清歌曼舞,人生之幸也。
若时光倏忽,则坐着轮椅,戴上花镜,翻开泛黄的笔记,顾盼生姿,巧笑嫣然。凭谁问:“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简介:郝会军,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从军21载,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邢台市信都区作协会员、邢台市信都区散文艺委会会员。爱好散文、诗词、音乐、摄影、旅游等。文散见于国家、省、市级刊物及网络公众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