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瞰月
作者:张志江(北京)
窗含桂月婵娟爽,
帘卷松风自在香。
玉兔尊前传密意,
金鳌岭外理霓裳。

摄影:故乡情深
注:“桂月”,八月;“婵娟”,月亮;“松风”,山中松涛;“香”,白天灵光寺香火之余香,被松风吹到面前;“玉兔”,泛指月亮。相传它在广寒宫中用玉杵捣制长生不老的仙药;“金鳌”,祥瑞的神兽;“理霓裳”,弹奏《霓裳羽衣曲》,非整理衣裳之意。

摄影:故乡情深
这首《瞰月》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绝句,格律工整,意境清幽,是一首很有意境的佳作。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 意象丰富,营造月夜仙境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桂月"、"婵娟"、"松风"、"玉兔"、"金鳌"等一系列古典意象。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空灵、皎洁又带有神话色彩的月夜世界。
2. 动静结合,画面感强
前两句"窗含桂月"和"帘卷松风"是静态景物和动态动作的结合。
后两句"传密意"和"理霓裳"则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的想象。
这种动静结合让整个场景生动起来。
3.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作为一首绝句,它的对仗非常讲究。"窗含"对"帘卷","桂月"对"松风","玉兔"对"金鳌"。
这使得诗句结构匀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4. 虚实相生,引人遐想
前两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后两句则转入神话想象。
诗人将现实中的景物与广寒宫里的玉兔、祥瑞的金鳌联系起来。
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遐想。
总结,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月夜的清幽与神话的浪漫完美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
——〈三国演义〉欣赏(二十七)》
作者:张志江(北京)
二十七
十胜十败论(押纸韵)
嘉言胜败鼓阿瞒,
雅望兴亡尊老子。
旷野开襟问故居,
长空扣户谈玄理。

注:“嘉”,郭嘉,曹操的军师。后人称其为“鬼才”;“阿瞒”,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老子”,典故。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十胜十败论》,是郭嘉鼓励曹操的一篇激励文。令曹操信心大增, 振奋了士气。

张志江,字乐天,号观潮散人。北京八大处。
偶有小作散见于相关载体。其【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系列作品】等,被优选进《今日头条》、《百度》等数十家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