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思江南》
王继杰
悄然而至的五月,湿润的暖风吹绿了北川河两岸的树木,吹败了春日里早期绽放的花朵。如飞雪般的柳絮,在风中轻盈飘荡,作别春日之际翩翩起舞。
站在春的尾部和初夏来临的路口,一边是留恋难舍的春意盎然,在嫩枝叶之间的缝隙中,透出柔和的光线。花瓣的残香,仍萦绕鼻尖;另一边却又期盼夏日骑行的艳阳天。在这春夏交替的时节,阵阵暖意的风吹拂我的面颊,那泥土气息与草木的芬芳,轻轻叩动我的心扉。
一道清晨的雨,润泽了北川,淋湿了园林中的小路。洗净了尘埃,树叶愈发青翠欲滴,雨后滴落在植物上的水珠,折射出晶莹的光。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杨柳倒映在北川河如镜的水面,宛如一幅对称的水墨画卷,在河面上展开。这景致让我陶醉其中,不由的让我联想到温情的江南。
猛然间,我又回到了那丝丝细雨的水乡江南,犹如梦境般的南国烟雨,留下了理不顺的情丝和剪不断的乡愁。缠绵温润的江南雨,淅淅沥沥的,像轻纱般笼罩在炊烟袅袅白墙青瓦之间。那狭长的街道和青石板路,连同行人举在头顶上的雨伞,此意境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同出一辙,只是少了丁香花般的姑娘。
小街屋檐下的灯笼在风中轻舞,舞动的影子映在青砖黛瓦上,映在窗前。静谧的夜里,时而传来悠扬动听的民谣。时而传来评弹声、与茶楼的丝竹声交织在一起,萦绕耳畔,久久不散。
江南行,行于足下,游历心间。柔和的风拂过面庞,随风飘来茶的清香。黛绿色的山峦连绵起伏,翠竹摇曳生姿,在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低语,又像似为路人歌唱。我驻足凝望,进入一个更细腻、更柔美的江南世界。
江南的风情,有着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丝,不仅在于山水之美,更在于人文之韵。一天劳作空余之际,人们品茗闲谈。谈笑四起,茶香氤氲,谈氤氲出江南特有的烟火气。江南的每一处,都浸润着千年文脉,都流淌着诗情画意。
再遇江南待何日,难预料。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雨下挥手别,举伞望眼见背影。或许不定他日会重返江南,或许是一种奢望,或许一别就是一生。江南,已成了我生命里一份无言的牵挂,如那垂柳的丝绦,如那雨丝的缠绵,缠绕心间,挥之不去。
山水是大地的故事,悲欢离合是人生的故事,而江南是我的故事,让我思念到永久。每当北川河雨后垂柳轻拂,每当北川河碧波荡漾,我便想起江南的湖光山色。眼前的北川河却是另一番景象,雨后河堤上的垂柳,虽带有南方初春的意境,却终究少了那份烟雨朦胧的韵味。但正是这相似又不同的景致,让我愈发思念江南,思念那如诗如画的水乡,思念那温柔多情的烟雨,思念那浸润着人文气息的小街深处的雨巷。
江南,是烙印在我心中水墨画,是一首永无法超越的诗,是一段永远的思念和无奈的乡愁。五月的风,吹来了思念之情,吹来了江南的烟雨和风情。我将这份情感转化成文字,写在字行间,留在心底。让江南的美,江南的情,永远流淌在时光的长河里,成为我生命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或许,我能再次来到江南,但无论能否,江南永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灵的故乡,每逢五月来临,或清晨或黄昏,我都沉浸在那份绵长的思念之中。
作者简介:王继杰,青海格尔木人,现退休定居西宁。爱好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向往追逐远的路,寻觅美景与诗!诗歌散文等作品曾发表于格尔木日报,中华作家网,中国精英文艺,及地方诗社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