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人们会在中秋之夜祭拜月亮,以祈求丰收和幸福。到了唐朝,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而吃月饼的习俗也随之兴起。
广式月饼的外皮通常较薄,内馅丰富,比例大约为1:4。由于制作工艺讲究,广式月饼的口感非常细腻,不油不腻。经过烘烤后的广式月饼表面呈现出金黄色,光滑有光泽。
苏式月饼的外皮由多层薄面皮叠加而成,层次感强。由于采用了油酥工艺,苏式月饼的外皮非常酥松,入口即化。苏式月饼既有咸味馅料,也有甜味馅料,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京式月饼外皮通常较为坚硬,口感酥脆。京式月饼的馅料种类繁多,口味多样。京式月饼的形状大多为圆形或方形,表面常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传统的月饼制作工艺包括和面、制馅、包馅、压模和烘烤五个主要步骤。现代工艺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中秋节吃月饼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人们通过赠送和分享月饼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与思念。

月照相思·聚首难再
买福堂
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月宫中
嫦娥姐姐凝眸细瞅
那神情
专注又执着
温柔又善良
吴刚伐桂震宫廷
玉兔捣药响叮当
皆视若罔闻
难以阻挡对后羿的思念
看着心爱的后羿
站在供桌前
瓜果月饼映月色
手持黄香寄相思
两两相望泪成行
唯恨蓬蒙心术歪
拆散鸳鸯对天鸣
聚首难再
2025年10月6日上午
作者简介:
买福堂(笔名:云韬),甘肃省武威市作协会员、古浪县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蓝V诗人、《中国作家网》会员,《祁连文学杂志平台》特约作家,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大专文化。热爱生活与文学创作,擅长从日常景物中捕捉诗意,以细腻笔触勾勒情感细节。作品童话故事《黑猫警长新传》发表于《甘肃农民报》,《家教语言四忌》《形形色色的赌博者》等发表于《武威日报》,《母亲的烧山药》收录于《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获奖作品集),摄影作品曾获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另有多篇作品发表于《大靖明月》《世界经典文学荟萃》等公众平台,愿以文字记录自然之美与人间烟火里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