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段红芳女士
段红芳,笔名清纯芳心,农民,商州区麻街镇人,陕西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甘肃文苑》《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白银日报》《河南科技报》《商洛日报》《丹水》等。在《兰州晚报》“七夕情怀杯”“七夕——美丽的传说”有奖征文荣获一等奖;第三届、第六届、第八届“和谐兰州杯”全国小戏小品剧本征文大赛中,小品剧本《我不干了》《有爱就是幸福》获优秀奖,《找伴》荣获三等奖。散文《母亲的“影子饭”》获兰州第四届农民文学优秀作品奖;《一米阳光》获江山文学网全国“蚂蚁杯”散文二等奖。长篇小说《母亲的红嫁衣》被甘肃省“农家书屋”出版发行,获兰州市第二届文艺创作兰山奖铜奖;并被江山文学网等几大网站转载,被掌阅制作成有声书传播。
在段红芳长篇小说《升井》研讨会上的
发言
作者:王宇鹏(陕西商州)
尊敬的王 主 席、段红芳女士、尊敬的各位作协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段红芳女士的长篇小说《升井》。这部作品不仅是她个人文学道路上的里程碑,更以深沉的笔触,完成了对地底“黑金子”般矿工生命的价值庄严宣示与“升井”。
生命的形态,无外乎沉寂腐朽或炽烈燃烧。《升井》中,煤炭深埋地层不见天日,一旦“升井”便化作光和热,驱动世界前行。作者段红芳,恰如执着的“黑金子”发掘者——她以浑厚质朴为底色,怀抱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与人文关怀,毅然为常年与黑暗、危险相伴的矿工立传。她是专为矿工立传的第一人。是她让乌黑卑微的煤矿工人走进高雅的文学殿堂。段红芳以温情之笔,向世人展示矿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精神,让这些如“黑金”般的生命,其坚韧、奉献与牺牲的品质,在文学的阳光下闪耀着黑金般的光芒,获得应有的道义支持与精神升华。书中那句“愿每一次下沉,都能平安升井”,既是千万矿工及其家庭最真实的生存期盼,更是段红芳文学宿命:让沉潜的生命价值,借文学之光璀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回望中国当代文学,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借孙少平的视角让我们窥见矿工“如牛负重”的劳作与淳美情怀,歌颂了平凡中的奋斗精神。而《升井》则以全景式叙事勾勒“苍穹煤矿”数十年的历史纵深与时代转轨;以多角度观察呈现煤矿生产、生活的复杂状貌;以多侧面笔触揭示矿工鲜为人知的生存秩序、情感世界与精神风貌。小说围绕三代煤矿人的命运抉择、爱恨悲欢展开,深刻挖掘其丰富内心,凸显出这一群体可爱可敬的生命价值。
整部作品以普通矿工柯耀强的爱情与人生为主线,串联起苍穹煤矿的生存万象与命运挣扎,塑造出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群像。段红芳的笔触既真诚又勇敢:她不回避矿工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尴尬与人性暗疾,更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他们为生活、家庭、国家奋斗的价值,以及困境中捍卫生命尊严的人性光辉。她直视人性中兽性与理性的撕扯,描绘欲望与情爱的错乱与复原,展现责任与奉献在磨砺中的升华;以多元文化视角俯瞰“苍穹”下每个生灵的轨迹与悲欢,细致透视他们的心理状态与精神苦痛。“苍穹”二字,彰显了作者宏阔的宇宙观,将煤矿微观世界置于天地背景之下;“黑金”二字,则凝聚着她独特的生命观——她深知,最底层的黑暗中,往往蕴藏着最温暖的精神光芒。这部近五十二万字的巨著,耗费段红芳十五载心血,既承载着她的生命感悟与文学才情,更将宏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写作实践相融,尽显商洛新一代女性作家的文学自觉与追求。她的成就,不仅令人欣慰,更给后来者以巨大鼓舞。
《升井》的核心,是段红芳对矿工命运的哲学思考,是对“黑金子”般生存精神与生命道义的提炼。她以宏大的文学视野与深挚的关怀,将矿工群体从幽深矿井推向神圣的文学殿堂,引入更广阔的社会视野,引发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思考。煤矿工人的奋斗精神与生命价值,本就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当矿工从文学的“背景”走向“主角”,《升井》对历经苦难、默默奉献的矿工及其家庭而言,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段红芳本人,正是“黑金子”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矿嫂,她的人生布满荆棘:幼年失怙饱尝艰辛,中年又遭丧偶之痛,命运的重击接踵而至。但深埋心底的文学理想,如“黑金子”般照亮了她的幽暗心路。她以勤勉的写作实践为支撑,砥砺自我、战胜苦难,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她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生命的“升井”,更鼓舞着所有在卑微处境中保持自尊、靠奋斗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升井》,封面设计意蕴深长:黑色主基调中贯穿殷红血色。这强烈的视觉符号,既隐喻着黑金燃烧的巨大能量,更象征着底层“黑金子”般的生命,其精神得以“升井”并炽烈燃烧,是对矿工“以命相搏、献身社会”崇高精神的致敬。
