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那本尘封的相册,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静静躺在其中。画面里,年轻的母亲伫立在秦王川的旱沙地上,身后是收割后的麦田,麦茬稀疏地指向天空。她身着朴素的蓝布衫,脸上带着几分劳作后的疲惫,眼神却明亮如星,漾着浅浅的笑意。那是1978年的夏天,也是我记忆里母亲最鲜活的模样。今天,我想写下我的母亲——郜秀英,一位平凡却足以让我仰望一生的农村妇女。
母亲仅有初中文化,却写得一手清秀工整的钢笔字。在那个通讯闭塞的年代,乡邻们写家书、填表格,总会第一时间叩响我家的门。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握着钢笔,屏息凝神,一字一句地帮乡亲们倾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是报一声平安。她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满含质朴的真诚与温暖,那些带着墨香的信纸,成了连接秦王川与远方最珍贵的纽带。直到如今,老街坊们提及此事,仍会感慨:"你妈写的字,看着就亲切,比自家孩子写的还贴心。"
秦王川素有"旱沙窝"之称,土地贫瘠,风大沙多,农活格外繁重。夏日的麦田里,母亲是出了名的"快手"。别人一次能拔两行麦子,她却能轻松应对三行。五百米甚至一千米的麦行,她弯腰弓背,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挪,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手上磨出了血泡,却从不停歇。生产队里的年轻小伙子们见了,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郜嫂子的耐力,我们这些小伙子真比不上!"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母亲比我们兄妹四人还要激动。她常坐在炕沿上,语重心长地说:"咱农民苦,面朝黄土背朝天,你们得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路,才能不受这份罪。"从此,不管白天在地里劳作多累,晚上她都守在煤油灯旁,看着我们写作业。家里的琐事、地里的农活,她一肩扛起,从不让我们分心。正是这份远见与坚持,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兄妹四人先后考上大学,拥有了安稳的生活。每当我们谈及这些,母亲总是笑着摆手:"这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帮上啥忙。"可我们心里清楚,没有她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母亲不仅勤劳能干,更有一颗善良宽厚的心。她孝敬婆婆,端汤送药,无微不至,从不抱怨半句;父亲远在甘南工作,她独自撑起整个家,把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自信乐观,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笑着面对,用积极的心态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待人接物,她真诚热情,邻里有难,总会主动伸出援手,在村里威望很高。她常说:"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踏踏实实,才能睡得安稳。"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在我们兄妹四人心中生根发芽,成了为人处世的准则。
母亲的针线活也做得极好。小时候,我们的衣服、鞋子大多是她亲手缝制的。衣服破了,她总能巧妙地缝补好,甚至还会绣上一朵小花,让旧衣焕新颜。她做的家常饭更是一绝,尤其是那道农家茄子炒辣椒,色泽诱人,香辣开胃;还有地道的洋芋面片子,筋道爽滑,汤味浓郁。我很多朋友吃了之后,多年来还常常提起,念念不忘那份淳朴的美味。在那个物质短缺的年代,母亲总能精打细算,把我们的生活调理得井井有条,让我们从未感到过匮乏。
更难得的是,母亲虽是农村妇女,看问题却长远而通透。她对我从事的宗亲工作和长期帮助亲友们做好事、善事的行为,始终非常支持。她常说:"人活着,不能光想着自己,能帮别人一把就帮一把,心里踏实。"这份通透与豁达,让我们全家都受益匪浅。母亲的通达,不仅体现在为人处世上,也体现在她清晰的头脑中。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如今八十多岁高龄,她还记得很多亲朋和邻居家孩子们的生日,家人的电话号码更是全部能背出来。这一点,她也遗传给了我们兄妹,我们的记忆力都很不错,包括孙子辈们。我感觉看书大多能记住,年轻时甚至能记住近千个电话号码,这在我平时的工作、学习,包括写作写诗的时候,都感觉受益很大。这份独特的天赋,我由衷地感谢母亲。
母亲的爱心,更体现在她对老朋友的情谊上。每次回老家,她都要特意去看望当年和她一起劳动过的老姐妹。看到她们生活上有困难,她总会悄悄塞给她们几百元钱,嘴上还念叨着:"买点好吃的,别省着。"这份雪中送炭的温暖,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1993年,母亲随我移居兰州,终于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担,安享晚年。她爱干净,家里总是收拾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生活规律,早睡早起,还喜欢在小区里散步聊天,和邻里们相处融洽。近年来,虽然血糖有些偏高、听力也稍有减退,但她心态平和,依旧乐观开朗。每天早上,她会自己煮一碗小米粥,就着咸菜,吃得津津有味;下午,搬一把藤椅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看看报纸;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偶尔会和远方的亲友视频聊天;晚上,陪我们说说过去的事,讲讲秦王川的变化,笑容里满是满足。看着她安详的模样,我心里涌起阵阵踏实与幸福。
母亲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波澜壮阔的传奇,却用点点滴滴的付出,温暖了我们的岁月,照亮了我们的人生。她就像秦王川大地上的白杨树,平凡却坚韧,历经风雨而不倒,用自己的光和热,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安稳的天空。在此,我想把这首《赞吾母郜氏》送给她,也送给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
陇头贤母郜门秀,
笔下才华满院香。
三亩麦田凭力获,
一生辛苦育儿忙。
远图促我辞桑梓,
慈意扶吾成栋梁。
客舍安居承膝乐,
笑看斜日福安康。
愿母亲安康喜乐,福寿绵长;也愿我们都能珍惜与母亲相伴的时光,将这份深沉的爱与无尽的感恩永远铭记在心,代代相传。
作 者
萧毅,笔名从容,毕业于甘肃联合大学英语系,主要从事股票二级市场投资和书画精品收藏,著有《从容操盘手记》等书,现任深圳永毅科技投资和珠海德益投资公司的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