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期
《山河无恙 人间值得》
文/:瑾宁
诵读:小石
跟着课本去旅行,带小家伙采秋、捡秋,把五彩斑斓的馈赠装进眼睛和口袋。回程路上,我写下这篇随笔。到家第一件事,她拿出画笔,画下心中的小兴安岭;我也把作文安排上,不然,枉费了一路的讲解。
北上的风景,常让人想起“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可当真正的山水扑面而来,这些词反而像隔了层薄雾——美则美矣,少了几分真切。 最后一日,步入红松林。脚下是积年的松针,空气里是木质与泥土的清香。我放空自己,不评判,只静静走。在一片青绿间,想起了那首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蹲下身,看清那些比米粒还小的苔花。它们不需要注目,也不争阳光,只是在角落里认真地完成一次绽放。这,正是生命最本真的样子。我们能感受伟大,如红松破云;也该接纳渺小,如苔花如米。
久在樊笼,忘了自己来自山川湖海。直到此刻,与草木重连,才懂得珍惜。恰逢祖国生日,庆幸能在祖辈守护的土地上自由行走。山河无恙,人间值得。
nv
小小的我们,不必做参天的松,也不必做倾城的牡丹。花自向阳开,人终往前走。即使无人看见,也要为自己盛开;即便微小如斯,也要活出生命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