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兰
《秀岭走筆》刘灵秀老师的新书文集。刘老师与我是工作上的同志。她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工作几十年如一日,认真敬业,积极上进,为人和善,热心助人,是我对她的基本印象。
退休后刘老师为女儿带大两个孩子的同时,仍坚持写作,笔耕不辍,完成五十二万多字文集《秀岭走筆》上下册,令我震撼。
我感慨刘老师对文学炽热的态度,对写作的积极热情,对生活充满激情,做事坚韧有毅力。因此,对刘老师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又进一步。读完《秀岭走筆》,刘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完美。
刘老师出身不凡。父亲曾是商洛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教授,是八十年代闻名商洛地区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的熏陶,天生质丽,聪明智慧的刘老师,从小就爱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文艺、演讲等多种活动。她学生時代已有远大理想,学习有目标,生活有方向。
她热爱生活,处处用文学的眼光观察社会,发现美好。与她言谈中,总会看到她身上的激情和活力,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大部分人旅游都是逛景观,看热闹,刘老师却是生活的有心人。每次外出旅游她总是带着鲜活的情感,关心身边的人、事、物,心怀善意审视现实,情真意切地表达感受,教人深思感悟。她以文学独特的眼光感观自然,发现周围的美好。
在自如挥洒文字间,勾勒出山河的锦绣,天地自然的壮观。以优美的文字记录生活,赞美遇见,抚慰人心,传播社会的正能量。
在刘老师笔下,不论散文、游记、小说、诗歌、随笔,都在向读者传递着生活的美好,人性的善良,人生的哲理,给人以精神的启迪,与生命的感悟。
她热爱写作,笔下生花,描写情节细腻,人物形象生动形象,她把情感倾注于笔尖,她把生活的美好留给读者。
她的游记读后如临其境,让人振奋;她的散文对故乡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充满缕缕思乡之愁。
刘老师心态积极,坚持读书,写作不间断。退休后帮女儿照顾两个孩子,家务繁忙可想而知,然而她照样写作不间断,这种做事的坚韧和毅力难能可贵。尤其是两年前,她摔倒,造成右手腕的尺骨与挠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后大半年右手疼痛,不能用右手做任何事。于是,她学习使用左手写字,在手机、电脑上修改、校对文章,并编辑排版《秀岭走笔》文集上下册初版书稿。
有一段时间,她的老伴赵老师住院,手术治疗耳疾,她要陪护,要忙家务,却还要坚持在网络平台发表文章。我见到她,几次询问病情,她总是笑眯眯地说:“没事"!从没见过她脸上掠过一丝愁意和烦恼。
我敬佩她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写作精神,佩服她已七十多岁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老师坚持写作,为她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更为丰富的色彩。
作者简介:
王晓兰,网名,岁月静好。西安蓝田县人。工作于西安航天工业学校,系西安航天工业学校行政干部,曾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学校副校长等职务。高级工程师职称。退休后常在网络平台发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