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诗歌文化传媒“七嘴八舌”说诗评诗系列之倚楼观蝶舞老师的古韵《沁园春·再游古田会议会址》、现代诗《枝上飘落的记忆》
策划:紫气婴儿 张青杰
主持人: 公主小妹
《沁园春·再游古田会议会址》
倚楼观蝶舞 🌹🌺
岁次乙巳,暖霭绵绵,又访古田。望龙井波漾,鱼嬉新绿;埕前风抚,花拥金毡。赤帜翻空,呼声破雾,犹听当年鼓角喧。寻旧迹,见窗含喜字,岁月凝篇。
遥思烽火连天,凭信念、微光破夜寒。念马灯悬壁,光摇壮志;赤心向党,志挽狂澜。敬献花篮,仰瞻山影,恰似毛公悟世缘。展前路,以初心作笔,再绘尧天。
2025.03.02
现代诗
文/蝶舞(福建)
树枝松动,放走第一片黄昏
风,翻阅夹在空气里的对白
我的脚,踩痛轮回
口袋装满沉默的诺言
它盘旋,为我戴上轻盈的镣铐
第二片,是褪色的指纹降落
像你留下的一页信,仍有握过的温度
指缝漏下的光
是玉兰瓣迟到的表白
香气,推开虚掩的窗
墨迹在呼吸中复活,向梦境靠岸
去年的雪,在叶脉上留下证词
映照我未曾触碰的光,与将熄的火焰
今年的叶,裹着光的碎屑
垂落时,轻轻撬开
我坚硬的休眠
原来飘零,是更深的扎根
是往事,在黑暗中转身——
看,那片安卧的
正沿我生命的河谷,逆流而上
奔向春天的源头
2025.10.04
简历:黄聪明,笔名蝶舞(花间蝶舞),福建省南安市人,现供职于南安市教育局;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神州诗歌报诗人会员,律绝、词牌、新诗均有所涉猎,原创诗词破千首,曾多次荣获全国诗歌大赛金奖;目前200余首诗词发布于中国作家网与中国诗歌网,另有部分诗词散见于《诗刊》《先锋诗刊》《中国网络诗歌》《青年诗人》《诗词方舟》《诗人》《神州诗歌报》等刊物。
参与人员:
王雷赏析:🌹🌷
——“ 蝶衣沾得瑶池露,始信人间有散仙”
题记:再亮的灯,也需一点“暗”才照得见影子…
倚楼观蝶舞老师(俗称:蝶兄)是个重情重义、爱花引鸟、极其孝顺、淡泊名利、高产且多能的优秀诗人,写诗一流,做人更一流,可谓“德艺双馨”!
我们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纸上谈酒,不饮而醉。今日,所讨论的词、诗,词作如青铜鼎彝,庄重中见历史厚度;诗作似水晶棱镜,剔透处折射永恒之光。若以双翼喻之,则《沁园春》是传承之翼,《枝上记忆》为创新之翼,共筑文友凌云笔力。当代诗词创作能兼顾此二者,实属凤毛麟角!🌿
试细品之,精妙处如下,不一而足:
亮点:
1. 时空交织见匠心
“龙井波漾”与“赤帜翻空”形成历史与当下的蒙太奇,尤以“窗含喜字”这等生活化细节钩沉岁月,较同类题材更见肌理。
2. 意象择选显功力
“马灯悬壁,光摇壮志”以具象写抽象,灯焰摇红处正是信仰可视化表达,深得豪放词派三昧。
3. 结句振起全篇
“初心作笔,再绘尧天”将政治抒情升华为诗性宣言,尾韵高亢而不失典雅。
二、《枝上飘落的记忆》——
精妙处如月光穿林:🌹🌺
1. 通感魔术
“踩痛轮回”“沉默的诺言戴上镣铐”,将时间、誓言等抽象概念赋形为可触可感的身体经验,堪称意象派杰作。
2. 时空折叠术
从“褪色指纹”到“去年雪的证词”,再到“逆流春天的源头”,在飘零中完成生命回溯,结构如银杏叶脉般精密而自然。
3. 哲学升华
“飘零是更深的扎根”道出存在主义真谛,较之陶潜“托体同山阿”更添动态哲思,与结尾“逆流而上”形成绝妙闭环。
· “玉兰瓣迟到的表白”以花语解构情书
· “光碎屑撬开休眠”让希望具象为物理动作
· “生命的河谷”既是私人记忆又是文明隐喻
相对而言,本人对于第一首尤为看重。究竟原因在于,这是目前罕见的一首以《沁园春》为词牌、咏古田会议的佳作!作品,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以如椽大笔,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于一炉,集思想与文化于一身,指点江山,正气浩然!
