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桦源/文
在中国基层官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干部--他在副局长位置上一干就是数十年,经历过机构改革,体验过平级调岗,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却始终与“正职”无缘。他就是湖南省涟源市农业农村局的张旭朝,一个被当地百姓亲切呼唤、被同事交口称赞、却被坊间戏称为“傻子”的副局长。
张旭朝的仕途轨迹,映射出中国基层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复杂生态,也折射出一种超越职位高低的为官境界--职位可以永远是“副”的,但为民服务的心却始终是“正”的。
从工商到农业:看似“米箩跳糠箩”的平调
张旭朝在原来的工商局(现在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担任副局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监管经验。按照政策要求“换岗”时,他被平调至该市农业农村局继续任副局长。从热门部门到相对艰苦的农业战线,这在当地人眼中无异于“从米箩里调到糠箩里”。
然而,张旭朝的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一点怨气也没有,到任后立即投入新的工作领域。局党组分工他负责农田建设、政策改革、农村合作经济等实实在在关乎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他二话不说,扛起了重担。
这种看似“吃亏”的平调和工作状态,恰恰彰显了张旭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和大局观。在他的价值天平上,岗位的重要性不在于权力大小,而在于能为百姓需要的实事做多少。
田间地头的“傻”局长:用脚步丈量民情
到农业农村局后,张旭朝的工作量不减反增。分管农田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管理股、农村合作经济指导、政策与改革及市农田建设事务中心,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他乐呵呵地奔走在田间地头的身影。
“不顾烈日当头,还是酷暑难耐,埋着头、从这个田垅里,走进那个地头上……”这样的工作状态,成为了张旭朝的日常。2023年,他牵头组织保障“两节”、“两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统筹协调全市种植、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的执法检查和抽检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追求“进步”的官场逻辑中,这种不计得失、埋头苦干的行为,被一些人视为“傻”。但在百姓心中,这种“傻”恰恰是最珍贵的品质--它代表着一名干部对职责的坚守、对人民的责任。
“我也想当正职”:理想与现实间的坦然
面对坊间为其鸣不平的声音,张旭朝曾坦然说道:“我也想当个‘正职’啊,但组织上要我继续干副职,难道我就不做事了吗?!”
这句话道出了无数基层干部的心声,也展现了张旭朝难能可贵的品格。他没有因职位未获提升而消极怠工,反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他如此说:“若闹情绪“躺平”的话,连我自己良心上都过不去,并且还要继续好好干,才能对得党组织对我几十年的培养和信任……”
这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坦然,这种对组织安排的绝对服从,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张旭朝能够在副职岗位上始终保持工作热情的内在动力。
民心所向:那一声声朴素的呼唤
2025年9月中旬,张旭朝到该市安平镇水口山村检查工作,当地农民大声亲切地叫唤着:“那不是张局长吗,进屋来坐坐喝杯茶咯……”这一声声朴素的呼唤,胜过任何奖状和锦旗,它是干部在群众心中地位的试金石。
张旭朝几十年“官场生涯”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半点“官”腔调,甚至为农民朋友们在不违犯原则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困难。这样的干部,自然而然会被人民群众在心里高高举起。
群众工作是共产党的生命线!张旭朝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根本工作路线。他用实践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来自于职位高低,而来自于为民办事的态度是否坦诚和真切。
坚守的智慧:副职岗位上的大作为
张旭朝的故事引发我们深思:如何评价一个干部的成败?是看其职位高低,还是看其为民造福的多少?
在中国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下,正职职位有限,绝大多数干部终其职业生涯,可能都停留在副职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有所作为,更不能否定他们的价值和贡献。
上月中旬,张旭朝在接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领导来涟督办一些重要工作时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既有礼又有节,既不亢又不卑地讲道理、摆事实”,最终使上级领导“明白了客观事实、弄清了事件真相”,并要求该市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好。这种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坚持、在专业领域内有理有据的表现,正是一名优秀干部应有的素质和气质。
超越职位的人生价值
张旭朝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可以超越职位的局限。在追求个人进步的同时,不忘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在面对现实困境时,不放弃对工作的热情;在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这种“傻”,其实是一种大智慧--它知道什么才是为官的根本,什么才是人生的真谛。这种“傻”,也是一种勇气--它敢于不计较个人得失,专注于事业本身。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张旭朝这样的“傻”干部,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不计职位高低,只求为民奉献。他们的付出或许不总是与职位晋升成正比,但一定会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开花结果,在亿万农民心中嵌下丰碑。
张旭朝,这位当了数十年的“副官”,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智勇双全”--智在明辨为官之本,勇在坚守为民之道。这样的干部,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既需要运筹帷幄的“帅才”,更需要像张旭朝这样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将才”。他们的价值,不会因职位前面的一个“副”字而减损分毫,反而因岁月的沉淀而愈发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