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钟立德,男,四川仁寿人,1949年2月生。少时喜爱文学,稍长,尤喜中国传统文化,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中学教师,曾任中学校长二十余年。现为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东坡诗社、仁寿作协会员、仁寿诗词学会等会员。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一)二首
钟立德
1,打车至青云轩途中所感
车行天路入云霄,
翻越方知峰岭遥。
捷径从来难到顶,
攀高险处应实操。
2,客青云轩雅筑
青云胜景好幽探,
上里风情诱老闲。
曾饮朝霞终散去,
如今皓首对苍天。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二首
钟立德
1,晨游驻地深沟
蜿蜒沟道绕幽香,
隐树流莺唱郁苍。
涧水随风驱日暑,
径花缀野点红黄。
2,避暑初惬意
长夏狂炎热气高,
寻幽避暑远尘嚣。
花厅静坐看山客,
简榻闲眠闻鸟谣。
溪水微波惊草动,
林荫浓影蔽阳消。
心清自有天然趣,
何况殷勤凉晚朝。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首(三)
钟立德
1,山居闻松鼠叫声
夜壑无风忽有声,
竹间碎玉两三鸣。
谁知山怪遣新使,
叶露踏翻窥槛棂。
注:初闻其奇特声音,甚怪之。次日询主,方知为松鼠叫声。
2,再见写生少童
布间何故绽荷花?
彩笔写生童艺佳。
濯水清姿凝素魄,
无香亦自拒尘瑕。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四)
戏剧乐
1,给旅友唱京剧
样板当年潮起狂,
方知京剧有皮黄。
歪腔可咏诸多段,
唱与来君评短长。
注:样板,即特殊年代风靡一时的京剧革命样戏。
2,唱川剧
装腔拿调唱空城,
拂手拈须仿孔明。
得意之时形若忘,
众人齐掌送欢声。
注:空城即川剧空城计。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五)
1,听 蝉
夜静深山万籁收,
一蝉声里卧床幽。
嘶鸣唤起松梢月,
唱落星辰伴枕头。
2,探山观松鼠
岩林跃影上青松,
栗尾轻摇掠险丛。
莫笑灵禽栖处陋,
深山自在胜樊笼。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六)
1,上里观荷
水墨烟笼人醉痴,
田田翠盖曳风姿。
观荷碧池心悠静,
上里清晖频入诗。
2,上里再遇写生少年
佛塔移来此处佳,
通神妙笔写生娃。
伟姿画上凝禅意,
香蜡虽无绝世瑕。
3,八一颂
耀眼金星照大怀,
凌云锐志贯丹台。
军旗浩荡铭勋绩,
战马嘶鸣震九垓。
快递东风雄铁甲,
精睛北斗洞尘埃。
妖魔胆敢寻端起,
烈武龙师灭兕豺。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七)
1,外游值小雨归青云轩
花伞撑开步未轻,
如丝细雨笼青云。
时光未许人空老,
行拙夫妻此意萦。
2,上里文峰塔
浮屠静对一江横,
烟雨苍茫望里生。
千载犹存文笔在,
天风时送读书声。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八)
1,拉二胡自娱(一)
尼山难舍泪长亭,
此夜化蝶谁共听。
多少古今情孽怨,
一琴梁祝入心经。
2,拉二胡自娱(二)
素指轻揉学凤鸣,
清舒温婉绕梁声。
恍如寂夜生幽籁,
碧水良宵共此情。
3,立秋
春萌万物夏庚长,
节序轮迴秋送凉。
惬意金风驱溽暑,
适怀玉露化炎光。
千峰含黛浮生悟,
一叶飘枝俗务忙。
莫叹韶华容易逝,
且将新酒醉诗行。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九)
钟立德
1, 蝉 思
曾错巫山一段云,
细腰宫里未适君。
梦里声声呼不至,
化居高树吐悲声。
2,金 瓜
路边顺道架新棚,
藤蔓横牵绿正浓。
一队金瓜悬吊吊,