古田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会上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从此,人民军队“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走向辉煌。
“文化新长征,建功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在此借作者妙笔生花的笔触,回忆历史上那些熠熠闪光的珍贵片段,更加增强我们忝列新时代的奋斗者之底气、志气、豪气,更加坚定我们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之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之信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再度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推动,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脱颖而出…对联,赋之:
批评之镜照见双璧,
鉴赏之心通感三才!🦋📜
试和,第一首词:
《古田会议》
鱼跃龙门水裂墙,肩扛红日号吹霜。
悠悠万世三才尽,莲照千秋赤帜光。

简历:文化强国量子诗歌文化传媒创始人,社长:王雷(紫气婴儿)王雷,笔名紫气婴儿、婴儿,北京人。北大理学学士、法学硕士、推荐留校生,上海蚁猫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中科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2012年度客座研究员。《世界文学》平台,“优秀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执行主编。“盛世华夏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李白杯”全国诗书画精英大赛一等奖,“毛主席诗词杯”全国诗书画家大奖赛冠军,第二届“神州杯”年度大赛特等奖,“古韵新声·诗意中国”全国诗·书·文·诵大赛诗词银奖、书法星锐奖……

张青杰读诗:
对蝶舞《沁园春·再游古田会议会址》读诗心得:蝶舞在量子诗歌群可以称得上“写诗快手”,才思敏捷,不但写得快,而且诗歌创作质量高,这一点尤为令人佩服,这是我对他诗歌的评价。但之前看到的作品多为现代诗,古典诗词很少看到,看到这首《沁园春》词之后,对他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了,该首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风格沉雄,意境开阔,对仗工整、典雅,整首作品分写景、忆史和言志,布局有据、层次分明,张驰有度,下笔从容;另外,整首词用词典雅,更突出了词的风格。从写景到忆史再到言志,层层推进,最后以“展前路,以初心作笔,再绘尧天。”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将读者带入到现场,发出庄严的誓言!该作品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是红色诗歌中的优秀作品、
读《枝上飘落的记忆》的心得:该首诗以飘落的叶子为载体,通过对落叶从悲伤到释然的情感的变化,演绎了对生命轮回的感悟。诗的开篇“树枝松动,放走第一片黄昏”用通感的手法,写出了落叶带给作者的感受—我的脚,踩疼轮回,我戴上轻盈的镣铐。点明作者由落叶联想到季节轮回的悲伤,“轻盈的镣铐”用得很妙,既指诺言不能实现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担或束缚,又为最后看淡轮回埋下了伏笔。第二段,褪色的指纹是落叶的第二个意象,作者用“握过的温度”、“玉兰瓣推迟的告白”将作者对落叶带来的遗憾和悲伤这个主题推向了新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第三段是从遗憾和悲伤到释然的过渡和铺垫,“去年的雪,在叶脉上留下证词”,第三段一开始,还是延续了对落叶悲伤—映照我未曾触碰的光,与将熄的火焰,将作者悲伤的心情推到的极致,但后面却发生了转折,“垂落时,轻轻撬开,我坚硬的睡眠”,这个转折很自然,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最后一段将作者对轮回的感悟上升到对哲学思辨的高度,飘零是更深的扎根,飘零的落叶在泥土里生根,逆流而上奔向春天的源头,一扫此前有点阴郁和灰色的格调而变得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强烈的对比,使整首诗内部充满了张力!
