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精英武术龙狮会少年醒狮表演侧记
(梁卫国 罗可安 邓颖琪报道)
2025年10月7日(农历八月十六)的晨光,刚漫过广州北京路骑楼的雕花飞檐,北段小广场已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喜迎十五运——迈开步、动出彩”的红幅下,4头红黄醒狮伏在舞台上,狮头轻颤,鬃毛微扬,活像蓄势待发的小兽,连空气里都飘着股跃跃欲试的劲儿。
人群中忽起一阵低呼,黄飞鸿第四代传人邓锦钊师傅朝队伍轻点下巴。刹那间,岭南资深鼓手陈红武的大鼓“咚”地擂响,8名身着红黑武功服的少年即刻动了——最小的启洋才8岁,抓着狮头的手指却稳如扎根,半点不见孩童的怯意。
首先登场的“高台青”,瞬间攥住全场目光。彬仔和同伴人一狮尾密切配合,顶着黄狮头,踩着铿锵鼓点跃上台,狮身绷成一条挺拔的线。彬仔突然侧身,狮头朝下探向台边悬着的“青”,就在人群屏息的瞬间,猛地旋身,前爪精准勾住青物;舞狮尾者心有灵犀往后一扯,整头狮子竟在台沿完成利落“翻身”。金秋晨光洒在狮身金纹上,像镀了层跳动的烈火,耀眼得让人挪不开眼。
紧接着的“凳青”更显灵巧。10岁的佳林掌着红狮,盯着板凳上的榄青绕了三圈,那股认真的憨态惹得观众轻笑。待鼓点陡然转急,他骤然定住身形,下一秒狮头昂首向天,动作干脆得让站在舞台左边前排的陈大叔忍不住喊出声:“这小狮子,比家里的猫还灵!”
竣竣和珩仔两人在表演凳青时配合默契,头尾可灵活互换,竣竣凌空跳跃夹在珩仔腰上旋转,做出一个经典的难度动作。在另一凳青上,佳林舞动狮头,14岁的晴晴摆动狮尾,稳步提神,表现良好,观众掌声不断。
最让人拍手叫绝的,是“盆青”组合的表演。8岁的启洋和搭档架着黄狮,面对直径仅50厘米的木盆,鼓点慢得像掐着观众的心跳。启洋先探狮头轻试盆面,接着双腿齐上一搭,整个狮身“嗖”地蹿上盆边去;木盆晃了晃,他却稳稳立住,还故意晃了晃狮头“卖萌”,惹得人群笑成一片,掌声混着笑声漫开。
另一边,轩仔是阿彬的狮尾,都是在高台上的。只见在高台上狮头一跃而起,坐在狮尾的头上,然后吐出佳联。醒狮高扬起的瞬间,能看见他额角亮晶晶的汗珠,可脸上却笑得露出小虎牙,满是少年气的得意。
8个少年分工明确,或引狮、或掌头、或控尾,4头醒狮在青阵里穿梭——黄的似朝阳破云,红的如烈火燃动,摇头晃脑时鬃毛翻飞,俯身起跳时肌肉绷紧,活脱脱是群有了灵性的小猛兽。
表演推向高潮时,陈红武师傅的鼓点突然一顿。4头醒狮齐齐仰头,从狮口里“吐”出红绸标语——“喜迎十五运”“活力湾区”“迈开步”“动出彩”。四条标语在空中展开的刹那,掌声像潮水般漫过北京路,连骑楼檐角的鸽子都惊得扑棱棱飞起,搅碎了满巷晨光。
从舞台下来时,孩子们齐齐坐在舞台旁边的骑楼下。启洋正揉着发酸的胳膊,彬仔递来一瓶水,几个少年凑在一块儿看手机里的表演视频,笑得露出豁牙,叽叽喳喳争论着刚才哪个动作最帅。
邓锦钊师傅望着他们的背影,转头对围观者轻声说:“这就是非遗的根呐!”是啊,广州海珠精英武术龙狮会少年醒狮后继有人。当8岁的小手攥紧狮尾,当16岁的肩膀扛起狮头传承,这头醒狮就永远不会老去。
距离11月9日十五全运开幕越来越近,正如那四条标语所言:迈开腿、动起来,像这些少年掌中的醒狮一样,带着劲、蓄着力,把岭南的活力与希望,传得更远、更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