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颂》
(古体长篇叙事诗)
作者/王应礼
诵读/梦锁清秋
第三十七章 再失兵权
一九三二岁月辛,宁都骤起乱风云。
中央训令如霜刃,批判狂潮又卷尘。
赣南旧憾犹未散,新愁五月电文陈。
军中帅印悄然落,主席暂离虎帐门。
进攻路线强推进,反右倾风扰乾坤。
八月兴国贤才聚,帷幄筹谋战略新。
主席建言后方局,休扰前军战务勤。
外线作战谋胜算,吉安抚州且徐吞。
先歼乐宜疲弱旅,再歼援寇立功勋。
军事重谋新议立,恩来主政坐中军。
朱毛携手掌帅印,共破敌阵扫战尘。
主席复任政委职,红一旌旆焕精神。
中革军令传声急,乐宜战场捷报频。
红军密旅朝北进,兴国于都起征尘。
星夜兼程驰千里,悄临乐安近敌屯。
敌军懵懵犹未觉,红军锐气正凌云。
十五训令颁前线,攻伐乐安号角闻。
一军团锐为锋刃,五军蓄势待后军。
三军团部为策应,协同奋击志如焚。
十七强攻乐安邑,日午城摧奏凯音。
歼敌两团又一营,士气高昂惊敌魂。
声东击西奇谋运,佯攻崇仁乱敌神。
大军直逼宜黄境,细察山川谋战殷。
十九将令围宜黄,二十攻城气势新。
三军团勇主攻猛,一军团巧佯攻频。
五军总备为强盾,协力攻城破坚门。
宜黄守敌遭重创,大部殄灭余溃奔。
十二军乘胜追击,南丰亦入红军门。
乐宜一役威名震,旬日连收三城勋。
五千敌众成俘虏,四千兵械入红军。
军需充足添实力,遥援友区抗敌群。
主席恩来朱总谋,审时度势定方针。
未循中央冒险策,坚持攻伐弱敌群。
聚优兵力各个破,速战速决建殊勋。
功成未久分歧现,战略筹谋起争论。
主席前线谋实际,未取吉安与抚郡。
挥师东向图南城,敌军聚集难近身。
分兵广聚民心振,待机歼援谋佳音。
敌寇夹击谍报至,红军回旆避敌尘。
撤至宁都青塘处,整军待旦觅机存。
后方高层意不顺,指摘前线战略浑。
宁都再聚开会议,批判汹汹似海奔。
右倾消极冤名扣,纯粹防御妄议纷。
主席据理力抗辩,无奈众议意难存。
后方诸公气势汹,言辞激烈若雷奔。
稼祥识义明大理,力挺主席守正心。
大敌当前需良将,安危系此掌兵人。
恩来处境实堪虞,斡旋两方费思存。
既责前方稍瞻顾,又言后方批过深。
会议主席军权去,调回后方养精神。
主席无奈离前线,前方军系恩来身。
恩来恳请主席帮,或可监督掌军人。
主席谦辞难担任,最终决议暂离军。
称病归后方待命,军权旁落意难伸。
临别寄语周恩来,军事若需仍愿勤。
前线若逢危急处,速传音讯召吾身。
笑言相慰王稼祥,少数从多亦艰辛。
主席别军赴后方,心中壮志未沉沦。
蒋闻泽东权旁落,狂喜难抑意骄矜。
妄图一举殄赤旅,增调劲旅围红军。
阴谋诡诈志如狼,得意忘形笑满唇。
岂知主席怀高远,暂挫安能屈此身。
后方辛劳亦不懈,政权擘画费心神。
经济兴邦谋善策,土改惠民泽庶民。
静候天时风云变,再度横刀定乾坤。
矢志不渝为家国,青史永载忠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