《升井》的魅力,还在于其浓厚的思辨色彩。它启示我们:现实主义创作,要求作者深深植根于人物生存的土壤,秉持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唯有如此,才能真切体察人物的喜怒哀乐,塑造出兼具思想与艺术感染力的形象。作为矿嫂,段红芳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学在场”优势:她不仅是矿工劳作与生活的见证者,更是切身亲历者。矿工的举手投足、家属的苦难幸福、矿难带来的撕心裂肺,她都感同身受;她的忧戚与悲悯,自然流淌在人物命运的转折之中。她真心关心煤矿安全,关切矿工生死,关爱每个煤矿家庭的悲欢——这种深入骨髓的“在场”体验,赋予她的笔触以全知视角下的温度,让作品读来时而热血沸腾,时而热泪盈眶。也正因这份“在场”,她的生命体验与生活感悟才真诚通透,符合人物命运与性格逻辑,为读者带来全新的生命感悟,也为我们理解社会打开了另一扇窗。
段红芳是位心清如水、爱憎分明的女性作家。她兼具柔韧与坚强,更践行着“为母则刚”的信念。无常的现实与强烈的表达欲,促使她提笔写作《升井》——既是告慰丈夫亡灵,也是抚慰自己饱经沧桑的心。她以生命深处的疼痛书写命运创伤,用坚韧精神鼓舞苦难中的奋斗者。表面上,《升井》是她书写他人的生死与命运;实质上,更是她书写自身的煎熬、苦痛与心灵蜕变。正因如此,她的文字才痛快酣畅、如泣如诉,最终在文学世界里达成平衡与超越。
《升井》的现实主义笔力扎实细腻,文字以形传神,生活景象背后藏着深邃的生命哲思与关怀。小说构思谨严,艺术处理浑然天成:人物命运波澜起伏,情节时而奔涌跌宕,时而平缓舒畅,娓娓道来却不枝蔓,读之引人入胜;全文不见斧凿痕迹,人、事、物、景、情、理皆本真自然,人物命运的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行文结构浑然一体。
语言上,《升井》融合了典雅庄重的书面语与生动传神的商州方言,经作者重组后形成独特风格。她刻画人物入情入理入心,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故事展开能深入人物命理与灵魂,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相融。作者既善于在宏阔时代背景下展现矿工的价值与命运,又长于在琐碎生活细节中捕捉人物的知、情、意、行。在残酷的现实矛盾与命运斗争中,她深入人物心灵,表现其复杂心理与艰难抉择,极易引发读者共鸣,让人体会到非凡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
走进《升井》,便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们得以与鲜活的灵魂对话,在苍茫人世间为心灵寻得安放之处。段红芳因爱情与生存,成为苍穹煤矿的“淘宝”矿嫂,这里曾是她与丈夫的安身立命之所。她对煤矿命运的关切、对丈夫的挚爱、对矿工的同情,皆发乎内心。她自身,就是一枚会发光的“黑金子”:越是困苦迷茫,越能保持清醒独立的人格。幼年失怙让她自尊敏感,苦难命运让她坚忍不屈——正因尝过炼狱之痛,她才格外珍重平淡生活,更注重亲情、家庭与矿工兄弟的友情。在苍穹煤矿,没人比她更渴望平安幸福,更懂矿工的人生需求与精神挣扎。她对丈夫的“私爱”与对矿工的“博爱”,皆是本能的恻隐之心,是源于天道良知的生命关怀。
一部《升井》,既是底层人苦难命运的“升井”,也是段红芳文学理想的“升井”。书中每一章都凝结着她的汗水与泪水,每一个人物都牵动着她的神经与心灵。其中,纪红云是作者倾心塑造的理想女性——她与命运抗争,始终纯真善良,身上弥散着作者的生活气息,投射着作者的心灵影子。纪红云丧夫后,毅然扛起养育儿女的重担,以隐忍柔韧面对生活,因生存艰辛而“为母则刚”。她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融入了段红芳自身的心路历程;最终,纪红云离世,苍穹煤矿所有人为她动容,以最高礼仪将她与丈夫合葬——这是对其人格的最高敬意。
本文作者王宇鹏先生
作者简介:王宇鹏,陕西商州人,麒麟读书会副会长,麒麟作家联盟副主席,《大家风范》编委会副主任,商洛评协理事。有80余万字作品在《辽河》《南方文学》《中原文学》《大武汉》《时代作家》《黄河文学》《凉州文学》等杂志及媒体发表。出版小说《稻湾记忆(上)》。
《文化强国·大家风范》名家专栏
终身顾问:王业松
总顾问:
董山峰 阎雪君 耿建华
肖霖生 许莎朗(香港)
李 浩 赵林云 孙春亭
逄金一 赵洪祥 张希木
柏承恩 李式法 戴永夏
陈志铭 王培元 傅先河
编委会主任:戴思翰
编委会副主任:
紫轩 桂平 静轩 王宇鹏
总编:戴思翰
本期轮值主编:静轩
编辑:寒烟 子墨
投稿邮箱:djff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