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旅行史诗)
边墙旧锁千营锐,驿道犹听万马声
图文/张志良(甘肃)
萌城子递运所 萌城子位于宁夏盐池县西南87公里处,其名称源于明代城堡,因建城较晚而得名。 明《嘉靖宁夏新志》200页:萌城,南至庆阳府山城八十里,北至隰宁堡四十五里,城周回一里五分,东、南各一门,新开之者。设:萌城驿、萌城递运所、萌城批验盐引所。萌城子朝对山川呈秀色,夕临烽火守关坡。历经风雨容颜旧,犹念繁华韵味多。商贾往来添盛景,吏民出入映绫罗。昔时辉耀成追忆,今日寂寥寒雁过。萌城批验盐引所一波三折的原因明《嘉靖宁夏新志》201页:原设萌城批验盐引所,在萌城内。弘治末,为权力所夺,奏改为庆阳府北关批验盐引所,遂移庆阳(今庆城)北关批验。嘉靖二年,巡抚、都御史张润奏仍其旧,又设于萌城矣。但庆阳人犹有染指之望。行人薄彦徽萌城夜坐诗山城展转望萌城,灯火如流逼汉星。钲鼓弄清夜月,旌旗挥色列寒营。龙飞北极知清武,西窃西边尚构兵。久坐余怀当此夕,愁闻谯角奏深更。注: 行人的主要职责是捧节奉使,包括颁行诏赦、册封宗室、抚谕诸蕃、征聘贤才、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传旨法司、遣戍囚徒等。
拜祭关祭台雄台傲立暮云悠,曾护京畿百载秋。雉堞凝霜思将勇,箭楼披月忆兵忧。胡笳夜扰三边梦,烽火朝燃万里愁。今日凭栏寻旧迹,残垣犹诉大明羞。
望隰宁残堡遥想当年营帐密,堪怜此际棘蓬狂。雄关已失繁华景,古道空余寂寞光。隰宁堡捡得青花瓷片青花曾绘旧时光,烈火陶成沙里藏。片瓦残身尘梦碎,犹留雅意诉沧桑。注:隰宁堡位于灵(州)环(县)通道沿线,是明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修建的一系列军事城堡之一。这些城堡在当时承担着驿递与防卫的重要职责。明《嘉靖宁夏新志》200页:隰宁堡,南至萌城五十里,北至盐池五十里,成化间,巡抚、都御使徐廷章奏筑,城周回一里,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展筑二里。嘉靖九年,巡抚、都御史翟鹏具奏:盐池、萌城二站相距百里,负累不堪,隰宁在适中,宜添军站以苏二站之困。十年,始降印,辐辏甲军王彦刚第九十八名,调盐池递运所羡余百户杜举领之,庆阳府拨使一名。
沙漠里灌黄鼠的人鼠辈营营藏暗穴,人谋赫赫破幽巢。智穷终落庖厨里,命尽徒成鼎俎肴。沙漠里人鼠相斗穴底营谋暗自忙,人心巧算斗机良。一朝掘出黄粱梦,化作盘中美味香。
明代烽火台群烽火孤台月照寒,戍兵羁梦岁催残。胡笳每扰思乡念,战鼓弯刀破敌欢。大漠情大漠长风飞兔走,残阳孤影怎留连。明墙虽立情难守,落日徒圆梦不圆。注:明墙指明长城。
内蒙北大池盐湖漠北盐湖迎暮霭,风间咸味唤荒凉。霞披素野情难尽,雾绕银滩梦不伤。夜出内蒙鄂托克前旗北大池盐湖沙漠夜别盐湖星作伴,晓辞沙海月为邻。风吟漠野情难舍,雾绕荒丘心尚真。注:北大池盐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占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开采历史悠久。
骆驼大漠骄雄披赤焰,黄沙悍杰踏苍烟。驼铃漫响惊荒梦,瘦影长行破暮天。
宁夏盐池县唐藩古道遗尘迹,汉宋边城映月钩。牧笛声声传雅趣,胡笳阵阵诉离愁。英雄叱咤风云变,墨客沉吟笔研酬。庙宇庄严昭善信,碑铭斑驳记春秋。盐池秦朝:属北地郡。 西汉:设置昀衍县,隶属北地郡。 东汉:昀衍县废,仍属北地郡。三国时期:为匈奴、羌和汉族杂居地区。西晋:属于五部都尉管理区。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后为赫连夏腹地。南北朝:北魏置西安州,西魏改盐州,北周时大部属盐州五原郡。隋朝:开皇初废五原郡,大业三年改置盐川郡。明《嘉靖宁夏新志》197页:盐池城,北至石沟驿七十里,南到隰宁堡四十五里,旧域周回一里,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拓其城二里。正德十四年,都御史王时中奏筑,增至四里许。(有盐池驿、盐池递运所。)
