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为我买手机
路边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女儿上大学时买的,因为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女儿要从我们省的最南端跑到最北端去上学。和我们这里属于稻作地区不同,那里是属于面食地区。女儿去了会怎么样呢?生活习惯吗?学习安心吗?会不会想家呀?问清了学校每个宿舍都有电话机的,但家里没有电话不方便联系呀,于是花九百元钱买了部手机。那时的手机还没到家家有,拿在手里颇有领先一步的感觉。
手机确实比电话方便,可以带在身上随时随地接打电话。女儿毕业后不久这部手机坏了,我便参加通讯商充话费送手机的活动,充五百元钱弄了部居然还是名牌的手机。新手机启用后很快又发现了问题,它的显示屏字体比第一部手机小,以致每天来的天气预报连看带猜也不一定明白,总要下班回家戴上老花镜才看清,发短信更是麻烦。
终于又是三、四年过去,这部手机也寿终正寝了。两天后发现,今天的人们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没有手机几乎就不能过日子了。小妹说近三千钱买的手机,你外甥玩一阵又换新潮的了,这个你拿去用吧。我拿来把手机卡放进去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开机的地方,直到女儿下班回来才帮我弄成,并把几个常用的联系号码存入卡内。可第二天要打电话时又解不开锁了,一阵胡乱按键后居然直接进入了呼叫状态。拿到耳边一听是女儿的声音,她问老爸什么事。我说我没拨号呀,怎么就通了。妻子在一旁说,你别瞎折腾了,里面说不定还有原来的号码呢,别无意中接通了外甥的朋友,让人家笑话。
女儿终于花二百多元钱在淘宝网上为我选了部手机,不仅屏幕字体特大,拨号键也大,操作界面简易好懂,还有收音机、验钞机和手电筒功能。说明书上重点介绍说,在紧急情况没能力拨号时还有个一键呼救功能,不过我认为我还没老到要用那个键的地步吧。快件寄到单位时,女儿的同事看了都说好,都要了网址准备也买了给父母呢。
妻子说你呀,天生贱坯的命,放了二千多元的不会用,却拿二百多元的当个宝。我说那你呢?妻子昨天第一次用女儿刚花三千多元买的高档全自动套缸洗衣机,也是折腾了多时没弄明白,还抱怨没有旧洗衣机好操作呢,呵呵,彼此彼此。
2011年3月 丁山高家桥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出版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在氿一方》、主编集《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