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长清马山郊游,采挖野菜的人逐渐增多,有很多人采挖一种叫蒲公英野菜晒干后当茶饮。蒲公英既是一种野菜(草),又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在药材之乡扁鹊故里长清马山还有一个有关扁鹊用蒲公英治病救人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在药材之乡马山有一户人家姓蒲,蒲家是一个大户人家,生有一个闺女,蒲小姐名叫公英,聪明伶俐,长得如花似玉,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一家人幸福地生活,上门给小姐提亲者络绎不绝,浦小姐待在闺中要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可有一天,不幸从天而降到了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原来这个浦小姐得了一种难以启齿的疾病——乳痈。在封建的旧社会,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认为未婚女子得了这种病是败坏门风,蒲家老爷十分气愤,便把浦小姐赶出家门。一个未婚女子得了这种病,对浦小姐打击非常大。蒲公英小姐有口难辩,羞辱难忍,遂投宾谷河自杀。
这一天,神医扁鹊在马山下巡医采药,见到有一女子投河,便救了这名女子,这名女子见一老者救了自己,便号啕大哭要继续寻死,埋怨老者不该救她。扁鹊便慢慢开导她,开始这个女子不吱声只是哭啼。当知道救她的这个老者是神医扁鹊时,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便给扁鹊磕了三个头,感谢扁鹊救命之恩。视扁鹊为再生父母并拜扁鹊为义父,在扁鹊再三追问下,蒲公英小姐红着脸把自己患有乳痈的病情说了一遍。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他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基础的人。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他医术高明,治病方法灵活,妙手回春,被人们称作“神医”。扁鹊知道蒲公英小姐的不幸后,便到田野里挖来一种开着黄花的药草,让浦小姐内服外敷,没有几天时间浦小姐的病便治好了,浦小姐从此跟着扁鹊学医治病。
后来,浦小姐便把此黄花草能治乳痈传于乡里,乡亲们都知道用这种药能治疗疮痈肿者,会取的满意的疗效,乡亲们为了感谢浦小姐,便把这种药草称为蒲公英。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整株植物匍匐于地上,叶如荠菜,只是稍大,无挺立茎,花从植株中心冒出。
由于马山特殊的自然环境,生长在马山山麓的各种中药材疗效高。从古到今,马山产的中药材天下闻名,被誉为“仙草”。有民谚:“河底的珍珠,深山的宝;马山峪里出仙草”。蒲公英其性清凉,可以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取新鲜的蒲公英捣汁温服,如果是晒干的蒲公英则需要用水煎服,将蒲公英捣烂敷于乳痈患处,每天换药3~4次,坚持敷用乳痈可以有效的治愈。蒲公英还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等症。扁鹊用蒲公英治病救人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从此这味中药材大家都认识了。每到春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便到马山郊游,顺便采挖蒲公英带回家。(原创作品,请保护著作权,转发请注明出处。)作者:(李士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