寻找韦州古城烽火曾燃天际赤,英雄已没草间荒。唯留绿水潺潺去,依旧无声绕镇旁。韦州古城巷陌深深藏旧梦,城楼寂寂对寒江。千年故事随风远,几处残碑话古邦。注: 西汉时期,韦州古城归属于北地郡。 唐朝时,设立安乐州,用于安置南降的吐谷浑部落。北宋时期,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韦州,使其成为西夏的政治军事重镇。明朝时期,韦州仍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东城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西城为西夏时期所建。弘治十年(1497年),明朝设立韦州守御千户所,隶属宁夏卫。明《嘉靖宁夏新志》211页:韦州,北至宁夏二百九十里,南到固原下马房界四十里,西至鸣沙州七十里,东至萌城驿七十里。建置沿革汉,北地郡地。唐,灵武郡地。宋,赵元昊为韦州。属左厢,曰静塞军。谅诈改祥祐军。元仍名韦州。居蠡山之东二十余里,未审筑于何代(不知道筑于何朝代)。据宋张舜民诗:“青铜峡里韦州路”,故相传以为韦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庆王建宫于此,居之凡九年,徙宁夏。弘治十三年(1500年),都御使王珣奏筑东关,关门一,城门二。
康济寺塔西夏遗珍傲碧空,灵州胜迹映霞红。风吟岁月沧桑事,塔守山河世代功。注:康济寺塔始建于西夏,座落在大罗山东麓的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公元1391年,朱元璋的第16个儿子朱栴受封到韦州当庆王,看到西夏古城里康济寺仅存一座孤塔,大殿柱廊全无,便捐资兴修了千佛殿。
下马关暮霭沉沉思虎将,晨霜瑟瑟忆龙旌。边墙旧锁千营锐,驿道犹听万马声。
下马关烽台寂寂忆骁雄,冷月悠悠念俊功。关堞曾迎千骑壮,戍楼如梦万军隆。注:明初残余势力不断内犯,朝廷在宁夏至陕西北部一线修筑了俗称东边墙的长城,并居中筑城设立宁夏后卫(今盐池驻军)重点防守,后又在固原以北另筑俗称内边的内长城。下马关位于东边墙和内边连接的地方,每年防秋之际,三边总督、陕西巡抚和固原总兵都要在此巡视长城,此地最初有几间房屋称下马房,嘉靖五年修筑长城关城后,因大帅们都要在此下马休息,便称这里为下马关城。
出下马关翻越杨大郎山下马关前云影闲,大郎山畔忆尘颜。昔时烽火埋荒草,今日烟霞绕翠鬟。
满江红.花马池塞北雄关,花马畔、沧桑阅遍。忆往昔、胡笳烽火,铁蹄惊溅。残破犹存征战影,荒畴尚记刀兵怨。看长河、落日映孤城,云烟乱。明边垒,功未倦。西夏事,皆成幻。想杨洪骁勇,守疆谋远。山驿曾燃千嶂里,征人每卧寒沙甸。叹兴衰、岁月付东流,音尘断。注:杨洪明朝名将,曾在花马池一带驻守,抵御外敌。传说明代兵部尚书王琼在此骑马时马滑倒,将水池称为滑马池,后演变为花马池。花马池古城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始建于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由史昭主持修建,初建在边墙外,后迁至塞内现址。
灵州古城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河水淹没灵州,"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第三次迁徙灵州城,迁移到今灵武市。灵州重镇忆萧关,烽火残垣话赫连。铁马嘶风惊李靖,雄师破阵震韦贤。注:赫连指赫连勃勃。唐代李靖曾在此指挥过很多战役。韦贤指南北朝韦孝宽。灵武口之捷朔陲风烈战尘催,灵武雄关烽火飞。胡骑奔腾如浪涌,汉旌摇曳似云归。将令谋略神明护,守卒骁兵竟忘微。排列岭头奇思妙,破巢攻取立名巍。刀光剑影寒星落,箭雨枪林猛士围。血溅黄沙惊野鸟,魂销白刃壮军威。叛酋授首山河定,贼寇成擒日月辉。捷报频传嘶塞北,凯歌高奏耀天畿。注:洪武初,叆沮脱火赤聚众山为患,西平侯沐英出兵灵武口,擒之以归。