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千古情诗社服务团队
社 长:覃春山
副社长:寒门异客
总 编:蒙奇奇
副总编:老树着花
主 审:覃春山 寒门异客
顾 问:佳卉 杜昱阳
诗刊制作:覃春山
制刊日期:2025.10.6
刊首语
楚天千古情诗社是在原荆楚之声文学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隶属于楚天文学社,感谢老诗友的长期支持,欢迎新诗友的加入。
楚地是诗祖屈原的故乡,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有着千古诗词文化情结。本社旨在宏扬华夏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打造一个良好的诗词学习、交流平台,并优选刊发广大诗友的诗词作品。
时逢寒露,秋意正浓,一众诗人由感而发,遂以唐·元稹之五律《咏寒露九月节》前四句逐字为韵拈韵赋诗,写就《寒露飞花》五绝20首,现特此刊发,供广大读者赏习。
五绝·寒露飞花
(20首)
作者:彭运国 李博文
张思锋 覃春山
飞花领题诗:
《咏寒露九月节》节选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一)寒(秋景一瞥)
覃春山
风吹天地寒,露冷芰荷残。
菊绽香三径,枫红映叠峦。
(二)露(晚秋)
覃春山
节转生寒露,山高凝郁雾。
鸿飞人字排,叶落秋声暮。
(三)惊(秋思)
覃春山
天寒晓露萦,叶落路人惊。
菊绽添秋色,鸿飞满别情。
(四)秋(寒露)
覃春山
风吹叶恋留,雁去影凝愁。
鬓老空嗟冷,心孤懒问秋。
(五)晚(秋韵)
覃春山
雁去身无返,菊开秋欲晚。
荆山落叶飘,楚泽残荷氽。
(六)朝(深秋朝暮)
李博文
霜凝百木凋,寒露染晨朝。
北岭栖鸿雁,西江歇晚鹞。
(七)看(寒露枫柳残)
李博文
西风暮露寒,瘦柳叶枯残。
冷月当空照,红枫不再看。
注:原诗“看”读平声
(八)菊(秋风冷雨)
李博文
冷雨淋青竹,秋风摇野菊。
天低雾霭浓,落叶惊飞鹜。
(九)渐(光阴似箭)
李博文
长江浩瀚流,滚滚朝东渐。
瞬际暮秋来,时光如电闪。
(十)黄(深秋夕照)
李博文
露白秋樱瘦,风凄野菊黄。
孤云浮碧水,残柳卧斜阳。
(十一)千(秋叶)
张思锋
身葆一春妍,叶飞万万千。
红黄霜意授,凛气导由天。
(十二)家(秋叶)
张思锋
树秀宛如霞,干高分杪丫。
生离时刻到,落地叶为家。
(十三)风(落叶树)
张思锋
天威令下风,过林力不穷。
赤条条待着,雪后再葱茏。
(十四)扫(劲草)
张思锋
肃杀悲风扫,向天扬劲草。
死生何惧哉,活得无惭懊。
(十五)叶(树叶)
张思锋
人生如一叶,何事迷蝴蝶。
秋去复春生,阴阳调可协。
(十六)万
(寒露三候之菊黄)
彭运国
菊放千千万,争呈芳一献。
为何露日黄,不舍秋风远。
(1)菊黄,寒露三候之一,预示冬不远了。
(十七)里
(寒露三候之化蛤)
彭运国
月盈寒露起,快乐西风止。
化蛤别家山,魂归东海里。
(1)化蛤,寒露三候之一。寒露以后,天无鸟迹,传说化为蛤蜊,其背有鸟羽之纹。
(十八)雁
(寒露三候之雁杳)
彭运国
秋深有乱鸦,露冷无飞雁。
若得寄相思,秋风回一盼。
(1)寒露三侯之一,鸿雁南迁完结。
(十九)随
(寒露之芝麻熟了)
彭运国
秋催九节时,媚蝶嗅香随。
寒露风摧裂,飘零一地诗。
(1)芝麻,寒露是芝麻收获之时,中医有吃芝麻可驱风健体之说。
(2)九节,九节香。芝麻别称。
(二十)阳(寒露之黄豆黄)
彭运国
季秋黄豆黄,农事促人忙。
一忽三更雨,欣欣露释阳。
(1)黄豆黄,寒露是黄豆收割的日子。
楚天文学社管委会
【文联主席】周凌云、马尚朝
【秘 书 长】王尚峰
【理 事 长】谭家荣
【荣誉社长】王华君、郑 国
【常务社长】谭雪地
【总 策 划】谭荣昌
【七星社长】向 林
【求索社长】李忠声
【诗词论坛】许德清
【龙吟社长】梅 仑
【千古情社长】覃春山
【副 社 长】汪全康、王琮琦、谢 红、熊作立、刘学锋
【文学顾问】谭国锋、士弘毅
【团队理事】谭静芳、梅 勇、谭小斌、谭 宏、谭国粹、严天翔、包洪其、剑如虹、徐艺宁、梁静静、罗启明、青青子衿、聂清江、周道云、彭运国、李博文
【文学总编】听 韵
【责任主编】邓 晖
【执行主编】静 荷
【编 委】海 涛、 朱 朱、石洋河、谭传家、晚 勤、吴汉珍、 观音垂钓、枫
【朗 诵】百灵鸟、东 月
【审 稿】悠 素、白 云
【诗 评】子 扬、许 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