纵观整首诗,有两点值得称赞:一是诗艺高超。运用隐喻、通感的手法,多层次、细腻地展示了作者对落叶的感受,既层层递进,又转换自然。二是整首诗具有内在的张力。许多现代诗出现的最多的问题是直线型的平铺直叙,缺乏内在张力,比较沉闷,抓不住读者。而蝶舞的这首诗,前后格调对比强,对作者产生比较强烈的冲击力!基于以上分析,该作品在写作技巧和立意方面均为优秀作品。如果说又不足,就是感觉意象过于稠密,诗句冗长,可以做进一步简化,使诗更加具有可读性。
简历:张青杰,男,汉族,1968年出生于河南,北京大学毕业,现在北京电力系统工作,神州诗歌报诗人会员之家常务副主席,喜爱诗歌、散文写作,在公众号、网络媒体上发表多首诗歌。我一直认为,诗歌是我与世界的沟通方式。
公主小妹读诗:
蝶舞哥的词《沁园春》是正体格律而作,114字间融景、忆史、言志于一体,尽显词牌豪放开阔之特质 。开篇“岁次乙巳,暖霭绵绵”以时令气候入笔,“又访古田”点明题旨,自然开启凭吊之旅。上阕取景精妙,“龙井波漾,鱼嬉新绿;埕前风抚,花拥金毡”两句对仗工整,将春日会址的生机具象化。“赤帜翻空”转眼前景为旧忆,“犹听当年鼓角喧”以声写史,“窗含喜字,岁月凝篇”则于细节中凝驻时光,实现景与史的交融。下阕由忆入情,“马灯悬壁”“赤心向党”等意象精准呼应红色主题,“仰瞻山影,恰似毛公悟世缘”暗合古田会议历史内核,情感真挚厚重。结句“以初心作笔,再绘尧天”收束古今,将缅怀之情升华为奋进之志,契合红色诗词的精神传承。全词韵律铿锵,意象鲜明,兼具历史纵深感与时代感。
简历:作者简介:公主小妹,山东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香港诗歌会员,文化强国量子诗歌实验室(筹)副主席。文同诗社副总编,唐宋风韵诗社主编,华人诗者联盟总裁,桃源诗社文化传媒总裁,青年文学家塞北文学社签约诗人。 当代诗星签约诗人。2025年9月获得鲁迅文化杯金奖。
琳琳(高琳)读诗:
词人选用词牌《沁园春》有一定难度的。上片:古田的龙井、鱼、花,在生活气息中寻觅古韵足迹。
下片:写烽火,当年将士们追随毛主席开辟的前路和精神,一步一步前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笔法苍劲有力且不违和。是现代人写古诗的佳作。
再说现代诗部分
诗人用“树枝”做载体,首句“树枝松动,放走第一片黄昏”是一句金句,接下来几句也是。用“黄昏”“踩痛”“镣铐”等字眼,说明记忆中的惆怅。用“褪色”“降落”碎屑”“休眠”“雪的证词”等词汇递进。第二层记忆中那个她,在时空隧道中留下的点点滴滴,似乎把惆怅也更增加了一个层面。
就在我们以为这暗淡的记忆将延续下去。诗人在第三段笔锋一转,将记忆回归现实,往事“扎根”。那些生活中飘零的部分随生命的词谷逆流而上,与正能量的源头碰撞。
整首诗尾句的处理,使全诗得到升华。弥补了词藻过多的繁琐。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将古诗词技巧运用到现代诗中,是高明之处。
2025.10.07 晚
简历:高琳(秘书长),笔名琳琳,上海人,文化强国量子诗歌实验室(筹)秘书长,1999年在全国育聪明宝宝征文大赛中获上海赛区一等奖。2022年璀璨山河杯全国诗词大赛获三等奖。2023年2月出版个人诗集《彼岸》。2024年3月获金庸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增爱·北星杯》二等奖。2024年获得上海市民诗歌节三等奖,2024年12月北星杯格律体新诗大赛一等奖。
