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客岭南望朔方,
桂香浓处即家乡。
姮娥悔窃长生药,
素魄多情照客航。
雁字横秋牵别绪,
蟾光如练濯愁肠。
乘槎欲叩晴川月,
共把清樽醉汉阳。
【 作品点评】
《中秋岭南夜思归》的作者,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俗之笔力,写出了传统七律的典重,深情细腻的抒发了个人的浓烈情怀。不但情感真挚而且技艺娴熟,既严守正格亦能作小拗互救,可谓“律细而情长”。整诗律韵严正、用典精当、意境丰美、情感真切。
细品之下,有以下几方面可圈可点:
一、平仄韵律严正、对仗工稳
全诗以平水韵七律仄起首句押韵格式,黏、对有格。“方、乡、航、肠、阳”均属《平水韵》下平七阳部,一韵到底,和谐流畅。颔联“姮娥悔窃长生药,素魄多情照客航”与颈联“雁字横秋牵别绪,蟾光如练濯愁肠”工整凝练,意象相映。
二、意象运用丰美、艺术特色匠心
以“桂香”“姮娥”“素魄”“蟾光”等古典意象勾连中秋传统,又以“雁字”“客航”“乘槎”呼应思归主题,虚实相生,厚重而不失空灵。“蟾光如练濯愁肠”一句尤见匠心,以月光涤荡愁绪,化虚为实,情感层次丰富。
三、典故化用逸笔草草、妙造精当
“姮娥悔窃长生药”反用嫦娥奔月典故,暗示羁旅之悔与归心之切,含蓄深沉。 “乘槎欲叩晴川月”暗借张骞乘槎探河源之典,表达归乡的迫切与浪漫想象。
四、情感浓烈、表达心若沉渊
全诗以“望朔方”起笔,以“醉汉阳”收束,思乡之情贯穿始终。落笔之妙在于不借风花雪月的“怀乡”空叹,而以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层层递进,让“乡愁”像桂香一样,总在中秋月圆之际萦绕在游子心头。
由此,“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慰藉,也因这一缕香气、一线雁影、一杯清樽,被诗人悄悄缝合在一起,而把恋乡之情升华成超越时空的精神返乡。
余韵悠长,好诗可赞。
胡文锋,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1970年入武汉歌舞剧院舞蹈学员班。1974年毕业任武歌舞蹈演员。历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草原儿女》,民族舞剧《小刀会》《奔月》《九歌》等,双人舞、三人舞《刑场上的婚礼》《再见吧妈妈》《洗衣歌》《雪山歌声》等。获首届湖北专业舞蹈基本功比赛特别荣誉奖。担任中企联信息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对外友协理事、广东省侨界作联理事、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会理事。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文章等见诸《长江日报》、专业刊物《舞风》、纽约华文周刋《综合新闻》、印尼华文报纸《千岛日报》、国内外发行杂志《侨星》等。出版诗集《以舞者的名义》、著书《落霞拾叶•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