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一八“国道的故事
文Ⅱ刘兴祥
“三一八“国道从上海起至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国境线友谊桥止,全长5476公里。横贯中国全境。他处于北纬30度左右,是全世界公认的风景优美人文地理丰富的一条黄金线路。他的沿途经海滨风光,江南水乡,如登青天的蜀道,伫世界屋脊之雪域,握异邦友好之情谊。
一路上他串连着东方明珠,苏杭风情,芜湖古城天柱山,黄山的雄奇,大别山的怀念,黄鹤的悠远,大意失荊州之沉思,抗日前沿的宜昌,陪都山城之火锅,天府之国的丰足,青藏门户雅安,十八勇士飞夺天险的泸定,跑马溜溜的情歌,红军足迹的甘孜,西藏和平解放的昌都,江南水乡的林芝,佛教圣地的拉萨,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珠穆朗玛峰的摇篮。中尼友谊大桥紧握友好邻邦的终点。
他与中华母亲河长江若即若离逆向前行,去追寻大江的源头。带着探索的目光,去寻找远古的呼喚,他承担着中华国运的兴衰,记载血与火的过往。
曾记否?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北上抗日,在几十万敌军前堵后追的险境下,十八勇士飞夺沪定桥的壮举,爬雪山,过草地,胜利汇师陕北,打下红色江山;
曾记否?十八军为解救百万农奴,一边筑路,一边打仗,进军西藏的壮烈情景,一首《歌唱二郎山》将我军将士解放西藏的决心唱遍天涯传唱数代。
曾记否?昌都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基础。一首《逛新城》唱出了西藏的新生。一首《洗衣歌》道出了西藏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对金珠玛米的爱戴。
自西藏解放后,祖国母亲对西藏人民百般地疼爱和帮助。数十年如一日地派出大量如孔凡森式的汉族干部支援西藏建设。树立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好作风,将青春和汗水撒在雪域高原。几十年国家为西藏的基础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西藏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在此期间“三一八“国道功不可磨起纽带作用。
曾记否?在那峥嵘年代上海人民对西藏建设出大力流大汗,无私地支援西藏,多年来西藏的工业物资几乎全部是上海供应,通过“三一八“源源不断地运往西藏,还在林芝建立了一个毛纺厂,成百上千的上海女工将西藏的羊毛,织成上等毛线,发展西藏经济,满足了全国人民的需要。当时这批女工的存在成了西藏地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曾记否?我的老部队工程兵建筑第三0五团,组建于1966年,是军委批准抗美援越的基建工程兵三个独立团之一,后来直接开赴西藏,为西藏修建了贡嘎,日喀则,邦达三个战备机场,其中邦达机场拥有世界“海拔最高,跑道最长,工程量大的“三最“称号,四千名将士汇同兄弟部队,在生命禁区战斗了八年,圆满完成了伟人心愿,为巩固西南边防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功劳其中也有“三一八“国道的奉献,多少个汽车团日夜兼程在“三一八“国道线上,运输物资人员。
如今西藏成了海内外旅游的焦点,人们向往雪域高原的神秘,这片人类净土曾使多少魂牵梦想,祖国的飞跃发展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日趋富足,走出家门去欣赏祖国大好河山。西藏是旅游的热点。
现在的西藏,地上有巨龙飞驰,天上有银鹰飞翔,蓝天白云草原河流,牛羊成群骏马奔驰,雪山皑皑冰川湖泊,林海峡谷,寺院巾幡。观看天葬,火葬,水葬习俗,品青稞酒,酥油茶糌粑的香甜,观戈庄舞的炫丽,成了远离城市喧嚣的最佳看点,净化人们心灵良药良方。
在“三一八“国道,每天成千上万的游人,有着各种不同切身体验,诠译着人生意义。一路上,有千里拜佛的虞诚信徒,有组团旅游观光,有自驾游的自由自在,有徒步穷游的流浪生活,有探险登山的勇士,有怀揣从军梦保卫祖国边防的军人,有寻求商机来雪域做生意的商人。各类人群的人生体验,彰显其生命的价值,追求着梦想。因而乐此不彼络绎不绝地奔向同一个方向。
“三一八“国道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多不胜举,他记载了历史沧海桑田,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记载了人类境界的高度,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承载着中国未来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