明《嘉靖宁夏新志》卷之三180页建置沿革禹贡雍州之域,汉惠帝四年,置州县,还属北地郡。后魏太武平赫连昌,置薄骨律镇河渚上,旧是赫连果园地。明帝立灵州,初治在河北,后徙冶于果园所筑城。西魏置临河郡。后周置普乐郡。隋初置新昌郡,寻废。大业初,置灵武郡。唐武德元年,改灵州,即回乐峰也。开元中,以州为朔方节度。天宝元年,改灵武郡大都督府。宋咸平中陷于西夏,仍为灵州,号翔庆军,又为西平府,元亦为灵州。到洪武三年,徙其民于关内。十七年,以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于是在故城北七里(重新)筑城。宣德三年,城湮没于河水,又去旧城东北五里外筑城,景泰三年,增筑新城,弘治十三年都御使王珣奏置灵州,属陕西布政司,增筑南关。弘治十七年指挥保勣建。嘉靖九年,总制、尚书王琼奏改守备为参将分守中路,城并南关,周回共七里八分。南、北、西各一门,上有楼。
乌夜啼.同心县豫旺古堡遗址残垣静卧荒丘,忆春秋。曾是雄关烽火、锁边州。驼铃渺,硝烟杳,堡村幽。不见当年骁将、立城头。 元代: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朝廷赐封安西王阿剌忒纳失里为豫王,并在此地筑城,命名为"豫王城"。 明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立平虏守御千户所。 清代:清顺治年间,改名为"预旺城",寓意"集市繁华买卖兴旺"。
萌城子递运所
萌城子位于宁夏盐池县西南87公里处,其名称源于明代城堡,因建城较晚而得名。
明《嘉靖宁夏新志》200页:萌城,南至庆阳府山城八十里,北至隰宁堡四十五里,城周回一里五分,东、南各一门,新开之者。设:萌城驿、萌城递运所、萌城批验盐引所。
萌城子
朝对山川呈秀色,夕临烽火守关坡。
历经风雨容颜旧,犹念繁华韵味多。
商贾往来添盛景,吏民出入映绫罗。
昔时辉耀成追忆,今日寂寥寒雁过。
萌城批验盐引所一波三折的原因
明《嘉靖宁夏新志》201页:原设萌城批验盐引所,在萌城内。弘治末,为权力所夺,奏改为庆阳府北关批验盐引所,遂移庆阳(今庆城)北关批验。嘉靖二年,巡抚、都御史张润奏仍其旧,又设于萌城矣。但庆阳人犹有染指之望。
行人薄彦徽萌城夜坐诗
山城展转望萌城,灯火如流逼汉星。
钲鼓弄清夜月,旌旗挥色列寒营。
龙飞北极知清武,西窃西边尚构兵。
久坐余怀当此夕,愁闻谯角奏深更。
注: 行人的主要职责是捧节奉使,包括颁行诏赦、册封宗室、抚谕诸蕃、征聘贤才、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传旨法司、遣戍囚徒等。
拜祭关祭台
雄台傲立暮云悠,曾护京畿百载秋。
雉堞凝霜思将勇,箭楼披月忆兵忧。
胡笳夜扰三边梦,烽火朝燃万里愁。
今日凭栏寻旧迹,残垣犹诉大明羞。
惠安堡的秋风
漠上秋飙卷暮埃,城边瘦柳报霜来。
风吟古道驼铃远,梦落荒丘雁影哀。
注:明《嘉宁夏新志》185页:屯堡烽堠,领屯堡一十三,(惠安堡是其之一)。
宁夏盐池县明代长城
塞北雄关烽火遥,屯田征卒梦魂焦。
晨挥铁锸荒丘垦,暮枕刀戈冷月邀。
注:正统八年(1443 年)开始修建。
成化十年(1474 年),延绥巡抚余子俊主持大规模增筑、修缮长城,盐池段长城也在此次工程范围内。
嘉靖十年(1531 年),三边总制尚书王琼又对其进行了新的修筑和加固。
望隰宁残堡
遥想当年营帐密,堪怜此际棘蓬狂。
雄关已失繁华景,古道空余寂寞光。
隰宁堡捡得青花瓷片
青花曾绘旧时光,烈火陶成沙里藏。
片瓦残身尘梦碎,犹留雅意诉沧桑。
注:隰宁堡位于灵(州)环(县)通道沿线,是明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修建的一系列军事城堡之一。这些城堡在当时承担着驿递与防卫的重要职责。
明《嘉靖宁夏新志》200页:隰宁堡,南至萌城五十里,北至盐池五十里,成化间,巡抚、都御使徐廷章奏筑,城周回一里,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展筑二里。嘉靖九年,巡抚、都御史翟鹏具奏:盐池、萌城二站相距百里,负累不堪,隰宁在适中,宜添军站以苏二站之困。十年,始降印,辐辏甲军王彦刚第九十八名,调盐池递运所羡余百户杜举领之,庆阳府拨使一名。
