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感怀
中秋是刻在血脉里的千年乡愁,是月光串联的永恒团圆密码。当清辉漫过青瓦小院,童年掌心那枚圆润的月饼便浮上心头——豆沙的甜糯裹着柴火香,像把整个丰收的秋天都包进了面皮。暮色四合时,阖家举杯的笑语漫过窗棂,纵隔山海万里,此刻烟火可亲。
李白举头低眉的孤影,东坡婵娟千里的豁达,张九龄天涯共此的守望——同一轮明月浸透文人的墨香。那些吟诵了千年的诗句,今夜依然在屋檐下流转,让今人与古人在清辉中隔空对酌。
祖母木模压制的月饼纹路里藏着“杀鞑子”的典故,父亲讲述的嫦娥传说飘着桂花香。这些代代相传的仪式,是刻在基因里的文化胎记。当孩童学着供上柚子插香,月光便成了连接古今的脐带。
五仁馅里碎花生是北方的旷达,鲜肉月饼汁水浸润江南的温润。每种滋味都是故乡的坐标,咬一口便跌回旧时庭院,听见蟋蟀在石缝里振翅。
视频通话窗口映着异国的晚霞与故乡的月亮,外卖送达的月饼带着母亲手写便签。当屏幕亮起亲人的笑脸,便是数字时代的“千里共婵娟”。
今夜推窗时,请静听月光流淌的声音。那拂过唐宋雕栏的清辉,此刻正停驻在你肩头——它见过离人的泪,收容过游子的梦,却永远如初明亮。当桂香漫过窗台,请相信所有思念终将抵达,因为月光从不辜负守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