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研究、再创作、国内外传播文化学者,永济普救寺景区文化顾问雷·西厢,在(北京)都市头条、今日头条、华人头条等新闻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永济普救寺楹联:古韵悠扬中情与禅的交织》之后,今天又根据中国山西省永济普救寺内各个景点楹联集锦,逐副对照写作十七首赏析共享诗歌:
(永济普救寺梨花深院-严雪窕摄影)
(永济普救寺西厢屏风诗词-严雪窕摄影)
1、山 门:普愿天下有情,都成菩提眷属
山门联
普愿情牵四海心,菩提眷属共晨昏。
山门不掩慈悲意,直教痴缠化至真。
大钟楼 :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雄秀
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
大钟楼联
危楼百尺耸苍穹,独领风华气势雄。
钟震寰宇尘念净,一声惊醒梦中人。
鼓 楼:击一鼓接来八方财源
擂三声免去四季烦恼
鼓楼联
一鼓声传利路开,三声擂罢恼烦摧。
鼓楼不独惊昏晓,更送祥和入福宅。
4、莺莺塔石碑:蒲东旧有普救寺浮图,创自隋唐,工制壮丽。嘉靖乙卯冬,地大震,摧折无遗。越八年,余来典郡,郡又数苦河决。问所学士,长老言,寺当郡治东北,据堪舆家谓,宜塔乃利于郡。余素闻中条山有老僧明晓,不知何许人,有识行,致之郡斋,与计塔事。唯财力是忧,余捐俸倡之,自是檀越来济者日重。造及大半,余复迁颍,上兵备行,太石王子觞余寺中,酒酣共登,太石深有物数废兴之感。余遂作诗,贻晓。
莺莺塔石碑
隋唐古刹记浮图,震后重兴赖众徒。
太守捐俸檀越助,塔成犹带旧规模。
宦海迁流增感慨,诗题石壁忆当初。
兴衰代谢皆前定,唯有青山伴塔孤。
5、西 轩 :一灯孤影摇书幌(huang三声)
廿(nian四声)载雪窗寄鹏程
西轩联
孤灯摇曳映书窗,廿载寒窗志未凉。
雪案萤窗磨剑久,鹏程万里待飞扬。
6、大雄宝殿: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
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
大雄宝殿联
法鼓金铎惊宿梦,春雷二月动殿隅。
钟声佛号随风远,风雨半窗洒松株。
空门自有清宁境,不惹凡尘半点俗。
7、梨花深院: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梨花深院联
梨花院落月溶溶,柳絮池塘风淡淡。
昔日情踪何处觅,一庭清景忆莺莺。
8、西厢屏风诗词: 题目:明月三五夜 内容: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西厢屏风《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意转痴,迎风户半盼君迟。
隔墙花影疑人至,脉脉春心寄小诗。
9、金代石碣:题目:普救寺莺莺故居 内容:东风门巷日悠哉,翠袂(mei四声)云裾(ju平声)挽不回(huai二声)。无据塞(sai四声)鸿沉信息,为谁江燕自归来。花飞小院愁红雨,春老西厢锁绿(lu)苔。我恐返魂窥宋玉,墙头乱眼窃怜才。
金代石碣《普救寺莺莺故居》
东风门巷忆悠哉,翠袂云裾去不回。
塞鸿无信江燕返,空留小院锁青苔。
花飞红雨添愁思,春老西厢剩绿苔。
宋玉墙东多少意,至今犹为惜诗才。
10、书斋院:才被(pi平声)巍科策推凶丑笔走龙蛇手挥焦尾不枉寒窗,艳惊遐迩敏和新诗智驱黠(xia扬声)婢勇赴书斋终成眷属。
书斋院联
巍科策就退凶顽,笔走龙蛇意自闲。
不枉寒窗磨岁月,终教佳偶共尘寰。
艳惊遐迩诗才敏,智驱黠婢勇登攀。
书斋一段风流事,留与后人作笑谈。
11、藏经阁 :从情始,以情终。字字情,曲曲情,一哭一笑,一打一闹,一部戏中尽演的是情,西厢记中人物皆为情生,真是情憾天地!慕情来惜情去,个个情,人人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堵墙里满散的是情。普救寺里和尚都是情种,实乃情染境界
藏经阁联
情起情终戏里寻,哭笑哭笑总牵心。
西厢人物皆因情生,憾动天地意难禁。
墙内情丝墙外绕,一砖一木总含情。
纵然古刹清修地,也染人间不了情。
12、罗汉堂: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罗汉堂联
和尚威仪非自夸,护法神威岂小咖。
莫笑空门多傲骨,佛前护法有英华。
13、十王堂:诸天无相极乐仰地藏
永世有因大悲观自在
十王堂联
诸天无相仰地藏,极乐庄严在目前。
永世有因凭佛力,大悲救苦见慈颜。
14、弥陀殿 :离苦得乐往生大河彼岸
救拔危难端赖无量寿佛
弥陀殿联
离苦须凭极乐力,往生遥指大河滨。
危难救拔承佛佑,端赖弥陀无量仁。
15、天王殿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天王殿联
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口常开对俗尘。
世间多少难容物,付与弥勒一哂中。
枯木堂 :似闻陶令开三径
来与弥陀共一龛
枯木堂联
陶令归来开三径,弥陀相伴共一龛。
枯木堂中清净地,不闻尘世只闻禅。
月老殿: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为眷属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月老殿联
月老祠前愿最真,有情人终作眷属亲。
前生注定非虚语,莫教良缘误此生。
(本报记者)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