沙漠里灌黄鼠的人
鼠辈营营藏暗穴,人谋赫赫破幽巢。
智穷终落庖厨里,命尽徒成鼎俎肴。
沙漠里人鼠相斗
穴底营谋暗自忙,人心巧算斗机良。
一朝掘出黄粱梦,化作盘中美味香。
明代烽火台群
烽火孤台月照寒,戍兵羁梦岁催残。
胡笳每扰思乡念,战鼓弯刀破敌欢。
大漠情
大漠长风飞兔走,残阳孤影怎留连。
明墙虽立情难守,落日徒圆梦不圆。
注:明墙指明长城。
内蒙北大池盐湖
漠北盐湖迎暮霭,风间咸味唤荒凉。
霞披素野情难尽,雾绕银滩梦不伤。
夜出内蒙鄂托克前旗北大池盐湖沙漠
夜别盐湖星作伴,晓辞沙海月为邻。
风吟漠野情难舍,雾绕荒丘心尚真。
注:北大池盐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占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开采历史悠久。
骆驼
大漠骄雄披赤焰,黄沙悍杰踏苍烟。
驼铃漫响惊荒梦,瘦影长行破暮天。
.
宁夏盐池县
唐藩古道遗尘迹,汉宋边城映月钩。
牧笛声声传雅趣,胡笳阵阵诉离愁。
英雄叱咤风云变,墨客沉吟笔研酬。
庙宇庄严昭善信,碑铭斑驳记春秋。
盐池
秦朝:属北地郡。 西汉:设置昀衍县,隶属北地郡。 东汉:昀衍县废,仍属北地郡。三国时期:为匈奴、羌和汉族杂居地区。西晋:属于五部都尉管理区。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后为赫连夏腹地。南北朝:北魏置西安州,西魏改盐州,北周时大部属盐州五原郡。隋朝:开皇初废五原郡,大业三年改置盐川郡。
明《嘉靖宁夏新志》197页:盐池城,北至石沟驿七十里,南到隰宁堡四十五里,旧域周回一里,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拓其城二里。正德十四年,都御史王时中奏筑,增至四里许。(有盐池驿、盐池递运所。)
寻找韦州古城
烽火曾燃天际赤,英雄已没草间荒。
唯留绿水潺潺去,依旧无声绕镇旁。
韦州古城
巷陌深深藏旧梦,城楼寂寂对寒江。
千年故事随风远,几处残碑话古邦。
注: 西汉时期,韦州古城归属于北地郡。
唐朝时,设立安乐州,用于安置南降的吐谷浑部落。
北宋时期,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韦州,使其成为西夏的政治军事重镇。
明朝时期,韦州仍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东城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西城为西夏时期所建。
弘治十年(1497年),明朝设立韦州守御千户所,隶属宁夏卫。
明《嘉靖宁夏新志》211页:韦州,北至宁夏二百九十里,南到固原下马房界四十里,西至鸣沙州七十里,东至萌城驿七十里。
建置沿革
汉,北地郡地。唐,灵武郡地。宋,赵元昊为韦州。属左厢,曰静塞军。谅诈改祥祐军。元仍名韦州。居蠡山之东二十余里,未审筑于何代(不知道筑于何朝代)。据宋张舜民诗:“青铜峡里韦州路”,
故相传以为韦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庆王建宫于此,居之凡九年,徙宁夏。弘治十三年(1500年),都御使王珣奏筑东关,关门一,城门二。
康济寺塔
西夏遗珍傲碧空,灵州胜迹映霞红。
风吟岁月沧桑事,塔守山河世代功。
注:康济寺塔始建于西夏,座落在大罗山东麓的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公元1391年,朱元璋的第16个儿子朱栴受封到韦州当庆王,看到西夏古城里康济寺仅存一座孤塔,大殿柱廊全无,便捐资兴修了千佛殿。
暮霭沉沉思虎将,晨霜瑟瑟忆龙旌。
边墙旧锁千营锐,驿道犹听万马声。
下马关
烽台寂寂忆骁雄,冷月悠悠念俊功。
关堞曾迎千骑壮,戍楼如梦万军隆。
