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桦源/文图
2025年9月9日,又因身体有恙、正好还有点时间,趁机去看看给我治愈“荨麻疹”的老中医……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一个不起眼的小区内,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中医,他的医馆没有招牌,室内杂乱却很清澈且暗藏秩序,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
王清医师,这位看似普通的医者,却有着让人惊叹的医术和令人敬佩的医道精神。
一人,一心,一医道……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这个兼作居所的医馆,王清医师已经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从把脉问诊到制药打包,所有环节都由他一人完成。
这种“一条龙”式的诊疗方式,在外人看来或许是负担,对他而言却是对患者负责的方式。
“我自己用心把的脉、看的病,亲自动手完成各项治病需要的‘配伍’放心点、安心些……”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对医道的坚守。
苦药背后的精诚……
今年3月,患荨麻疹患那会:“那种骨头里头都在发痒的感觉真让人‘崩溃’……血液直流还越抓越‘痒’的感受实在让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正是在王清医师苦得“纯厚”的中药治疗下,一周时间便告别了折磨人的痒痛。这苦,不是普通的苦,是王清四十载钻研中医精髓的凝结。
陋室中的医魂……
王清的医馆堪称“陋室”,却处处彰显着医者的精神追求。
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悬挂在墙上,不仅是对先贤的敬仰,更是他每日践行的准则。
桌上堆满的中外医籍,见证了他“每天坚持读两小时书,四十年不辍”的执着。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自我设定的限制:“因要研钻医经,每天只接待10位病友”。在这个追逐利益的时代,如此自律的医者实属凤毛麟角。
银针下的奇迹……
一位脖子僵硬一周不能转动的患者,被亲人搀扶进来。王清医师几根银针,五分钟时间,患者便能自如活动头部。在场的人无不惊叹“神奇”。
但这“神奇”背后,是王清对中医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数十年的临床积淀。
简朴生活中的医者心……
王清医师的生活简单到极致:每日两餐,常常只是一碗粥加一个馒头;平均每天只睡三小时;没有娱乐,没有享受,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医道和患者。
他践行着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医学理念,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医者的“魔力”何在……
王清医师的“魔力”,并非什么神秘力量,而是医者仁心与精湛医术的完美结合。是对每一味药的精心配伍,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控,对每一位患者的全神贯注,对中医经典的不断钻研,对名利场上的淡泊与对医道的坚守。
在浮躁的现代社会,王清医师如同一股清流,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不追求华堂广厦,不贪图名利双收,只在乎能否解除患者病痛,能否将中医精髓传承发扬。
他的“魔力”,正是中华医学千年传承中最为珍贵的——大医精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