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的爱情
文/耿浩琪
老黄并非姓黄,而是姓崔,大家之所以给他取老黄为名,实则因为他为人太过吝啬。在本地,黄;即为小气、为人吝啬之意,而他又在小气之前加非常二字,所以得名老黄。老黄已八十九岁高龄,经历过中国最危险、最困难时期,他的性格多少与他的经历有一定关系;一毛钱非得分两次花,一块馍也得掰两半吃,从来不舍得浪费过一粒米、一棵菜。这是村里人对他的印象。按理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国家每年都有多项补助给他(五保户),早些年他也种些经济作物,也存了些钱在银行里,现在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不舍得花上一分钱,图个啥呀?谁也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有人和他开玩笑说:老黄啊,省这么些钱干啥呀,还想带那边用啊?阴间怕是不收阳票子的。”
“人挣的总不能都自己泡呲(浪费)掉,总得给后人留些的。”
“哈哈,你一个五保户还有后人啊,俺们咋不知道呢,后人在哪呢?”对面他人的嘲讽,老黄也从不做过多解释,依旧如一的生活着。只是谁也没想到,在这个的中秋之夜老黄悄悄的“走了”(死了)。之前已卧床半年,无儿无女无老伴,走了也是他的福气。近亲来收拾他的遗物,在床底下发现了一个方形的锈迹斑斑的铁盒子,近亲们兴奋地猜测:里面一定是老头子生前的全部存款,少说也有好几万。一位年青者找来铁锤砸开了铁盒子。果然,里面工工整整摆放着两个存折,下面还有一个发黄的信封,“老头子还有留有遗书?”年青人疑惑地撕开信封。里面是半张发黄的烟盒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留给兰子娘俩。”
“兰子娘俩是谁?”青年者问。
“不知道,没听说过,”众人答。按理说,这笔钱的合法继承人应该是兰子娘俩,可谁知道兰子娘俩长的啥样?就连老黄近亲的长者都不知道。这钱也就“合法”的归了他的近亲所有。这事渐渐的被村里人淡忘了。一个多月后,是给老黄烧五七纸的日子,村里唯一一位与老黄同岁的人无意间说了一句:“老黄一辈子苦啊,临死也没能盼来兰子娘俩!”村里人又想起兰子娘俩和那句发黄的遗言。中饭后大家聚在那棵大杨树下,听老者向大家讲述了老黄与兰子娘俩的爱情故事。
“那是个吃人的年份啊!”虽然事隔多年,老者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他抽了口旱烟,在烟雾中眯起了眼睛,微偏着头向上看着,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让他不愿回到的年代。
“那时老黄十七八岁,人生得高大又勤劳能干,做啥事都积极,上头就让他当俺们队的队长,那时候,有这个美差事可羡煞了不少人啊,好多人家的姑娘都想嫁他,可他谁也看不上,偏偏看上了村东头一家石姓人家的寡妇,那妇人的男人得了肺痨死了,留下个女儿,取名兰子,三四岁的模样,兰子娘也就是二十出头。外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老黄咋会看上那个“灾星”,她早年丧父,现又丧夫,别家男子都躲避不及,而他……。
媒人提亲那天寡妇痛哭失声,半晌才道:“俺不答应,俺现在哪还配得上他,”说完又是哭得天婚地暗,媒人没辙了,只得回了老黄:“人家不同意。”老黄怔了半晌没作声。过了约半个月的光景,老黄带上一块腊肉又去恳请媒人,再去到石家做媒,媒人看着那滴油的腊肉一跺脚道:“行,俺再替你做这一回,不行就算了,只能说是你们上辈子没修缘。”老黄连连点头称谢。这次寡妇仍旧是哭,媒人眼看到手的腊肉又要“飞”了,急道:“人家一大小伙子,长的又俊,人也能干,对你还如当年一般痴心,多好的人家啊!多少黄花大姑娘都求不来,你哭个啥劲啊!”
“俺不配他呀!”