恰如迎客小灯笼。
3,烤包谷女
街旁摊卖烧包谷,
倩笑嫣然真俏姑。
且听言来非火烤,
掰回杆上便斯如。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十)
1,与妻闲聊其娘家宝马镇随吟
此间无宝也无马,
但有田畴菜地横。
水起清波芳草绿,
骆家堰口听溪鸣。
2,吹口琴悦友
推移吐纳颤音飞,
雅韵悠悠入翠微。
一曲炫歌情谊暖,
吹琴悦友醉心扉。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十一)
钟立德
1,青云轩与歌者伴奏
避暑青云兴未穷,
轻拉慢唱晚霞中。
歌声似引山间月,
照我琴心与友同。
2,青云轩同友歌唱
素构回廊起凤声,
陇西水澈自怡情。
和歌花溅清溪绕,
顿觉心澄似月明。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shou(十二)
钟立德
1,再赏水墨上里荷花
风掀池叶泛云波,
摇曳生姿独此荷。
玉质冰清敦雅颂,
月移仙影赋情歌。
2,溪山行
晨光霞染涧峡行,
转瞬红阳入黛云。
料是东君嫌我陋
不为羸体镀身。
3,又值大雨
秋虎余威锁四郊,
忽惊云墨迫林梢。
倾盆雨泻天丝密,
漫野流成地壑滔。
闪电狂雷穿雾幕,
残枝败叶滚洪蛟。
但祈山体无坡坠,
更愿古街船勿摇。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十三)
钟立德
一, 旅友赞吾之语打油二首
1,
这个老头神呵呵,
误将个矮小看多。
不独吹拉弹都会,
居然放嗓可讴歌。
2,
旅友嘲俺没由来,
不是棋才与头牌。
三翻将死都不懂,
枉走世间诚可哀。
二,寄青云轩新结识诸友
寄宿青云笑语稠,
相逢与乐话春秋。
此时共赏陇西水,
明月山风君且留。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十四)
1,题上里古戏台
打神告庙曾出彩,
凭雪辨踪堪叫奇。
画栋雕梁台可在,
梨园盛事已衰稀。
2,题韩家大院
神驰洛水吴山处,
家在清风雅雨间。
卫守武魁威誉久,
七星拱月证高廉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十五)
1,题上
里双节孝牌坊
双璧姑媳大义彤,
龙章叠沛玉操宏。
承先启后孝慈久,
旌表贤德迓九重。
2,鹧鸪天·再观荷
最谓年时花事隆,
仙姿窈窕醉熏风。
鲤摇盖叶水天碧,
香润泽芝玉颜红。
人携侣,鹭翔空。
千秋上里此相逢。
今生爱咏濂溪句,
愿裹君心入莲蓬。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十六)
1,青云轩再听雨
山林小雨似弦音,
疑是瑶台弹玉琴。
莫道青云为过客,
愿心常属此轩人。
2,上里惊遇老校友,叙旧钩起老仁高旧忆
对月曾将玉盏推,
相思树断竟来摧。
木楼一日瑶阶念,
瓦舍三更呓语飞。
健体操场缭晓雾,
下山盘道入心规。
欲观土主因窗远,
每点昏灯寄意灰。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十七)
1,夜卧思
蝉鸣夜起声声慢,
月动花移步步娇。
莫念家山今已远,
此心安处是居巢。
2,自嘲打油诗
闲与旅友周老弟(眉山太和人)闲聊。此君乐观健谈,喜烟酒。吾曾与之甚同,然思余因疾烟酒俱绝,乃自嘲之。
本是下房士,
岂做前堂客。
读得书半卷,
坐井说天窄。
羞涩囊中日,
又怨命运错。
曾举忘忧物,
邀友到宾座。
时常无眠寝,
梦寡谁掺和。
曾诩身康健,
熬成病关索。
有妻虽不靓,
同搅食一锅。
阅人虽无数,
知音能几个。
再无岁长酒,
一睡解南柯。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十八)
钟立德
1,隨友游山
胸藏丘壑风云淡,
心有桃源乐事多。
即顺秋来观桂去,
陇西诱我一川歌。
2,白马河步道溜狗女
红衣踏露沐晨光,
树岸轻风倒影双。
爱犬欢腾嬉闹处,
涟漪叠起韵悠长。
3,处暑
溽暑初收蟹正肥,
凉风暗度敞罗帏。
蝉声渐隐蕉窗下,
犹见山竹拂晚晖。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十九)