孤狼读诗:
《沁园春·再游古典会议会址》是一首将历史厚重感与文学抒情性巧妙融合的佳作,诗人采用双线叙事的手法,上阕以“暖霭绵绵”的当下春景切入,通过“龙井波漾”“花拥金毡”等明丽意象铺陈现实之美,旋即以“犹听当年鼓角喧”转入历史时空,形成视觉与听觉的时空叠映。下阕“马灯悬壁”“赤心向党”等细节回溯往昔,最终以“初心作笔”收束于当代使命,形成历史与现实的闭环。四言排比既守格律之严,又显骈散之变。
不足之处:“花拥金毡”之“金”与革命圣地质朴气质稍显色彩跳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枝上飘落的记忆》虽是一首富有灵气的佳作,但意像堆砌密集,逻辑断裂,诗中依次出现“黄昏-轮回-镣铐-指纹-信-玉兰-雪-火焰-光屑-河谷-春天”等意像密度过高。
第二节中由“指纹”突然跳至“玉兰瓣”,缺乏情绪过渡,打断了“飘落”主线的连贯性。
“口袋装满沉默的诺言”与上下文的空间场景(树枝、风、光)存在脱节现象。
最后的收尾稍显理想化,“逆流而上奔向春天”的结尾倾向抒情圆满,削弱了诗前文建立的忧伤与沉重之间的张力。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简介:我来自江西,生在赣江边,长在碧波旁。那一口赣江水,滋养了我半生的魂;那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我心底种下了永不凋落的诗意。王勃笔下的滕王高阁依旧巍然,渔舟唱晚的余韵还在彭蠡湖上轻轻回荡,雁阵惊寒的啼鸣,仿佛昨日才划破衡阳之浦的晨雾——我就走在这文脉绵长的土地上,一步一行,成了岁月亲手写下的注脚。
我曾为这座城市垒过砖、砌过墙,也常在深夜里伏案写诗。钢筋水泥间滴落过我的汗水,方寸稿纸上却居住着我整个灵魂。文字,是我沉默时的语言,孤独时的知音,是半生漂泊中唯一贴身携带的行囊。它从不喧哗,却总在寂静处响起回声;它并不耀眼,却足以点亮那些无人探访的长夜。
有字相伴的日子,哪怕独行,心也是满的。而当你翻开这一页的刹那——或许,在某个平行的时空里,我也刚好落下最后一笔……
——周文平

梦想向太阳读诗:
金句的锋芒
一首诗的生命,系于那些突然刺穿庸常语境的句子——我们称之为“金句”。但谈论它们,不如谈论那只孕育珍珠的贝,它所承受的沙砾之痛,以及它如何将之转化为内在的光泽。此刻,两簇从不同时空燃起的火焰,正进行一场关于记忆、信仰与存在的诗学对话。
《沁园春》的金句,是熔铸历史与信仰的合金,其意志在于对抗遗忘的熵增。
「赤帜翻空,呼声破雾,犹听当年鼓角喧。」
这里的“听”是一种神秘的召喚。鼓角声早已被风吹散,但它被“赤帜”的视觉灼热与“呼声”的听觉浪潮所激活,穿透了时间的“雾障”。金句在此成为一座声音的纪念碑,它使得古田会址不再是一个静默的地理坐标,而是一个永远共振着历史律动的“听觉场域”。
「凭信念、微光破夜寒。」
