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邀明月寄乡思》
中秋雨夜忆慈容,明月含悲避九重。
天泪人间同此夜,山河肃穆祭英风。
今天下雨了,不知道晚上月亮会不会亮相,每年的今日我都会邀上明月,寄去我心中的思念呢!那时每到暮色四合时,我总爱倚窗望月。那轮银盘悬在黛青色的天幕上,像一枚被时光磨旧的玉璧,冷冷地泛着光。古人说“千里共婵娟”,可这月光照过长安的柳,也淋过江南的舟,为何独独照不亮我心头那寸缺角?桌上放着一盏凉茶,热气早已散尽,如同那些未寄出的信笺,字句在喉咙中间辗转,终化作一声叹息。月光透过窗纱,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影子,恍若您离去时衣袂掠过的痕迹。我伸手去接,却只握住一捧空明——原来相思如月,看似盈满,实则虚悬。远处传来断续的笛声,吹的是《折杨柳》,曲调缠绵,却吹不散眉间霜色。若这月光真能捎去思念,我愿将每一寸清辉都捻成线,织成一张网,打捞那些沉在岁月深处的旧事。可惜月不语,只是静静地淌,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够不到天涯那头。茶凉了,月西斜。我忽然明白:有些离别,本就是月光与露水的相逢——短暂,却注定要彼此辉映。我想邀上明月,照亮我心头上的故乡,她是我永远的惦记,他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满足父母魂归故里的愿望,我是多么的向往,事出有因不能回去,但经常想起老屋的模样,好象蜘蛛网像被岁月拉的很长。父母的坟头上,野菊又开过一季,我只能在记忆里,抓住留下的想象,今天在这薄薄的晨雾里,仿佛看见有人影在晃。我数着日历上的数字,如同数着泥土里的年轮,那些用扁担挑过晨露的清晨,用灶火煨过星光的夜晚,都变成信笺上洇开的墨痕,邮差说地址模糊,可我永远记得那熟悉的乡音,当我嗅到炊烟的味道时,总错觉的象在故乡的家门,蒲公英的种子飘向北方,而我的目光始终向南,那里有口枯井,盛着所有未落地的乡愁,也许只有中秋的月亮明白,知道此时此刻,我对你的思念。
2025.10.5日中秋节鹤坪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