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团圆:一帧“全家福”里的时代温情与社会和弦
时值仲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一轮渐满的明月,将清辉洒向中原大地,也照进了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绿都澜湾二期樟园的每一个窗棂。在这个以“团圆”为精神内核的传统佳节里,樟园的物业服务中心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场“免费拍摄合家团圆像”活动,看似寻常的举动,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了层层涟漪,映照出平凡烟火里的时代风貌与生动和谐的社会图景。
一、 缘起:从“服务者”到“温情编织者”的物业嬗变
活动伊始,樟园的中心花园便被精心装点起来。红色的背景板透着节日的喜庆,专业的摄影灯架起,反光板反射着秋日温暖的阳光。物业的工作人员,一改往日身着工装、忙于维修保洁的形象,化身活动的组织者、秩序的维护者和笑容的引导者。他们穿梭于邻里之间,耐心引导,轻声沟通,脸上洋溢着与业主们同频的喜悦。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社区活动,它标志着一种深刻的理念嬗变。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物业与业主的关系,曾一度被简化为“管理”与“被管理”、“收费”与“服务”的契约关系。然而,在樟园,我们看到了这种关系的升华。物业不再仅仅是设施的维护者和秩序的守护者,更是社区情感的“编织者”和邻里温情的“催化剂”。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在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生活下,许多家庭虽然同居一室,却难得有机会郑重其事地整理仪容,齐聚一堂,在镜头前定格一份专属的团圆记忆。
这份主动作为,体现了新时代基层服务从“物”到“人”的关怀转向。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张免费照片,而是一个仪式感的契机,一个情感表达的舞台,一次对“家”的核心价值的集体重温。
二、 镜头:定格流淌于方寸之间的中国故事
摄影区前,家庭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充满烟火气的民生画卷。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单元,而镜头,则忠实地记录下这些流淌于方寸之间的中国故事。
这里有甜蜜的三口之家。年轻的父母精心搭配了亲子装,孩子手中提着玉兔灯笼,在摄影师的逗引下,露出缺了门牙的灿烂笑容。父亲笨拙地想将孩子扛上肩头,母亲在一旁温柔地整理着孩子的衣角,眼神里满是爱意。这定格的一瞬,是希望,是未来,是城市年轻一代奋斗与幸福的缩影。
这里有相濡以沫的老年夫妇。他们或许已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依旧穿上了最体面的衣服。老爷子紧紧握着老伴的手,阿姨则有些羞涩地整理着鬓角的头发。当快门按下的那一刻,他们没有看镜头,而是不约而同地望向彼此,眼中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温柔。这张照片,是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朴素的诠释,是风雨同舟后的人生静好。
这里有从四面八方赶回的“归巢”子女。一位长期在北京工作的儿子,特意中秋赶回,陪着年迈的父母来拍照。拍摄间隙,他不停地接着工作电话,眉宇间有奔波的风霜,但一转身面对父母,立刻换上轻松的笑容。母亲则不停地往他手里塞月饼,父亲虽沉默寡言,却一直用骄傲的眼神追随着儿子。这张全家福,连接着远方与故乡,承载着责任与牵挂,是当代中国社会人口流动背景下,孝道文化与家庭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更有趣的,还有非血缘的“邻里全家福”。几位平日一起买菜、跳广场舞的老姐妹,相约而来,在镜头前笑得如同少女;楼上楼下的几户熟邻,孩子们是亲密的玩伴,大人们是可以互送家常菜的朋友,他们也组成一个“临时家庭”,记录下这份超越钢筋水泥的邻里情谊。这无疑是现代社区关系中,最宝贵的“睦邻友好”精神的直观呈现。
三、 深意:于方寸之间见时代气象
一张张全家福,看似微小,却如棱镜般,折射出广阔的时代气象与社会和谐的深层肌理。
其一,它是对传统文化根的守望与创新性传承。 中秋节的核心是团圆。在过去,团圆或许意味着跋山涉水的归乡;而在今天,由于工作、学业等种种原因,物理上的团圆并非人人可得。樟园物业的此次活动,以一种创新的形式,强化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理念。它让团圆的概念在社区这个“大家”中得到了延伸和升华,无论是否远游,此刻的相聚、此情的真挚,便是最好的团圆。这是传统文化在现代都市土壤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二,它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基层的落地生根。 管城回族区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城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身就是一幅民族团结、社区和睦的缩影。政府倡导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在此处得到了微观而具体的体现。物业作为连接政府与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活动,将政策的温度直接传递到居民心中,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夯实了社会和谐的根基。
其三,它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 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便日益凸显。一张全家福,其价值远超物质层面。它满足的是人们对情感归属、家庭记忆和社区认同的高级精神需求。这种由基层社区自发组织的、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正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升的标志。
四、 余韵:快门之后,温情长存
活动结束后,许多业主在物业建立的活动微信群里,迫不及待地分享着电子版照片,交流着拍摄时的趣事。一张张笑脸在屏幕上刷屏,一句句感谢在群里流淌。这些照片,将被打印出来,装入相框,悬挂于各家各室的墙上。它们将成为家庭的珍贵档案,是未来岁月里,可供全家人反复摩挲、共同回忆的温暖载体。
而对于绿都澜湾樟园这个社区而言,这次活动的意义更为深远。它不仅仅是一次节日的应景之举,更是一次成功的社区营造。它打破了城市生活中“邻里不相往来”的坚冰,通过共同参与一项有温度的活动,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了解与互动,重塑了亲密、信任、互助的邻里关系。这份在活动中凝聚起来的情感和认同,将转化为社区长久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夜深了,樟园家家户户的灯火,与天际的明月交相辉映。那一张张刚刚出炉的全家福,仿佛也散发着柔和的光。这光,是家庭小爱的微光,是社区大爱的星火,更是这个伟大时代国泰民安、岁月静好的和谐之光。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亲情的守护、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是最朴素、也最坚韧的力量。在这一刻,郑州管城回族区的一个普通社区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厚重而又温馨、传统而又现代的中国,正微笑着,走向更远的未来。
编辑简介
张社强(罡强)笔名:了凡。河南省虞城县信用社职工,文学爱好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新时代认证诗人,高级文创师。商丘市作协会员。虞闻天下编辑部编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