“这是啥话?这些年他也不是没机会成亲,为啥他好歹不答应啊?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明白吗?”兰子娘似乎被她说动了,止住了哭道:“容俺想想,”
“想个啥?就这么定了。”媒人趁热打铁。
“以前是俺负了他,俺对不住他。”寡妇抽泣道。
若不是为了给她爹治病欠了石家几百块钱,她也不会嫁给石家那个病秧子。那样一来,她的人生也许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老黄历就该翻了,过去了还提它干啥?”媒人发挥着她的特长:“人总得往前看,你还这样年轻,总不能就这样守着吧,难得有这么个好人愿意,女人一辈子图个啥?不就是图个知冷知热的人?多少姑娘想跟他他还不要呢,今天我做主,就这么定了。”兰子娘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媒人自是明白她这沉默的意思。就这样老黄把寡妇娶进了门,两间小土屋就是新房。本以为老黄从此就该好过了,谁知好景不长。当年,老黄所在的生产队收成不错,亩产一百来斤,可公社里要生产队里“放卫星”,目的就是气死帝修反(啥意思?我也不知道)。老黄说:“咱这队可不能落后,上头叫咱放咱就放,”亩产四百斤。不行。八百斤,还不行。那一千斤吧。上头说:“行了。”后来粮站就按放卫星的产量要公粮,这不就瞎了吗,哪有这么多粮食啊?公社说交吧,把种子、饲料、社员的口粮都先交上爱国粮再说吧。老黄不干:“那咋行呢,社员不吃饭了?明年不种庄稼了?”公社说,先交吧,明年春耕时国家会供应种子、饲料的,社员的口粮就更不用愁。老黄一听也是个理,有国家在还能把社员饿着?公家这么做自有公家的道理,听公家的不会错。就这样,老黄率领全社员敲锣打鼓把生产队里的粮食送到公社粮站了。社员们留下的口粮不足俩月,可社员们不慌张,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收成不错,是公家把粮食借去“放卫星”的,到时还会还回来的。没过多久,社员们便都来找老黄了,只有几天的口粮了,供应粮啥时能下来啊?再不下来就要饿死人了。老黄不慌,说:给大队公社报告过了,供应粮就快下来了。十来天过去了,有人揭不开锅了,老黄找大队,大队长也搔头皮,说:县长批评公社书记右倾,特大丰收年社员怎会没口粮?别散布反动言论了!公社书记再不敢说了。老黄这才觉得不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三五天的功夫就有人饿死了。人真是扛不住饿啊!尤其是年轻小伙子和娃娃们,说不行就不行了,脑子灵活的人家开始逃荒去了,老实的人家还在等国家供应粮,老黄是队长,得维稳,一家人都没走,没几天老黄娘饿死了,也就一天时光老黄爹也跟随他娘去了。老黄怕了,眼看兰子娘俩也快不行了,老黄找来半块干馍和一把炒面,推到兰子娘俩面前,说:“你娘俩也逃荒去吧,爹娘都“走”了,我不能看着你娘俩“走”在我前面。”
“咱们一起走吧,你在这还能守个啥?”兰子娘擦着眼泪说。
“我是队长,哪能带头走?”
“这昏天暗地的,你叫俺娘俩到哪去啊?”兰子娘哭道。
“你就跟着逃荒的人一起走吧,如果遇到好人家就寻一个生活着,”老黄低头系着干粮布袋。
“俺这是啥命啊!俺都负过你一回了,俺不能再负你第二回啊!”兰子娘大哭。
“俺不行,窝囊,跟着俺也是受罪,先找个好人家过着,等到咱这收粮时,想回来就再回来。”老黄把系好的干粮推到兰子娘跟前。
谁也不能跟饥饿抗衡,爱情也是一样,在饥饿面前任何人、任何感情都得让步。
兰子娘带着兰子离开了村子。老黄仍旧守着他的两间小土屋。每天把生产队里的麦桔跺抖几遍,总能捡到一把麦子,等到生产队里的麦桔跺抖完了,国家的供应粮还是没有下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能走的都外出逃荒去了,不能走的也都饿死了,人饿的连埋尸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把死尸拉到沟里或拉到田里扔了。老黄开始吃树皮、树叶,最后跟牛马抢草吃,老黄的脸开始浮肿,土色的脸看起来十分吓人,肿胀的眼睛还是每天向村口望几遍,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态,他既希望兰子娘俩回来,又怕她们回来。
“还是别回来的好,回来早晚也是饿死。”老黄常在一个人时这样小声嘀咕。
后来中央领导人了解了真实情况以后,立即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向皖北地区运送来了粮食,人这才没有被全饿死,老黄也保住了命。
又一年的春种开始了,粮食收了又种,兰子娘俩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村子里。老黄依旧当着他的生产队长,兢兢业业,本本分分,其间也有媒人上门提亲事,老黄总是说:“俺都是有过媳妇的人了,兰子娘俩就快回来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老黄从壮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依旧单身生活着。兰子娘俩也依旧没有如老黄所料回到他身边。
有人说,兰子娘俩早饿死了,也有人说,逃荒到外地时嫁给外乡人了,而老黄仍旧勤俭节约的过日子,把每一分钱都省下来存到信用社。直到去世时已存有五六万人民币,都留给兰子娘俩。遗憾的是老黄到死也没见上兰子娘俩一面。
不得不说这是个爱情悲剧,一生只爱过一人,一生牵挂一个人,兰子娘就是老黄活着的全部希望,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老黄会不会与他的爱人相聚,但愿会有来生吧。
作者简介:
耿浩琪,女,教师,喜欢读书,爱好写作。学生时代曾多次在广播电视报上发表小散文。安徽省蚌埠市淮风诗歌会员。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