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摆烂,其实是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这句话是玲子在网上看到的,觉得特别有意思!
当今这个社会,各种卷娃的现象层出不穷,如此清醒的父母真的很难得。
他们反其道而行,不抢跑、不攀比,看似“摆烂”,实则把力气都用在了刀刃上,养出的孩子反而更独立、更有后劲。
01养好学习习惯
比硬灌知识更重要
朋友阿琴总是自我打趣,觉得自己是一个佛系的家长,从不跟风给孩子报过任何补习班,说她“卷不动就干脆摆烂”。
在她的认知里,养好学习习惯,比硬灌知识更重要!
她这哪是摆烂!她分明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妈妈!
每天傍晚,她引导孩子整理书桌,按科目归位课本、提前准备好次日要带的物品;
孩子写作业磨蹭,她就用沙漏制定“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的计划,帮孩子找到节奏。
孩子背书总记不住,她不催着死记硬背,而是教孩子把课文画成小漫画、编成儿歌。
慢慢的,孩子不仅背得快了,还会主动带同学用这种方法复习。
到期末,成绩稳居前列,更养成了放学先整理书包、再规划学习的自觉。
比起硬灌知识,帮孩子练扎实“整理”“专注”“巧记”这些底层习惯,才是给孩子长远学习的最好铺垫。
02激发孩子的热爱
比乱报兴趣班更重要
有必要给孩子报兴趣班吗?
玲子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意愿,以及自身经济能力,可以报一或两个兴趣班。
当一个孩子拥有了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他的生活才能更加多姿多彩!
但不是盲目报兴趣班,也不是越多越好!
有的家长总怕孩子落后,跟风报满兴趣班,周末排满钢琴、舞蹈、奥数课,孩子却像提线木偶,满脸疲惫。
真正清醒的父母,从不会用数量衡量孩子的成长,而是会用心发现孩子的天赋,找到他真正喜欢的事情。
比起让孩子被动接受,他们更在意点燃孩子心中的小火苗——
当孩子为了拼好一个乐高熬到天黑,为了写好一首小诗反复修改时,那份自发的热爱与坚持,才是能支撑孩子走得更远的内驱力。
03不比短期成绩
看重长期成长
紧盯短期成绩,很容易陷入“考分焦虑”的怪圈——一次月考失利就否定孩子努力,暂时排名落后就急于报补习班,反而让孩子把学习当成应付考试的任务,弄丢探索的兴趣。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用分数衡量的直线冲刺。比起一张成绩单,孩子学会反思、愿意坚持的模样,才能让孩子走得更长远,大家说对吗? 一次考试的分数、一次比赛的输赢,都只是人生中的小插曲。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总结经验、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些能力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教育之路长漫漫,我们想要得到的,从来不是一时的好成绩,一时的小成就。
我们需放平心态,将目光放平稳,允许孩子慢下来,也允许自己慢下来,把力气花在刀刃上,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