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八千多年前就有人在此活动。长清名人辈出。根据历史记载,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之首,他曾学医于长桑君,反对巫术治病,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创立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他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随俗为变,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秦策》、《史记正义》等古代典籍里均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被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被现代医学冠以微循环研究的先驱。扁鹊(公元前407—前310),齐国卢邑(今山东省长清县)人,战国时代名医。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扁鹊是卢国的卢医。卢国是过去的长清县。扁鹊,一提到这么一个名号,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个医术高超,救死扶伤甚至是起死回生的神医。但是这是后人在经历了当年扁鹊留下名声之后,得出的结论。而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姓并没有得到开化,很多人都相信着神鬼巫术,对于正儿八经的医学却是置若不顾,神医扁鹊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传说当年扁鹊名声还未有完全打出去的时候,因为扁鹊是个游方郎中,所以当他一听到有人病重,就会不请自到地到病人家中给与诊治。有一个患病者的父亲不相信医术,不接待扁鹊;不让扁鹊诊治,认为他的儿子病情很重,已经不是像扁鹊这样寻常的郎中能够看好的。即便扁鹊再三讲明了事情的严重性,那人就是不听,把扁鹊撵走了。扁鹊摇摇头说道:“如现在不医治就没有机会救治了,出不了三天病人就会命丧黄泉”。患者父亲非常愚昧,听不进扁鹊劝说。非请来城中的灵巫为自己的儿子治病。灵巫请来了,只见他神神叨叨的摆好了各种祭品,然后对着天空煞有其事的念叨着旁人听不懂的咒语,又是转圈又是蹦跳又是打坐。一边的父亲诚恳的期盼巫师能为自己的儿子带来福音,用巫术把失落的灵魂招回来;然而两天后患病的人还是去世了,请来的灵巫也把老汉钱骗走了。其父亲以后听说被他撵走的是神医扁鹊时,便后悔的嚎啕大哭起来。后人看到这样事后,不禁都指责这位父亲的愚昧和无知,竟然将自己儿子的性命寄托在灵巫身上。但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所在,众人的认知范围太过狭小了。而且就算放在现在,估计也会有人做出同样的傻事来。在交通偏僻的山村,仍然存在迷信。有的地方小孩病了,往往以为是灵魂失落在村外,妈妈则要拿着小孩的衣服去村外呼喊小孩的名字,为其招魂。其实这都是封建迷信的遗毒。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事期,扁鹊就极力反对迷信,对信巫不信医者扁鹊就不给予诊治。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不同,文化传承不同;古代有的民族也有为出走多年或客死异乡的长辈招魂的习俗。由巫师主持,往往站在高山上,望着死者出走的方向,呼唤死者的名字,将死者的灵魂招回来。古代齐长城以外风俗还有婚礼上用箭射新娘、迈火盆等等,古代在汉族驱鬼巫术后来许多被道教继承下来。符、剑、印、镜是道士的主要驱鬼工具。道士避邪:他们是利用一定的物件来防止邪鬼来犯,是一种消极巫术。避邪物一般装饰在建筑物上、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上,也有佩戴在身上的。迷信的人说这样能够辟邪,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仍在迷信这些东西。 传播封建迷信的人都是为了骗取钱财,迷信活动的种类及表现有:传统世俗迷信盲目相信某些活动、仪式、数字、自然现象、日期会带来好运气,忌讳某些数字、现象并尽量避免。例如许多地区听见喜鹊在自家屋前屋后叫便满心欢喜,认为一定有喜事降临;而听见乌鸦或猫头鹰叫,则认为是凶兆前奏,一般认为是将要死人了,惶惶不安; 许多人虽然知道这些迷信做法无任何道理,却抱着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烧香、烧纸祈求神灵,严重败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鬼神迷信认为世间存在神仙和妖魔鬼怪,或相信存在超乎自然的“灵魂”或精灵 ,对自然现象(风雨雷电旱涝)和人类的生老病死具有主宰,受神话小说电影、故事影响,抵触医疗科学。封建迷信,由来已久。不管是神婆卜卦,还是先生算命。不管是法师驱鬼,还是道士作妖。在以前的中国农村并不罕见。扁鹊被多位史学家列为“诸子百家”之一,在“百家争鸣”中,他除了提倡有病早治的科学预防思想之外,还对病因作出唯物主义解释,认为阴阳不协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而治疗需要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他把脏腑与与经络学说结合起来,把阴阳学说引申到人体经络、脏腑、气血各个方面,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曾提出“六不治”的原则,即骄横不讲理者,舍命不舍财者,起居饮食无规律者,病深不早求医者,身体虚弱不服药者;信巫不信医者,这些都是扁鹊长期医疗实践的结晶。扁鹊不仅是医学鼻祖,也是一个破除迷信抵制神汉巫婆较早的人。

在我国中医学的传承上,扁鹊开辟了“授徒传艺”之道,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扁鹊弟子众多,著名的有子阳、子豹、子同、子游、子仪、子越等人,他们协同治疗病人,各司其职,这为我国的中医传统健康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扁鹊还是位医学理论家,他有多部著述。据《汉书•艺文志》载,他著有《皇帝八十一难经》、《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扁鹊镜经》一卷,除了《难经》以外,后来这些医学典籍都佚失了。《难经》是我国传统中医经典之一,由扁鹊脉诊知识整理成书,对扁鹊所首创的脉学有详尽的论述,苏轼评价此书说:“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无知,则狂而已。”几年前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一批西汉时期的《敝昔医论》、《五色脉诊》医简和完整的人体经穴人像,被考古学家认为极有可能是失传的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笔者为积极响应区委提出叫响“扁鹊故里品牌,不断扩大长清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编撰宣传扁鹊和长清中草药材的有关故事,促进旅游业、中草药材发展。本故事根据民间传说整理创作,与封建迷信无关。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源泉!(原创作品,保护著作权,侵权必究。转发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南市作协会员:李士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