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然在《佳佳》这部长篇科幻作品中,通过一个铁血侦探的视角,拼凑出一个时代脱节者对时代控诉的血书,在赛博空间“美兰域”之外审视着名为金湾的一片狼藉。
从赛博空间之外审视一片狼藉的一切
——评《佳佳》
作者:木广隶
编者按:本书近日在成都科幻馆举行的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上揭晓的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中获得年度长篇小说银奖。
本作的语言与齐然以往的语言风格存在明显差异,行文更为冰冷,也更为尖锐。剧情中从韩笙的回忆到环境的描写,处处都带着他身为东北作家的阴湿,但这种阴湿的气质又与新东北作家群的气质并不相同,因为文本行文本身带着略有别扭的陌生化。
就阅读体验而言,本作与刘宇昆翻译为汉语的作品有一定相似之处,比如“我的大脑已经厌倦了这里的美味”一句虽然处处都符合中文的语法,但正常情况下很少会如此排列汉语,“我的大脑已经厌倦了这里的美食”似乎更贴合中文使用习惯。但这一句话出现在美兰域,一切食物都是虚拟的,一句不符合传统使用习惯的言语反而能够凸显韩笙对美兰域的戒备与茫然。
但本作的语言也没有翻译腔那么陌生,汉语母语的写作习惯仍然藏匿于行文中,少量习惯性的东北式倒装能让读者第一时间意识到作家的现实背景
冰冷的行文与充分的细节二者共同为本作的世界观铺陈打好基础。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却因语言的陌生拉开了隔阂,在思考的过程中划开一定距离。虽然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但在进行第三人称叙事时作者明显用了更多的笔力,仿佛“我”是一个随时都在精密观察的摄像头,既能将细节尽收眼底,本体也没有足够的情感。
这种笔法与作品中的“我”——韩笙的境遇是吻合的。作为一个在前网络覆盖时代就被送入监狱的人,韩笙重归社会后处处都体现着不适应,唯有进入监狱前建立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韩笙适应已经日新月异的时代。韩笙在美兰已然操纵整个金湾的现实面前格外无力,他既不愿意融入美兰也不适应美兰提供的美兰域。仅仅五年,韩笙就对社会无所适从。放眼现实,2015年被收押进监狱的人,若被关押五年,出来的时候状态也与韩笙相似——不安、无措、对亲人的无限依赖、希望加入时代浪潮但无处下脚的恐惧。
让他们如此不堪的时代变化是万物互联的彻底铺开,过去用现金的消费都变成了0与1组成的电子串,被几个大型公司掌握于股掌之间,其余服务没了手机几乎寸步难行。前万物互联时代进入监狱的他们被立刻甩入变化极快的世界中,即使他们有接受培训也没有办法适应如此剧变的现实。而韩笙面临的困境比起这些现实情况更为严峻。他被囚之前,金湾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城市;他释放之后,金湾已经成为虚拟大于现实的“夜之城”。
这样一个急需亲情帮助适应社会的人,与他的女儿佳佳接触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女儿身体里还藏着另外一个并不认识的人,所遭受的打击之巨难以言表。女儿是他从地狱重新爬回人间的蜘蛛丝,但这根蜘蛛丝早已被“佛祖”美兰公司侵蚀殆尽,只消一触,就会断裂。
佳佳,一个本应脆弱的孩子。她生在美国,即使在2067年这个国度仍然没有洗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有一个警察父亲和一个白人母亲。在十岁生日前夕,她敬重的伯伯被杀,她亲爱的爸爸蒙冤入狱,她的母亲也离开了金湾。短短五年,这个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尝遍时代变化的风波,蜕变为一个酿成恶果的魔鬼。她的父亲如此敏感,怎会认识不到女儿意识的不正常呢?也就在认识到的那一刻,韩佳与自己的父亲也算是真正分道扬镳了。本就心怀正义,对美兰充满芥蒂的韩笙就此走向一条复仇之路。他复仇的对象是什么?是寡头公司,是已经渗透入社会每个角落的意识空间,还是谋害女儿的凶手?以上皆是,亦或者,它们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本作无疑是一个赛博朋克恶托邦。据作者所言,本作受《赛博朋克 2077》影响较大,寡头公司、义体、意识空间、威力非凡的武器、数字经济等常见的赛博朋克元素在本作屡见不鲜。正常人中最为特殊的是娜塔莎,这个角色身体改造程度极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技巧。而佳佳是一个已经被人工智能侵蚀,尚存几丝人性的理性非人意识体,它对人类而言并不是一个友善的对象。除去这两个对美兰域而言非常危险的对象,最为特殊的正是韩笙。
韩笙特殊在他在与娜塔莎一同探索金湾前没有体验过美兰域,也没有体验过全意识上载,对于这个世界,他是个原始人,因此故事的过程主要在现实世界而非赛博空间,叙事动力的推动虽需要科技但更多依靠主角韩笙的经验,与其他赛博朋克作品存在一定差异。作为前刑警,借助韩笙的眼睛,读者能够清晰意识到金湾的异常。没有老年人的街道,所有学生都在冬眠网络学习的环境,奔波着的都是对社会而言最大生产力的成年人。这批成年人没有资格免费使用美兰域,只能为了在美兰域享受片刻欢愉拼命工作。
“但无所谓,这年头我们辛苦赚钱就是为了享受这个不是?”这种消费乌托邦的构建远比药物滥用形成的消费乌托邦(如《赛博朋克 2077》的不夜城)更为深邃,难以改变。通过对成年人可持续性的剥削压榨,美兰公司能够将给予下等人的一切通通收回,等到成年人没有劳动能力后,将其所有价值榨干之时就是老年人死亡之时。
