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文苑】系泰安市泰山区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入驻【都市头条】的会刊,诚邀热爱文学的朋友关注!
我的大妗子
王英
每每听家人、朋友、同事聊起谁谁如何如何善良和伟大的话题时,我脑子里立刻蹦出一句话:若论善良和伟大,一般人哪里赶得上我大妗子啊!
我的大妗子去世三十多年了,可她就像母亲一样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在我出生前,我的爷爷奶奶就都已经去世了,我小时候(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年代,父亲在离家四、五十里地外的邮电局上班,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家里没有爷奶帮忙看护我和妹妹,我家和姥娘家同村,母亲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把我俩送到姥娘家,那时候姥爷姥娘都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姥爷有痨病身体不好,姥娘姥爷都是跟着大舅大妗子一起生活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母亲把我俩托付给大妗子来照顾的,因为大舅也在城里上班,星期天才回家。
我记不起来是几岁常住大妗子家的,反正最早的记忆就是和四姐姐一起在姥娘的床上一个被窝里睡觉,睡不着就大声的唱歌、闹腾,在被窝里来回钻着玩,直到累了困了睡着了,想那情景,应是三岁左右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物质很匮乏,大妗子家有我四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和妹妹,大妗子除了要照顾我姥爷姥娘的饮食起居外,她还要照顾我们大大小小七个孩子的生活,可以想象的出,大妗子是有多么的勤劳和善良!她的胸怀是何等的宽广,照料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女,其实按常理,她完全可以拒绝的,但她没有任何的抱怨和嫌弃,待我比待姐姐们还要好,模糊的幼时记忆中,姥娘牙口不好,喜欢吃入口即化的面煎饼,而且就特别地喜欢吃大妗子摊的面煎饼,我现在想来一定是大妗子特意为我姥娘练就了一手摊面煎饼的精湛手艺,那个年代没有添加剂,能摊好面煎饼实在不容易,那是一般人都做不了的,全靠自己用心的琢磨和反复练习,才能摊出完整的一张面煎饼,由此可以看出,大妗子对姥娘是有多么的用心和孝顺。有时候我们几个孩子也眼巴巴的看着那诱人的面煎饼,也想吃的啊,大妗子大多数时候是不舍得让我们去争姥娘的口粮的,但隔三差五还是会让我们都尝一点解解馋虫的,现在回忆一遍那时情景,我才发现,我那时从没有看见过大妗子吃过一次她亲手摊的那诱人的面煎饼呢,大妗子就是这样,她把最好的东西都省给了姥娘和我们。
我父亲特别地喜欢我,每次出门上班前都会叮嘱母亲要好好地照顾我,在我很小时候,母亲出工前都是把我和妹妹用被子围在床上,反锁在家里的,后来渐渐长大一些,会跑了,会闹腾了,父亲就开始担心我哪天会闹出意外来,他就和我母亲商量把我和妹妹托付给姥娘和大妗子看管照顾。父亲的心思特别细腻和小心,他之所以能放心的把我们送姥娘家,委托大妗子来照顾我们,是因为他之前太了解我大妗子的好脾气和性格了。那些年我和妹妹就像现在上寄宿制幼儿园一样,周一早上父亲上班前送我俩去姥娘家,周六下午父亲下班再接我俩回家。我上小学后,虽然不长住大妗子家了,但长住变常住了,我如果一周内不去住上几晚就感觉不踏实一样。后来上了高中,周六晚不上晚自习了,我也经常去住住。父亲常和母亲说:咱这辈子可不能忘了嫂子给咱照顾孩子的恩情啊。
因为父母的溺爱,我虽生长在农村,父母从来没有让我下地帮干过农活,一般的家务活也不让我插手,为这事,在我高一的夏收假(农村的学校把暑假分成了三个假:夏收假、暑假和秋收假),大舅对父亲说,得让英子干点活吃点苦了,不然她怎么才能知道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啊。那个夏收假大舅硬是做通了父亲的工作,带我下地干了一周的农活,大妗子带着姐姐们熟练的割麦子、捆扎和运送,只有我一个人跟在后边笨拙的边学边干,一会儿是大舅给我讲《隋唐演义》,一会儿是大妗子的表扬鼓励,我爱听大舅讲书,也爱大妗子的表扬:“都说俺英子不会干活,你们都看看英子干活干的多好,英子是干什么像什么,就是稍微慢了些,慢一些不是缺点,关键是干的好啊。”
时至今日,整整四十年过去了,大妗子的这句话“都说俺英子不会干活,你们都看看英子干活干的多好,英子是干什么像什么,就是稍微慢了些,慢一些不是缺点,关键是干的好啊”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从那时起,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我都认定我是干什么像什么。大妗子的智慧和鼓励成功塑造了我的自信,这自信给了我一生的满足和幸福。
读高二时,我带几位同学理发顺道还去大妗子家串个门,大妗子热情地招待了我的同学们,记得当时大妗子家有几位邻居在聊天,大妗子向她们说:“你们都看看俺英子这个发型多漂亮啊,正好衬托出这月亮一样的脸,看着更圆更白净了,真好看!”这话惹的我的几位同学哈哈大笑,在回校的路上,我同学还跟我开玩笑说:你大妗子可真是偏心你,我们怎么没看出来你像月亮呢?从那后,我的“月亮脸”不知道让同学打趣了多少次。
还是读高二那年,大舅带大妗子去地区医院看病,也正好带上我去配眼镜,那是我第一次坐长途公共汽车,晕车的我难受的一路都在头晕恶心出冷汗,大妗子一路上一个多小时都在紧张地紧紧攥着我的手,且不停的安抚我,她那心疼怜惜的表情,我至今不忘。我母亲的性格粗犷,没有大妗子的细致,在母亲那里的关爱缺失,我在大妗子这里得到了非常完美的弥补,大妗子对我无私的爱为我性格的塑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我一生都在努力学习和模仿!
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本能,跨越于血缘之外的爱(除了爱情)超越了本能,大妗子对我的呵护和爱,我找不到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或许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人可以创造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吧。这就是每每听到家人、朋友、同事聊起谁谁如何如何善良和伟大的话题时,我脑子里立马蹦出一句话:若论善良和伟大,一般人哪里赶得上我大妗子啊!
多少次梦里回到姥娘家,回到大妗子身边,在门前枣树下吃香甜的面煎饼,在夏夜月光下和大妗子、姐姐们围坐在饭桌前吃一大盆子的凉拌野菜,再偎偎大妗子温暖的怀抱……,“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妗子65岁就去世了,她没有留给我们孝顺她的机会,她的早逝是我心里永远也释怀不了的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