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凉州》
作者:王全祥
钟楼的铜铃摇碎残夜时,砖缝里的霜正往下淌
早市的车轮碾过青石板,把薄冰压成
半透明的星子,粘在卖酿皮的推车轱辘上
祁连山的雪水刚漫过石羊河的冰壳,叮咚着
撞在胡杨的老根上——去年的枯叶还裹着霜
一沾春水,就软成了诗的偏旁
晨练的老人提着鸟笼走过,笼里的画眉
忽然唱了,调子裹着点料峭的风
落在城楼新抽的柳芽上。那芽尖刚泛绿
像谁偷偷蘸了春水,在灰砖上
点了笔,还没写完的“春”字
博物馆的朱漆门推开时,柳丝正垂到石阶上
穿蓝布衫的老者折了枝,指尖捻着芽
吹成不成调的笛——调子刚飘出去
就被风卷着,绕上雷台的铜马雕塑
马鬃上的霜还没化,沾了点柳笛的暖
竟慢慢融成了,细碎的春光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追着笛声跑
裙角扫过道旁的骆驼刺,刺尖刚冒青
沾了她的衣角。老者停了笛,把柳枝递她
“吹吧,吹醒了柳,就吹醒了凉州的春”
小姑娘含着枝,气鼓鼓地吹——没成调
却惊飞了檐下的燕,翅膀剪着风
把春的影子,贴在了灰砖墙上
我坐在天马湖的石凳上,翻去年的旧稿
纸页上“凉州冬寒”的墨还浓,边角却沾了
点新绿——是风从湖边卷来的,刚抽芽的草屑
远处的冰层裂了道缝,春水渗出来
漫过石缝里的枯草,竟让枯杆上
冒了点青,像替我在“冬”字旁边
添了笔“春”的注脚
风来翻稿纸,我按住页角,指腹蹭过
“胡杨盼春”那行字。忽然有片柳芽
飘落在纸上,盖住了“盼”字的竖钩
我笑了——这风哪是翻稿,是把凉州的春
揉碎了,撒在我的诗里,让每个字
都沾了点,春水的软
石羊河的沙堤刚褪了霜色,就被风
描上了浅绿。去年的胡杨枯叶还堆在堤上
底下却钻出新芽,嫩得像刚研的绿墨
有游客蹲在堤边,用树枝在沙上写“春”
刚写完撇,风就来改——添了点草屑
把“春”字的捺,拉得老长,像牵着
远处祁连山的雪光
卖甜醅子的担子挑过,吆喝声沾了点暖
落在沙堤的绿芽上。挑担的老汉停了脚
给蹲在堤上的孩子递了碗甜醅,“尝吧
这甜里,有凉州的春”。孩子捧着碗
甜醅子的香,混着沙堤的草气
竟让刚写的“春”字,都沾了点甜
雷台的石马蹄印里,残霜正慢慢化
成小水洼,映着刚冒芽的柳。有穿汉服的姑娘
蹲在印旁,用手指蘸着水,描马蹄的弧度
指尖刚触到石,就沾了点暖——是日头
爬过城楼的檐,把光洒在印上
像替千年的马蹄,盖上了春的印
我站在姑娘身后,看她描完最后一道弧
忽然想起,去年冬日来此,这蹄印里
积的是雪。如今雪化了,水洼里
竟映着柳芽、檐角,还有姑娘的发梢
风一吹,水洼晃了晃——原来凉州的春
早顺着蹄痕,漫进了,每个寻春人的眼里
过了春分,凉州的日头就暖得透亮
像悬在胡杨枝上的绿琉璃,把光洒下来
淌在沙地上,漫成浅浅的绿。有的沾在
游客的衣角上,有的滚进石羊河的浅滩
有的被风卷着,贴在卖风筝的摊子上
像谁剪碎的,春的绿绸子
穿夹克的小伙,买了只纸鸢,是“天马”的模样
线刚放出去,风就来扯,纸鸢晃悠悠地飞
翅尖沾了点光,绿莹莹的。小伙拽着线笑
“原来凉州的春光,看着软,飞起来
每一缕,都带着风的劲”。纸鸢越飞越高
把绿光,牵得满天空都是
燕群掠过凉州时,翅尖沾着江南的绿
绕着城楼飞了圈,把泥落在檐下的旧巢里
去年的巢还在,添了点新泥,就暖了
游客们都抬着头,举着手机拍——去年是八对
今年多了两对,不知是从哪片江南来
还是早飞过了祁连山
燕鸣落在柳丝上,震得芽尖
簌簌往下掉。有粒芽刚好落在
我翻开的稿纸上,盖住了
“羌笛怨尽,春风始度凉州”那行字
我把芽夹进册页,抬头再望时,燕群已
钻进了胡杨林,翅尖的绿
沾在金褐色的枝干上,像撒了把
碎碎的春
暮色漫上来时,城楼的灯亮了
暖黄的光透过窗棂,落在我铺开的笺上
墨已研了半盏,笔却悬着——去年今日
我写“凉州春浅,柳芽初绽”
今年再写,该添句“燕归巢暖,春水漫堤”
还是“风携绿至,诗满凉州”?
远处的街头传来歌声,是改编的《春光好》
调子裹着点甜醅子的香,飘进窗来
我忽然笑了,笔一落——先写“凉州春浓”
再补“胡杨待绿,诗意正软”。墨晕在笺上
像春夜里,悄悄漫开的,水的暖
日头沉到祁连山背后时,最后一点光
被柳丝接住,揉成了绿,撒在燕归的路上
风从石羊河来,卷着新抽的草屑
漫过城楼的砖,漫过天马湖的诗笺,漫过
游客衣角的绿——把整座凉州
裹进一层浅浅的暖里
燕群归巢时,翅尖扫过胡杨的枝干
把“凉州春”三个字,抖得满河都是
有的落在柳芽上,成了明日的叶
有的粘在沙堤的石缝里,等来年的燕
有的被风衔走,飞过黄河时
洒在江南的瓦上——原来凉州的春尾
从不是结束,是把塞光的暖、柳的绿、燕的影
都揉进风里,替每个爱着凉州的人
往梦里,寄去半粒
带香的春
2024年3月作于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