这是全词的灵魂,一个极致的悖论。然而,这金句的伟力,恰恰在于它毫不避讳地承认了“微光”与“夜寒”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信仰的珍贵,不在于它许诺了必然的胜利,而在于它赋予个体以在近乎绝望的境况中依然持守的勇气。这光芒在照亮前路的同时,也将其所反抗的黑暗映衬得愈发深邃,从而铭刻了斗争的悲壮性。
于是,「以初心作笔,再绘尧天。」 便是一种庄严的赋格。这支笔,是行动与诺言的象征,它宣告:历史并非仅供叩首的碑文,而是必须用当下每一刻去续写的进行时。
如果说古田的金句是朝向历史星空的集体呐喊,那么《枝上》的金句则是面向内心深渊的个体低语。
「我的脚,踩痛轮回。」
“轮回”这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被“踩痛”这个身体动作具身化。这不是哲思,而是切肤之痛,它是一种沉重的、有痛感的身体经验。
「指缝漏下的光,是玉兰瓣迟到的表白。」
这句诗的美,在于它精准地捕捉了“遗憾”的形态——它不是尖锐的痛苦,而是温柔的、带着香气与光晕的怅惘。
而全诗的顶点,在于那句石破天惊的哲学断言:
「原来飘零,是更深的扎根。」
这一定义充满生命的智慧,但我们也应听到其语调中的沉重:这种“扎根”,是一种向内撕裂的、孤独的生长。它并非欣欣向荣的繁茂,而是将叶片表面的阳光转化为黑暗中向下穿行的韧劲。诗人揭示的是一种悖论式的救赎——真正的成熟,始于承认并拥抱自身的陨落。
因此,那「沿我生命的河谷,逆流而上」 的叶片,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起义。这片叶子,是一个生命的漂流瓶,执拗地航向自我完整的春天。
读至此处,一个念头骤然清晰:这两组金句,莫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铭刻着集体出征的号令,一面烙印着个体返乡的密语。
古田的词,是史诗的笔法,如贝多芬式的英雄乐章。枝头的诗,是哀歌的笔法,如马勒交响曲中静谧的私语片段。但它们在最深处合流:它们都关乎抵抗。古田词抵抗历史的断层,枝头诗抵抗记忆的流沙。
于是,批评的笔在此搁浅。古田的鼓声与枝头的叶落,仍在耳畔交织轰鸣。它们不再是被评析的对象,而是沉入我的血脉,成为了心律。那个亟待被书写的、属于我的句子,它的第一个词,正悬浮在——
作者简介:鲁峙均,四川阆中人,笔名梦想像太阳。*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荷兰花海文学总社会员*神州诗歌报会员。墨染千秋之墨海在中国诗歌网、今日头条、神州诗歌报听潮、当代诗星、中蝶恋花文学等平台和刊物发表上百首(篇)诗词、散文小小说。最高级的诗性可以是太阳,既燃烧自诗观:己照亮万物,又不让任何人被灼伤。

周静伟读诗:
蝶舞这首诗直是落叶化蝶而起舞,扎根尘土又寻春的生命礼赞。全诗以冷峻飘逸的笔触构筑生命轮回的精神图谱。与网田耕夫一样,蝶舞是巧用主谓宾“失配”之“病句”、新奇比喻、通感、矛盾修饰等陌生化技巧的高手。“放手——黄昏”,“踩痛——轮回”,“装满——诺言”等颇具林徽因“黄昏吹着风的软”的意韵;“坚硬的休眠”的通感,“轻盈的镣铐”的矛盾修饰,落叶是“褪色的指纹降落”,“指缝漏下的光/是玉兰瓣迟到的表白”等新奇的比喻,无不彰显语言的张力,表达了对宿命与自由,负重与轻盈,飘落与渗入的辩证哲思。尾节尤其漂亮。但作品亦有意象过于繁杂、“技”而不够“巧”等瑕疵。但瑕不掩瑜,仍是一篇佳作。祝贺诗友!