而新一批成年人则会紧随社会的步伐,加入为了意识快乐拼命劳动的队伍中。这个系统最为巧妙的是对成年人在冬眠空间的高度限制。《宇宙涟漪中的孩子》构建的虚拟空间虽然也对人类生活影响极大,但没有对上载的严格限制。虽然那是一个在虚拟空间进行任何超常行为都需要消费的世界,但你能够在世界中浏览观光,甚至能够试读VR小说。而本作的冬眠网络就连让成年人免费上载的机会都不给,成年人在冬眠网络的每分每秒都是真金白银。
美兰公司通过技术迫使政府与之合作,让老人成为一种只需要被囚禁、消耗的垃圾;让孩子自幼长期接触该产品,形成快感依赖,冬眠网络将他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让已经成年的顾客体验无上的快感,只需提供现世不可能提供的美好,就足以把这群客户牢牢抓在手心里。老人在没有缴费之后就会被养老院处理掉,孩子长大后离不开美兰域,待到成年,也会为了多在美兰域待一会付出自己的一生,介于中间的成年人既羡慕能够在冬眠网络享受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老人,也羡慕需要在冬眠网络学习的孩子,向往着年轻,向往着年迈,向往着虚拟,唯独不向往当下。
比较药物滥用对成年劳动力的摧残,只是单纯的快感的话,并不会影响人脱离美兰域的劳动。人们陷入为美兰域的欢愉拼命劳动,劳动的一切成果系数还给美兰公司的现象。即使还有竞争对手,美兰公司在本作的表现与其他成熟的赛博朋克社会里的寡头公司相比都不遑多让。这样一个公司从崛起到霸权,只花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从韩笙的视角看,就这不到五年的时间,世界已经变成了一片狼藉。作为一个审视者,韩笙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发自内心的排斥揭示了一个从思想到机体都被寡头死死控制的资本主义社会究竟如何将人物化为社会纯粹的工具,成为一个系统中毫无反抗能力的零件。这样的社会一切都能够按部就班地运作,除非引入额外的变量,比如外星生命的入侵,比如一个憎恶着人类,依存于技术的幽灵。在纯粹的资本理性下,源于人性的非理性正在试图改变牢固有力的系统,但改变的力度之微弱,整个资本理性支配的系统之牢固都触目惊心。
从读者的视角看,这更是一种毛骨悚然的警示。赛博朋克最令人恐惧的正是与现实近乎零距离的真实预见性。齐然写这本书时正值2022年,而2023年ChatGTP横空出世,其效果与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相比毫不逊色,待到本书于2024年出版时,看起来都略显落后了。科技正在日新月异,科幻作家必须保持对现实的充分洞见,在边缘摸索前进的方向,才能够敏锐捕捉现实的不足,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已经非常常见的题材——赛博朋克,究竟如何才能够写出特色,写出思考,齐然给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答卷。
本作主角韩笙是一个美裔华人,他对家人的情感与中国人类似,放在金湾的背景下显得非常特殊,所探求的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中国式问题。他是一个不知道如何与女儿相处但非常爱女儿的父亲,他所希望的只有女儿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这一件事。父亲的教育缺位与美兰的阴谋使佳佳本就脆弱的心灵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打击,进而成为一个父亲都“不认识”的“新人”。看似和谐但四处都在漏风的父女关系恰似当今世代一批年轻人与父母的关系。
由于现代化的进程过于迅速,人与人的认知代差被无限拉大,父母与子女的思想共振难度提高许多,父母难以理解孩子的困境,孩子也无法理解父母的所思所感,最后又是一个一个家庭的凋零。若孩子还会有孩子,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可能这种悲剧会再次上演。韩氏父女的关系虽然在赛博朋克世界观,但放在当下毫无违和。
本作另一个出彩的角度是问题解决者身份的特殊。在本作中,推动谜题的总是女性、少年、老人等常见作品里通常为弱势群体的角色。拥有巨大能量的娜塔莎、技术高超的黑客彼得、虽年迈但仍然无比坚强的艾丽丝,还有佳佳这个被割裂的少女,这些角色都展现了极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解决问题的从来不只是大男孩,所有人都能够在每个舞台做出自己的努力。
齐然的《佳佳》作为长篇处女作,展现了齐然惊人的潜力。在一个略显老套的叙事模式中,齐然尽己所能,利用一个科技之外的人的视角的审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典型的消费乌托邦世界,并在其中探讨科技伦理与人间冷暖,写出了新意,引人深省。
【作者简介】
木广隶,科幻爱好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在读,广东省写作学会青年专委会理事。
投稿邮箱:nebulasfreview@163.com
2025年10月号
主编:三丰
执行主编:汪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