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 芦雪
作者:尹玉峰(北京)
言带锋棱,语含芒刺,可怜自缚千层。似盲人摸象,竟妄断瑶琼。不如学、庄生鱼乐,通明心境,透体澄宁。月朦胧、芦雪纷时,犹问寒声。
怡情妙处,在能于、涸辙听冰。纵九曲回肠,三更冷雨,换得鸥盟。若解寒芦摇影,何须怨、落叶空庭。待彩虹垂练,长天秋水同明。
-词作诗解-
旎诗:虹桥未名时
作者:尹玉峰(北京)
虹桥未名时,你总用言语的刀锋
雕刻世界的形状,却忘了,刀刃
反光时,最先割伤的是自己
的手掌;像盲人固执地数着
象腿,说真理是截断的象牙。不如
学庄子蹲在濠梁,看鱼尾搅碎一池
的星光,心像一片冰,透亮
又安静;月光模糊时,芦雪
纷茫茫,而风停驻的刹那,所有追问
都沉入了水底,化作鱼鳞上未干的盐
另一种清醒在召唤,在干涸的沟渠里
听霜雾下暗流在歌唱;冷雨浸透三更
的衣衫,却让灵魂学会了
用羽毛的重量,丈量天堂
芦苇低头时,影子比落叶更懂摇晃
何必追问空庭的萧瑟?当彩虹垂落
成桥,长天与秋水,正用
同一种蓝再现!你便成了
那截被风遗忘的桥栏,静数流年,在光
与水的交界处,站成一道未命名的答案
【旎诗的由来】旎诗由尹玉峰《海棠花未眠》夺势定位:“在人类最困惑的时间节点/世界己昏然/海棠花未眠/冉冉升腾的爱意静观人间/几多冷暖?寸心至死如丹/弹拨一曲弦颤千古的绝响/朝露落下若溅玉,眼泪凝了也耀眼/迎向人间千万朵,挂在枝头细裁香/烟烟缕缕,染得一眉清光漫过嚣世/愿景沐阳光,但见蝶舞温婉绕海棠……"
这种具有古典的现代美、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现代旎诗,感叹着诗国黄昏的感叹,旖旎着诗国黎明的旖旎,达到一种闳约深美的艺术境界;运用美丽如闪电、摄魂夺魄的诗境语言营造诗境、意绪、愿景、求索、挣扎,任想象力统治世界,直捣心智。
旎诗英语翻译为:A poem of beauty(一首诗的美),日语翻译为:美しいし詩(美丽到令人窒息的诗)。当汉语旎组词为旖旎时,多了一层清洁干净、纯真雅致、幸福温馨、动人心魄的意思。历代诗词名家都喜欢择用。(唐)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清)孙枝蔚《清明日泛舟城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旎"字从方人从尼。“尼”意为亲和、亲近,转义为缠绕、缠人。“人”和“尼”联合起来表示“旗帜缠人”。

“守正创新,生生不息!”
——出自尹玉峰《诗脉》
”诗"为魂,承千年文心;
"脉"为形,贯古今气血。
尹玉峰《诗脉》理念:诗是血泪里渗出的盐、风干后的心跳。真正的诗歌生命力,终将会像二月二龙抬头时"新莺早早叫枝头"般的自然涌现,而不是用脚投票山寨荣誉虚假光环下的人工授粉。真正的诗人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留下一个节日,真正的诗性从未被浮世贩卖的粽叶包裹。唯有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诗歌才能永远不负诗国,不负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