【作者简介】周静伟,黑龙江省宝清县人。爱好诗歌,秉承“我手握我笔,我笔写我心”的理念写诗,时有小作发诸报刊及网络。
文雅读诗:
《沁园春》以传统词牌承载红色记忆,在形式与内容的张力中迸发新意。龙井波漾与赤帜翻空形成自然与历史的对视,鱼嬉新绿的灵动消解了革命叙事的沉重感。窗含喜字这般日常意象与宏大革命背景的并置,恰似给历史开了扇透气的轩窗。
马灯悬壁的描写微光既是实物又是象征,与赤心向党构成物质与精神的互文,初心作笔的隐喻,将话语转化为诗性表达,古田精神在毛笔与画卷的古典意境中获得新生。
《枝上飘落的记忆》视角独特,树枝松动的异常搭配创造时空裂缝,踩痛轮回抽象概念获得触觉质感。诗中镣铐与诺言,褪色指纹与握过的温度揭示记忆的悖论本质。
玉兰瓣迟到的表白与墨迹在呼吸中复活与文本性的双重觉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飘零是更深的扎根命题,它颠覆了传统飘零诗的悲情叙事,在下降运动中发现上升的力量,堪称一首完美佳作。
诗人简介:许文雅,北京人,著有诗歌作品百篇发表于海西网文学网,头条,雁妮诗刊及其他诗歌网站与刊物。曾获得对联大赛三等奖,爱好文学、朗诵、主持等。曾任华协海西网北京分会宣传部长,广东分会副会长,天津分会副会长,天津分会会长。
心雨读诗:
倚楼观蝶舞老师的这首诗以“落叶”为引,织就细腻绵长的记忆絮语,字句间满是温柔的共情力。“树枝松动,放走第一片黄昏”开篇即显诗意,将黄昏比作可飘落的叶,把抽象时光具象成可触碰的画面。“褪色的指纹”“握过的温度”等细节,把旧日情愫藏进感官体验,玉兰香气、去年残雪的意象,让记忆有了气味与温度。最动人是结尾转折,“飘零是更深的扎根”打破落叶的伤感,赋予离别与回忆生长的力量,“沿生命河谷逆流向春天”更让诗意升华为对过往的温柔接纳。全诗笔触轻盈却情感厚重,像一阵拂过心尖的风,留下满径馨香。
简历:作者简介:心雨,女,济南人,一个喜欢文字的个体户,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指染青岚读诗:
这首现代诗将飘零的落叶化作记忆的载体,构建了一幅流动的时光画卷。诗人以“踩痛轮回”、“轻盈的镣铐”等矛盾修辞,精妙捕捉了往事既羁绊又释然的复杂质感。三片落叶分别承载黄昏的怅惘、信笺的余温、冬雪的证词,最终在“飘零是更深的扎根”中完成哲学升华。记忆并非消逝,而是如落叶沿生命河谷逆流而上,重返春天的源头。这不仅是伤逝的抚慰,更是对凋零与新生互为因果的东方哲思的诗意诠释,在含蓄克制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力量。
个人简介:指染青岚,本名吴丽娜,系山东省作协会员。现任《拜妮诗社》《大众诗歌》《纯诗文学》《倒水河文学》等编辑或诗评,有诗文散见《诗刊》《诗潮》《诗选刊》《上海诗人》《大众电视》,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等。诗观:安静下来,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文酌读诗:
在蝶舞老师的笔下,飘落的叶子并非终结,而是一封被风温柔开启的信。季节的流转悄然唤醒沉睡的记忆,将生命的负重化作轻盈的镣铐,在呼吸之间完成一场与自己的和解。
香气与光影成为通往过去的门扉,引着消逝的往事,在梦境边缘悄然停泊。去年的雪与将熄的火焰,今年的叶与未触的光,在叶脉间交织成生命的证词。
而全诗最动人之处,在于揭示“飘零”与“扎根”的辩证——每一次坠落,都是向内生长的开始;每一次告别,都是另一种奔赴。那些安卧于生命河谷的落叶,正溯流而上,朝着春天的源头,完成一场寂静而坚定的回归。
作者简介: 文酌,原名李永霞。热爱文学,业余爱好者。诗歌多发表于文学网刊,并偶有作品获奖。现任美篇小说平台的管理员,中国诗歌报现代诗和散文诗七室的副主编和三室的编辑,天涯诗韵社主编,诗观:用诗歌谱写尽善尽美的人生。
文化强国实验室量子诗歌(筹)
主席:紫气婴儿(王雷)
副主席:张青杰
副主席:王红民
副主席:百炼成钢
副主席:公主小妹
秘书长: 琳琳
秘书长:文雅
秘书长:拈花一笑
主席团成员:紫气婴儿 (王雷) 张青杰 王红民 公主小妹 黄慧慧 流点玄念 文雅 陈晓 香花果 张立国 倚楼观蝶舞 金海龙 地球边缘 刘明言 王彦霞 Michael 鹏.友.朋 不二先生 苏山有鹿 天王 百炼成钢 白鹭主编 风荷 郭靖哥哥 虎虎生风 寂静流年 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