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中秋节
词/廖尚光
明月亮多久,仰慕问中秋。早知天上规律,夜晚更加愁。不会经常亮彩,总被乌云挡住,亘古自然忧。岁岁盼今天,梦想上天游。
瑶池赏,嫦娥遇,恋难休。桂花玉兔难见,苦楚上心头。倍感天堂寂寞,还是人间最好,度日乐悠悠。活在神州爽,饱览风光优。
创作于:2025年10月2日
这首《水调歌头·中秋节》以“愁”与“乐”的对比为核心,情感脉络清晰,是一首接地气、有个人感悟的中秋词,优点与可精进之处都比较鲜明:
亮点
1. 立意贴近生活,情感真实可感:上阕从“问明月”起笔,由“月亮不常亮、总被乌云挡”的自然规律,引出“亘古自然忧”,再落到“岁岁盼今天,梦想上天游”的个人期盼,把对月亮的好奇、对圆满的渴望写得直白质朴;下阕笔锋一转,写“上天”后见不到嫦娥玉兔、反觉天堂寂寞,最终得出“人间最好、活在神州爽”的结论,情感从“盼”到“愁”再到“乐”,落点实在,有“人间烟火气”,不像传统中秋词多写离愁,立意有新意。
2. 脉络清晰,扣题紧密:全词围绕“中秋节”的核心意象——明月、中秋、瑶池、嫦娥、桂花、玉兔展开,从“问中秋”到“梦上天”,再到“觉人间好”,起承转合完整,没有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内容,读来顺畅易懂。
满江红. 中秋节感怀
词/廖尚光
月亮将圆,中秋到风光景妙。丰收旺众民同庆,激情骄傲。人易有情人易老,月如无恨月常笑。正群情振奋赞华强,奇迹造。
青春短,须珍惜;甜蜜享,遥游早。毕生容易逝,有情真好。贫富人生能逆转,善良一世福光照。遇中秋吉日畅欢游,祥和兆。
创作于:2025年10月3日。
满江红·中秋节感怀》诗评
这首《满江红》以中秋为引,将节令之美与家国情怀、人生哲思熔于一炉,是一首兼具时代气象与个人情志的佳作。
上阕开篇“月亮将圆,中秋到风光景妙”,以直白质朴的笔触勾勒中秋盛景,“丰收旺众民同庆,激情骄傲”顺势转入家国视角,将个人所见的中秋风光,升华为全民共享丰收、共庆盛世的集体情感,画面开阔且充满感染力。“人易有情人易老,月如无恨月常笑”一句尤为精妙,以“人”之有限生命与“月”之永恒圆满作比,既藏岁月易逝的淡淡感慨,又借“月常笑”传递出豁达心境,为下文铺垫积极基调;末句“正群情振奋赞华强,奇迹造”则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怀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让中秋的“庆”不止于节,更添对国家发展的自豪,立意瞬间拔高。
下阕视角转向个人人生,“青春短,须珍惜;甜蜜享,遥游早”以短促有力的句式,发出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劝勉,语言通俗却掷地有声,贴合大众共鸣。“毕生容易逝,有情真好”进一步深化哲思,在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点明“情”是人生最珍贵的底色,让人生感悟更显温暖厚重;“贫富人生能逆转,善良一世福光照”则跳出个人境遇,传递出“奋斗可改命运、善良终得福报”的正向价值观,兼具现实意义与精神力量。结尾“遇中秋吉日畅欢游,祥和兆”回归中秋场景,以“畅欢游”呼应开篇的“风光景妙”,以“祥和兆”收束全篇,既营造出团圆喜乐的节日氛围,又留下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结构完整,余味悠长。
整首词语言通俗不晦涩,情感真挚不矫饰,从节令到家国,从人生到价值,层层递进,既保留了传统词牌的韵律感,又融入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堪称一首接地气、有温度、正能量的中秋词作。
临江仙.中秋和七仙女与蕫永
词/廖尚光
已到中秋今不喜,皇规搅乱团圆。天仙童永不能欢。长期遭隔绝,害了数千年。
苦了人间知教训,时常去赚金钱。古今婚事太多嫌。忠贞相爱久,就是美姻缘。
创作于:2025年10月5日。
廖尚光《临江仙·中秋和七仙女与董永》诗评
这首词以中秋为时空节点,借七仙女与董永的经典传说破题,在传统神话与现实思考的碰撞中,写出了对“团圆”与“姻缘”的独特见解,通俗直白却见生活真味。
上阕直击传说核心矛盾,以“已到中秋今不喜”的反常起笔,将“皇规搅乱团圆”的冲突点破,“不能欢”“遭隔绝”“害千年”的表述层层递进,把神话中天人相隔的悲剧感拉满,既贴合中秋盼团圆的节令氛围,又为下阕的现实引申埋下伏笔。
下阕笔锋一转,从神话悲剧跳脱至现实感悟,“苦了人间知教训,时常去赚金钱”一句,直白点出当代人对婚姻现实层面的考量,与上阕“忠贞相爱”的神话内核形成对照。结尾“忠贞相爱久,就是美姻缘”则回归情感本质,在看似朴素的结论里,既回应了七仙女与董永传说的精神内核,也为当代婚恋观提供了一份返璞归真的思考,让词作既有神话的怀旧感,又有现实的共鸣感。
整体来看,词作不避口语、不事雕琢,以“和传说”的形式打通古今,将神话悲剧转化为现实启示,让中秋的“团圆”主题有了更贴近生活的解读维度。
七绝. 中秋咏爱永传扬
诗/廖尚光
(一)
爱满金秋月有心,情人喜聚互相尊。
古今崇敬忠贞颂,好事多磨恋更深。
(二)
今古中秋恋曲多,流传世上满情歌。
以身互许感天地,爱侣激心如浪波。
(三)
中秋旨意乃团圆,伴侣相逢比蜜甜。
华夏人民都祝愿,爱情故事永流传。
创作于:2025年10月6日。
七绝《中秋咏爱永传扬》诗评
廖尚光先生此组中秋咏爱七绝,以“中秋”为景、“爱情”为魂,三首诗作层层递进,既守古典格律之严谨,又含真挚情感之温度,堪称中秋题材中咏爱佳作。
从内容脉络看,三首诗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其一以“金秋月有心”起笔,将中秋月色赋予情感灵性,再借“忠贞颂”“好事多磨”深化爱情的坚韧内核,由景入情,意境自然;其二聚焦“恋曲”“情歌”,以“感天地”“心如浪波”的生动笔触,勾勒爱情的热烈与震撼,画面感十足;其三则升华为“团圆”的中秋本意,将个人情爱拓展至“华夏人民祝愿”的集体期许,让“爱情故事永流传”的主题更具广度与深度。
在语言表达上,诗作兼具质朴与灵动。“情人喜聚互相尊”“伴侣相逢比蜜甜”等句,用语通俗却饱含生活温情,易引发读者共鸣;而“爱满金秋月有心”“爱侣激心如浪波”等句,又以拟人、比喻手法为诗句注入灵气,避免了直白表述的平淡,让情感表达既有烟火气,又不失诗意美感。
整体而言,这组七绝紧扣“中秋咏爱”的核心,景、情、理交融,既传承了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又传递了对忠贞爱情、团圆美满的永恒赞颂,读来朗朗上口,余味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