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南行十一篇之二
作者:学贵
主播:月亮泉
和老伴随团游皖南,就所见、所闻、所感记之:
减字木兰花•宏村印象
2025年9月25日
峰涂轻翠,
黛瓦粉墙环碧水。
村落如牛,
书院苔深凝墨眸。
明清遗构,
徽派雕梁镌锦绣。
醉里流连,
叹此珍瑰萃皖南。

宏村在黄山市黟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始祖汪彦济因火灾从黟县奇墅村迁居至此。村落占地19.11公顷,背倚黄山余脉,地势较高。地理布局似牛形,雷岗山为“牛头”,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古建筑为“牛身”,人工水系水圳为“牛肠”,四座木桥为“牛脚”。
我看到,古村落建筑为典型的徽式风格,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檐角起垫飞翘,完好保存着明清民居140余幢。宏村人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村落,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我们依次参观了南湖、南湖书院、月沼、乐叙堂、承志堂、古树、水圳等。
——南湖呈大弓形,一湖碧水,半湖绿荷,湖中画桥横跨,湖畔柳枝婀娜。清代诗人汪彤雯曾写道:“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水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南湖书院为传统徽派建筑风格,面积十余亩,是明清时期宏村子弟读书之处。曾任清内阁中书的汪康年,民国时期驻英、日公使,民国代理国务总理汪大燮 (xiè),当代著名科学家、澳星发射研制专家李小娟,幼年都曾经在书院读过书。
——月沼位于村落中央,空间豁然开阔,蓝天白云跌落水中。
——乐叙堂为汪氏宗祠,是集立法权、审判权、执行权为一体的乡村最高权力机关。
——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整体结构协调,木雕、石雕、砖雕精湛,富丽堂皇,“尊卑位序”特征明显。
——村口两棵古树,枫杨树当地叫红杨树,高19米,围6米,树冠像一把巨伞,把村口数亩地笼罩在绿荫之中;银杏树当地叫白果树,高20米,形如利剑,直刺天空。这两棵古树树龄都有500岁,被称作风水树,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按照这里过去的风俗,村中老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着红杨树转三圈,这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红福齐天;高寿老翁辞世办丧事,要抬着寿棺绕着白果树转三圈,寓示着子孙满堂,高福高寿。
——水圳长1200多米,九曲十弯,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使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创造出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低于小桥以下一点,不多不少,十分奇特。
宏村是皖南地域文化和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建筑布局融汇了程朱理学的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建中的风水文化,是实用和美学相结合的典范。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四周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山、水、民居与人自然融为一体,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最大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宏村还是天然影视拍摄基地,《卧虎藏龙》《武林外传》等多部影视作品曾在此取景。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2024年度,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