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秋月圆夜,正是亲人团聚时。中秋节起源于上古,由天象崇拜、月神祭祀等敬月习俗逐渐形成。于今而言,可谓历时久矣。
中秋期间正是五谷丰稔、瓜果飘香、万家喜庆丰收之际。这时又赶上“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到中秋格外圆”的大好时光,这使得人们悠然生发更多借月圆之形和月圆之夜寄托美好、期盼团圆、怀亲念友之情思。
中秋节期间的活动丰富多彩,可供享用的美食也数不胜数。这里且不说期间活动,唯独月饼而言,广受民间欢迎,成为了中秋节阖家团圆中万万少不得的一道心灵抚慰美食。因为,中秋节的月饼,有寓意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象征意义以及蕴含着人文关爱文化的传承纽带情结,故而,深受人们的由衷青睐。同时,数千年来,民间以“月饼相赠”亲友,更是传情示爱的上佳礼品。总之,月饼在中秋节的身份地位以及文化传承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了。
饼之圆者,大多亦然,未因其“圆”而被人们倍加钟情,作为中华民族某一传统节日的寓情美食必选。唯独月饼之“圆”,深受人们推崇。其由何在?窃以为是因小月饼中,蕴含着中秋大文化也。中秋节吃月饼,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吃“饼”那么简单,已经成为了中秋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占据了中秋节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让月饼承担起了“食”外人情文化传承的特殊任务。尤其是在当下,让小月饼更好地传承中秋人文大文化,具有新时代赋予的现实社会意义。
中秋节亲人团聚,餐桌上少不了月饼。月饼之于中秋,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食用文化的范畴,是一种中秋人文情愫文化的存在与体现。人们中秋吃月饼,大多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其蕴含的寄托、祈愿、怀念、思亲、祝福和团圆之意。古人如斯,今人尤其如斯。因为,中秋节吃月饼,除了中秋文化的接续传承之外,更是由于今天人们生活活动空间增大,家庭成员居住分散。这就是说,很少有一个家庭成员中没有在外地工作的人员,能够一家人一起居住,常年厮守者越来越少。因此,对月把酒、邀月同乐、借月寄情、赏月怀人、望月思乡,似乎生活于当今中华大地上的人都会有之。那么,月饼,也正好充当了由圆月到人情之间最好的联想媒介,起到了其他中秋美食难以起到的中秋人情文化传承的特殊作用。月饼,由食品上升到一种文化,可见其有着人情赋予的寄寓性与必然性。
中秋节以月之浑圆以兆人之团圆,月饼因形似圆月并名曰“月饼”而取其吉祥寓意,成为中秋佳节美食之首选,并上升于人情文化层面,其幸也哉。希望从今以后,让小月饼能够在传承中秋人文大文化中尽显风流,发挥出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