注:明初残余势力不断内犯,朝廷在宁夏至陕西北部一线修筑了俗称东边墙的长城,并居中筑城设立宁夏后卫(今盐池驻军)重点防守,后又在固原以北另筑俗称内边的内长城。下马关位于东边墙和内边连接的地方,每年防秋之际,三边总督、陕西巡抚和固原总兵都要在此巡视长城,此地最初有几间房屋称下马房,嘉靖五年修筑长城关城后,因大帅们都要在此下马休息,便称这里为下马关城。
出下马关翻越杨大郎山
下马关前云影闲,大郎山畔忆尘颜。
昔时烽火埋荒草,今日烟霞绕翠鬟。
满江红.花马池
塞北雄关,花马畔、沧桑阅遍。忆往昔、胡笳烽火,铁蹄惊溅。残破犹存征战影,荒畴尚记刀兵怨。看长河、落日映孤城,云烟乱。
明边垒,功未倦。西夏事,皆成幻。想杨洪骁勇,守疆谋远。山驿曾燃千嶂里,征人每卧寒沙甸。叹兴衰、岁月付东流,音尘断。
注:杨洪明朝名将,曾在花马池一带驻守,抵御外敌。
传说明代兵部尚书王琼在此骑马时马滑倒,将水池称为滑马池,后演变为花马池。
花马池古城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始建于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由史昭主持修建,初建在边墙外,后迁至塞内现址。
灵州古城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河水淹没灵州,"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第三次迁徙灵州城,迁移到今灵武市。
灵州重镇忆萧关,烽火残垣话赫连。
铁马嘶风惊李靖,雄师破阵震韦贤。
注:赫连指赫连勃勃。唐代李靖曾在此指挥过很多战役。韦贤指南北朝韦孝宽。
灵武口之捷
朔陲风烈战尘催,灵武雄关烽火飞。
胡骑奔腾如浪涌,汉旌摇曳似云归。
将令谋略神明护,守卒骁兵竟忘微。
排列岭头奇思妙,破巢攻取立名巍。
刀光剑影寒星落,箭雨枪林猛士围。
血溅黄沙惊野鸟,魂销白刃壮军威。
叛酋授首山河定,贼寇成擒日月辉。
捷报频传嘶塞北,凯歌高奏耀天畿。
注:洪武初,叆沮脱火赤聚众山为患,西平侯沐英出兵灵武口,擒之以归。
明《嘉靖宁夏新志》卷之三180页
建置沿革
禹贡雍州之域,汉惠帝四年,置州县,还属北地郡。后魏太武平赫连昌,置薄骨律镇河渚上,旧是赫连果园地。明帝立灵州,初治在河北,后徙冶于果园所筑城。西魏置临河郡。后周置普乐郡。隋初置新昌郡,寻废。大业初,置灵武郡。唐武德元年,改灵州,即回乐峰也。开元中,以州为朔方节度。天宝元年,改灵武郡大都督府。宋咸平中陷于西夏,仍为灵州,号翔庆军,又为西平府,元亦为灵州。到洪武三年,徙其民于关内。十七年,以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于是在故城北七里(重新)筑城。宣德三年,城湮没于河水,又去旧城东北五里外筑城,景泰三年,增筑新城,弘治十三年都御使王珣奏置灵州,属陕西布政司,增筑南关。弘治十七年指挥保勣建。嘉靖九年,总制、尚书王琼奏改守备为参将分守中路,城并南关,周回共七里八分。南、北、西各一门,上有楼。
乌夜啼.同心县豫旺古堡遗址
残垣静卧荒丘,忆春秋。曾是雄关烽火、锁边州。
驼铃渺,硝烟杳,堡村幽。不见当年骁将、立城头。
元代: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朝廷赐封安西王阿剌忒纳失里为豫王,并在此地筑城,命名为"豫王城"。
明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立平虏守御千户所。
清代:清顺治年间,改名为"预旺城",寓意"集市繁华买卖兴旺"。
张志良,男,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庆阳陇东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及庆城县范仲淹研究办公室成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者联谊会会员,喜欢文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