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挖矿、双轮驱动,盛和资源用业绩证明自己不仅是稀土玩家,更是战略资源布局大师。
2025年上半年,盛和资源拿出了令人惊艳的成绩单:营收61.79亿元,同比增长13.62%;净利润3.77亿元,同比猛增650.09%。
这家曾经偏安四川的稀土冶炼厂,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稀土行业的重要玩家——其股价从年初至今涨幅高达167.19%,堪称稀土板块的“反弹先锋”。
______
01 业绩大爆发,咸鱼翻身的奥秘
盛和资源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可以用“咸鱼翻身”来形容。从去年的业绩下滑到今年净利润增长6.5倍,这背后是稀土行业景气度的根本性转变。
公司第二季度表现尤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24.88%,创下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单季度最高增速。
这就像是一名长期表现平平的运动员,突然在奥运会上连破多项纪录,令市场刮目相看。
02 双轮驱动,不只是稀土那么简单
盛和资源的业务布局可以比作“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稀土,另一条是锆钛。
稀土业务是公司的现金牛,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其中稀土金属占比53.87%,稀土氧化物占29.23%。而锆钛业务虽然目前占比不大,但却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锆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在军工和民用产业中都有广泛应用;钛则有着“太空金属”、“未来金属”、“海洋金属”等美誉。
03 全球布局,突破国内配额限制
盛和资源最令人惊叹的是其全球化资源布局能力。这家起源于四川的企业,已经实现了从“炼矿小弟”到“全球矿脉掌控者”的逆袭。
公司手握中国、美国、澳洲、非洲四大稀土基地:在中国拥有四川冕宁稀土矿(国内第二大);是美国芒廷帕斯矿的第二大股东;在澳洲持有Peak公司19.9%股份;在非洲拥有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和锆钛矿。
这种全球布局战略使盛和资源有效突破了国内配额限制,保障了原料稳定供应。
04 行业风口,站在战略资源的聚光灯下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稀土行业正迎来供需格局的历史性转变: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短缺5.8%,2026年短缺4.6%。
需求端三大增长曲线清晰可见:
第一曲线: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8kg);
第二曲线:人形机器人(单台需稀土磁材0.5kg);
第三曲线:风电工业电机(渗透率从30%提升至60%)。
05 未来展望,成长路径清晰可见
盛和资源的成长路径相当清晰。短期来看,公司坦桑尼亚Fungoni项目已产出近2万吨毛矿产品,预计今年9月将达成10万吨重矿物/年的设计产能。
中期来看,Tajiri项目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可达到投产条件。
长期来看,公司收购Peak公司后开发的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项目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1.62万吨稀土,占全球产量的5%。
06 风险提示,辉煌背后的隐忧
盛和资源也面临一些挑战。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2.96%,债务压力值得关注。
此外,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82%,较上年同期上升0.56个百分点。如何在扩张的同时控制好费用,是管理层需要面对的课题。
其他风险包括:稀土价格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海外项目不确定性等。
截至2025年10月9日,盛和资源股价收于25.22元,市值约400亿元。
机构对盛和资源未来走势呈现乐观态度,短期基于稀土价格上涨趋势,股价有望突破30元;中期若海外项目进展顺利,目标价可达50-60元;长期若全球稀土供应链重构加速,股价有望上100元;市值可能冲击千亿以上。
盛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挖掘稀土宝藏。其独特的全球布局和双主业战略,使其在国内稀土行业中独树一帜。
稀土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资源掌控力和产业链完整度的竞争。盛和资源已经展示了其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未来能否继续笑傲江湖,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