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 矢志不渝
——在吴琼小小说读书会上的发言
文/张勤学
尊敬的各位文友、未来的作家,各位朋友:
国庆中秋双节毕至,在家闲来无事。也许是缘分安排,马黎明先生搭线,我有幸受邀参加由萧军老师搭台、吴琼作家唱主角的小小说读书会,也算是给吴琼站台吧。
我与吴琼都是永丰人(他现在归辖四皓街办),老家距离不足1公里,也是年永丰中学高中同学,还有两层亲戚关系。高中期间,我们都在为过独木桥奋斗着、拼搏着、挣扎着,那个年代决定你以后是穿皮鞋还是穿草鞋。选择以考学的方式“翻秦岭”,成为每一个求学人唯一路径。八十年代中期的高考制度可以说极其残酷,先要对高三学生进行预选考试,筛选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学生,其他学生才能有机会走进考场,竞争可想而知。有幸走进考场的已经十分不易,但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不论大学或者高中专),录取的概率只有不到10%,90%的同学走向社会,可以说比现在考研究生都难。
在那样的环境下,与我岁数同龄、上学同步、放学同伴,同样挑灯夜战的吴琼同学无奈与高考失之交臂。我的运气好不到哪去,也是屡考屡败,最后在洛南中学复习,1987年9月考到陕西工商学院,上了我不喜欢的法律专业(我喜欢文科,想上商洛师专当老师)。毕业在景村区公所当司法员,后到政府办公室干秘书、搞法制、当文书,再到政法委。
总之,为了生计挣工资养家糊口。那段时间我和吴琼没有过多见面。毕业后,听说他在他哥哥成携下在县城农贸市场摆摊子卖鞋,生意还不错,我偶尔在农贸市场溜达是会到他店里闲谝一会。当时由于我两个人生的路分了岔,见面寒暄拉话,不会谈深层次啥的。在店里我见到他美丽善良的安康妻子,忙里忙外,说话客客气气。几个女儿也在狭小的屋子里写字(我当时结婚还没有孩子),一切是那么惬意,我还有点羡慕。亲眼看到他在“大屁股”电脑上忙碌着。他在养家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却能在嚷嚷闹闹的市场能静下心来坚守自己创作梦,不简单!
虽然我们都居住在县城生活,各自忙乎的事情,彼此见面机会不多。我和吴琼有一个爱好,都喜欢在体育场晨跑锻炼,就像一家人一样,见面问候几句,一切是那么自自然然。记得美国“9·11”撞击事件那年的有一天上午,他照旧在跑步锻炼,他在操场边上等我,给我专门送了两本书,一本书《半个苹果的爱》,一本是《一里一里的阳光》,态度很谦虚,让我帮他提修改意见。
阅读后,对书里写的人物事件竟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他分明是把我自己的身边普通人人、身边琐碎事、农村婆婆妈妈的事,社会上杂七杂八的现象恰如其分用朴素无华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总有一种自己经历过、想到过却没有写出来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用词准确,笔法娴熟,文风平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刻录机。对此,我心里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后来,我的工作调整到县委政法委,分管政法部门,业务单纯,虚事较多,自己当时只有四十五岁,也算年富力强的年龄却告别重要岗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到过早养老青春荒芜感觉,自己办理了图书证,成了图书馆“铁粉”,又试着重拾笔头,摸索写自己工作相关的感兴趣东西,时事评论、社会现象、有感而发,几年下来竟小有收获,先后有50多篇文章见诸报端,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也出现了我的名字。
到政法委后,我才知道对口省上部门主办的《凯风网》,是一家专业性极强政策尺度严格的网站,我到了之后,业务主管马黎明同志让我小试牛刀,我都败下阵来。但是洛南一直是省上约稿单位,名声要紧,马黎明推荐邀请吴琼是成为洛南特约撰稿人。吴琼到政法委递送稿件我们要审核,审核也只是象征性的,原因是吴琼基本功在那,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歇,事实上,吴琼轻车驾熟的写作手法,无可挑起的文字苛求,对文稿质量的严格把控,五六年来总是会受到省上网站总编青睐,在全国各地网站转发,获得不菲的奖金是小,在宣传洛南业务方面功不可没。
最近几年,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适应民众期望,加快了县城改造步伐,在全省曾经轰动一时的农贸市场显然不合时宜,虽几经搬迁,人气每况愈下,终于走到了历史尽头。吴琼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小生意,加之他家庭变故,他有了“老陕东征”的冲动,怀揣梦想,顶着压力,毅然决然告别洛南,到北京发展……这些都成为后话。
时间飞快,5年一闪而过。吴琼是不是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命运使然,抑或是头脑发热到北京和强手如林的作家们抢饭吃,我不得而知。作为同龄人,我想他心中的梦想不会泯灭,只有矢志不渝,方能拥抱阳光。在北京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期间的无奈彷徨艰辛苦闷煎熬等,是每一位成功者必经之路。
这次吴琼从北京载誉归来(他的成就我在今天这个读书会上才知道的),在萧军老师鼎力支持下,在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云蒙山下、在宽敞明亮山水河流尽收眼底的云蒙山居举办个人小小说读书会,共同分享吴琼的文学大餐,共同祝贺他文学梦终于开花挂果。同时,他用斩钉铁铁毋庸置疑的声音见证了他文学梦想的心路历程,回答了坚持不懈滴水穿石的成功秘籍,可歌可贺!
今天,有幸遇见了参加读书会的文学界各路神仙:有功底深厚略有成果的创作评论界中流击楫之人,有教坛高手兼顾耕耘文字的中青年男女,更有从小抱负未来,得遇贵人指点的文学好苗子,这给今天的读书会平添几份温暖的阳光!更多的感觉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给人以后生可畏的敬意!
吴琼是永丰中学走出来的优秀本土作家,可以和曾经他同年代从该校考上北大的王同学相比美。可以说,才子大器晚成,前程似锦,成功的路正在脚下延伸,希望吴琼用手中的笔把洛南的人文山水推广到更远更广的地方!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张勤学,男,1966年出生,本科学历,洛南永丰镇人,长期在县级机关工作。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十几年坚持不懈,2018年获得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评选的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平时爱好读书交友,闲暇时间写点东西,曾经在《陕西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各界导报》《陕西政法天地》《法制与社会》《陕西人事》和《商洛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政论、时评、调研文章50余篇,洛南社会管理创新经验2014年在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刊登。现在县决咨委供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