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萧吾非吾的作品
☘️《 写一只没看见的鸟 》
我没看见
但不影响它在飞
我没看见
就不会影响
它的飞
我能想到
一只
被挡在外面的鸟
并说出来
便已足够
❊ ❊ ❊ ❊ ❊ ❊
🌹【吉特赏析】
《 写一只没看见的鸟 》这首小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未见之鸟”的意象,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重复“我没看见/但不影响它在飞”,强化了存在与感知的分离,引发读者对现实与想象界限的思考。诗中“被挡在外面的鸟”象征着未被直接观察却依然存在的生命力量,而“说出来便已足够”则透露出对表达与认知的豁达态度。作品虽短,却以极简的文字构建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展现了诗歌的凝练美与哲思性。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 关于去桥边 》
关于去桥边
自唐宋以下
要么携二三子
去采红药
要么甩掉尾巴
去等伊人
由他们去吧
没事我就找来镊子
从古典里面
把“桥边”夹出来
放在酒精里清洗一下
再放在眼睛的前面
我看见
桥边暂无人迹
蜻蜓自在
草上飞
❊ ❊ ❊ ❊ ❊ ❊
🌹【吉特赏析】
《关于去桥边》这首诗以“桥边”为引,巧妙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别具风味。诗中先勾勒唐宋文人于桥边的风雅活动,转而以现代视角,用“镊子”将“桥边”意象从古典中提取并“清洗”,赋予新解读。末句桥边景致静谧,蜻蜓翩跹,画面生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超脱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意象的独特再造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知。语言凝练,意境悠远。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 没注意到 》
看见一个人走过去
手里
拿着一枝玫瑰
我就说
一个人走过去
手里
拿着一枝玫瑰
(我这样说的时候
没看见
又有一个人
走过来 手里
没有拿玫瑰)
❊ ❊ ❊ ❊ ❊ ❊
🌹【吉特赏析】
《没注意到》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日常的疏忽瞬间。诗人聚焦于玫瑰的有无,通过两次观察的对比——首次注意到持花者,却忽略随后空手之人——巧妙揭示了人类注意力的局限性。语言简洁如白描,却暗含深意:生活中多少细节被我们匆匆掠过?诗末的反转(“没注意到”的递进)既像错位的镜头,又似无声的喟叹,让读者在平淡中品出哲思,原来我们看见的,不过是世界的碎片一角。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 干脆还是这样写 》
现在
我在写一个人
首先
这个人得有眼睛
有了眼睛之后
得把他推到窗口
让他的眼睛
去影响他看见的
写完 又觉得
有点粗暴
于是删除上阕
随后把他
从窗口撤下来
让那只鸟
代表整个世界
自己飞
❊ ❊ ❊ ❊ ❊ ❊
🌹【吉特赏析】
《 干脆还是这样写 》这首短诗极具实验性与哲思。作者以独特视角开启创作,从赋予人物眼睛并推至窗口,展现创作构思的初步探索。删除上阕、撤回人物及后续让鸟代表世界自由飞的处理,打破常规叙事逻辑,充满解构与重构意味。它跳出简单写人框架,试图通过意象转换传达对世界认知与表达的深度思考,虽简短却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与解读空间,在有限篇幅里探索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可能。
🔸🔸🔸🔸🔸🔸🔸🔸🔸
🔸🔸🔸🔸🔸🔸🔸🔸🔸
🔸🔸🔸🔸🔸🔸🔸🔸🔸
🔸🔸🔸🔸🔸🔸🔸🔸🔸
🔸🔸🔸🔸🔸🔸🔸🔸🔸
🔸🔸🔸🔸🔸🔸🔸🔸🔸
🌿 🌿 🌿 🌿 🌿 🌿 🌿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