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在山东沂蒙大地上,有一个地方正悄然绽放着传统文化的馥郁芬芳。这里,是思想碰撞的殿堂,是艺术创作的乐园,更是传承文脉的驿站——它就是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薛家双院士研学点,以及汇聚于此的沂南县乡土诗人群。
一、鸿儒雅集,翰墨飘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古老的描述,仿佛是为这里量身定做。每日,都有热心的文化志愿者在此值守,迎来送往皆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丹青妙手:前不久,画家高运义先生欣然挥毫,牡丹雍容华贵,竹子挺拔君子;张姐笔下的柿子,红红火火,寓意“事事如意”,皆是匠心独运。
- 笔墨春秋:值班的老师们更是雅兴不减,时常铺开宣纸,提按顿挫间,楷书端庄、行书飘逸、草书奔放,各种字体轮番登场,墨香萦绕,沁人心脾。
二、多元汇聚,文脉绵长
这里不仅是艺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多元文化组织的温馨港湾:
- 学术研究:中华文化属相源、沂蒙东汶薛氏宗亲联谊会、沂蒙东汶薛氏文化研究会、沂南县乡土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在此扎根,深耕文化沃土。
- 研学实践:薛家院士励志研学点,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丁再献骨科文书法展示厅,将医学与艺术巧妙融合,别具一格。
- 文旅融合:临沂蔓露文旅有限公司的入驻,更为这片文化热土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乡土诗人文化研究会拥有了专门的办公室,每日有专人值守,为乡土诗人们提供了一个安放灵感、交流创作的专属空间。
三、景致宜人,意趣盎然
除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的环境同样令人沉醉。
- 前庭雅致:洁白的玉兰花迎风绽放,红彤彤的柿树挂满枝头,“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扑面而来。
- 后院生趣:步入后花园,阵阵桂花香甜了空气,清澈的玄武池映照着蓝天白云。木瓜、石榴、猕猴桃等果树与农作物相映成趣,充满了田园诗意。
在这里,每一处角落都浸润着文化的气息,每一次驻足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它不仅是一个研学点,更是一个承载着沂蒙文化记忆与梦想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