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中秋思乡
文/李英敏(山东济南)
皓月浮空,清辉漫岸。客愁暗逐西风散。桂香缥缈入帘栊,倚栏望断天涯远。
归梦沉沉,别情难遣。故园今夜应同看。一杯浊酒对秋光,此心遥寄云中雁。
沁园春·国庆中秋双节颂
文/高玉亭(山东泰安)
金风乾坤,丹桂飘香,旭日高悬。望长安街畔,红旗漫卷;广场中外,礼炮喧阗。九月雄师,铁流奔涌,银甲高空贯列巅。凝眸处,正三军兵阵,气壮鸿篇。
今宵月满瑶坛,引万户灯明共倚栏。想琼楼把盏,清辉遍洒;庭前临览,笑语绵牵。两岸炎黄,遥情相系,同壤疆陲早日圆。心潮涌,愿河山无恙,岁岁安澜。
浣溪沙·喀什秋行
文/胡峰源(河南)
手挽胡风踏古沙,晨光初吻老城斜。疏桐叶坠染残霞。
衣上犹沾戈壁露,鬓边未拂驿亭花。晚风引我到人家。
鹧鸪天·雪莲绽处庆华诞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双节共辉照隘岩,雪莲绽蕊傲冰崦。琼苞缀絮藏清韵,玉叶承霜抱赤衫。
风轻拂,月微含,扎根瘠土映天蓝。戍边儿女皆欢贺,一曲长歌寄远帆。
鹧鸪天·十月钢炉见旗红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十月风摇厂院东,钢炉初歇国旗红。曾思炮火燃青史,今见炊烟绕碧空。
钳在手,志盈胸,共铺复兴路千重。莫言劳作寻常事,一点丹心与国同。
水调歌头·钢城中秋寄远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钢灶歇残火,夜色漫车间。手擎搪铁杯暖,抬首问婵娟。曾照钢炉红壁,可映乡园旧宅?檐角影同圆?风动思千里,归意绕云端。
念妻孥,翻素帕,怕霜寒。不应有憾,疏疏凉意透衣单。月绕烟筒低转,恰似心头私语,辗转未能言。圆满原非易,借影望乡关。
水调歌头·喀钢中秋寄乡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钢吼穿云汉,霜冷透貂袍。中秋辉上檐角,摇碎客愁遥。我欲裁笺飞渡,却被砧声牵系,归计逐风飘。寒夜忆深里,妻笑似灯摇。
思娇女,念稚子,鬓先焦。不应有恨,圆魄偏照客途迢。手把轻绵磨硬,心贮乡愁煨软,此味古今撩。托月传私语,千里共良宵。
水调歌头 塞垣清怡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出塞赴西域,度节过伽师。拂开尘路劳顿,秋色正相宜。塔影斜侵古道,艾敕坊钟声远,瓜果满长堤。
风过古杨舞,霞染雪山姿。丝路昌,人文盛,鼓旗飞。戍边人在,擎得疆土固金池。巷里欢声盈耳,案上佳肴溢味,笑语入窗帷。家国心头系,此境最清怡。
文/陈昱如(浙江杭州)
勾勒的画卷,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壶中
彼此眺望
风雨和春秋,像一把磨刀石
犀利还是迟钝
让一片轻轻的叶子
划过天窗
我把它看成了,一半迷恋唐朝的辉煌
一半在尘埃中彷徨
中秋之夜,挂在天穹
那是嫦娥忧伤的半颗泪滴
我把它看成了,荡在银河上的秋千
又像故乡的小溪上,划过来的一叶小舟
装满了母亲的思念,父亲的憨厚
兄弟姐妹们,夜幕下温馨赏月的回望
沧桑岁月,轻舟己过
那熟知的,乡恋和乡愁
曾以为被奶奶故事中的天狗食月
或者被萧瑟秋风淹没
凛冽的夜空下
清辉抽光了我的思绪
以及我的哀思和伤痛
我依墙伫立而惆怅
丰盈的五月,预期金黄的
秋季
尝试一次深层的访谈
我把它折成千纸鹤,挂在天窗
风铃在寒江孤影中,将情愫摇响
今夜,我赏月亮
望着渐行渐远,冷瘦的清辉
难掩心潮涌起的波澜
看江山如此多娇
像一幅水乡的丹青
调出我美丽婉约的感伤
一半的月亮留在天涯
一半在翻阅的书卷上
化作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