1,上里陇西河
碧水悠悠罩庆云,
天台可溯有源根。
二仙桥畔炊烟起,
石巷津头掩画门。
2,上里白马河
黛瓦青墙白马依,
石桥横卧古风遗。
潺湲碧水穿城过,
随带黄茅汇陇西。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十)
1,水墨上里
烟雨迷朦水墨浓,
飞檐彩饰夺天工。
罗绳锁钥临邛道,
倩秀川西入画中。
2,上里古镇小题
陇西白马龙,
山镇富泽拥。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丝绸肥五甲,
茶马旺千农。
稼穑膏腴地,
民安赖谷丰。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二首
(二十一)
钟立德
一,古水磨房
民谣家有团团转,
必定胜如做县官。
水磨连同水碾动,
陇西河水有神功。
古遗今作标志物,
摄影游观入画图。
置此陈旧无语言,
留与后孙思前贤。
二,上里再题
长流曲水浮明镜,
还是清波诱钓翁。
深夏天台捎夜雨,
晚秋寒露染霜枫。
春花石径香苔绿,
冬雪红炉暖玉宫。
国护斯民康裕乐,
锦图总是入民风。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十一)
钟立德
七夕新感
遥迢星汉又逢秋,
凉露金风惹旧由。
蕙女璇玑图绘苦,
玉麟梅朵画描忧。
悲欢散聚天边月,
顺逆兴衰水上球
切莫心嫌桥路短,
人间多少怨离愁。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十二)
1,山 游
云羹饮罢复何呼,
邀友寻幽入画图。
沉醉不知身是客,
心潮平处众山孤。
2,上里古镇见时装美女
白雪红装俏脸圆,
夏深一霎见春天。
谁能向此申专利,
复问伊人可授权。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十三)
钟立德
避暑间,受表妹盛邀至其泸定家,得以再度短游其城。草诗数首,今分期发送。
再过泸定桥感忆
二首
其一
崇山峡谷索桥悬,
天降神兵敌胆寒。
骇浪惊涛拍岸永,
观音阁证赤旗丹。
其二
两瞻大渡御桥寒,
睹物怀英神倍添。
铁索凉冰通茶马,
钢枪热血捣仇顽。
涛声依旧流何尽,
红色恒鲜锷未残。
曾效飞夺呼冲字,
如今股颤又心悬。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二十四)
钟立德
1,观九·三阅兵有感
龙师威凛动京秋,
列阵嘶风振五洲。
北斗凝眸窥旧鬼,
神鹰振翼警新仇。
军民雪耻挥兵锷,
星箭穿云封盗喉。
且看卢沟今夜月,
清辉应照戍边楼。
注:戍边楼,在吉林省,曾作为抗击日寇侵略者指挥所。
2,泸定崇岭高压输电铁塔
铁塔巍峨耸碧峰,
银弦飞架贯长虹。
蜿蜒一路传千里,
雨打雷轰使命同。
3,川藏高铁之泸定高架桥
泸定桥头仰碧空,
深沟险壑架长虹。
红身锚固稳如岳,
只待金梭穿岭丛。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十五)
钟立德
1,泸定川藏高铁高架桥狂想
横跨山巅万仞高,
夜灯应是影迢迢。
凌空星汉谁堪语,
可与牛郎对牧谣。
2,沿勇士路至泸定桥观山体沿壁“飞夺泸定桥红色群雕”
勇士途边勇士铭,
群雕矗立塑忠诚。
苍山伟像相同语,
铁索惊涛可共鸣。
抽象构思征显物,
文精寓意赋英灵。
红旗彪起当年事,
默睹无闻似有声。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二十六)
钟立德
1,出游夜宿表侄女天全县城(城厢镇)家中
小家河畔小城幽,
茶马遗风随碧流。
四面青山围丽景,
星灯洗却客身愁。
2,天全县城慈朗湿地公园
牛栏襟带景如诗,
栈道环湖游客痴。
芦荡鸳鸯抒爱意,
水杉菡萏展芳姿。
轻风拂面游总悦,
白鹭回沙翔未迟。
慈朗禅音僧影近,
恍将此境入天池。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四首
(二十七)
钟立德
一, 晚散步陇西
石涧溪声绕径移,
崖痕湿透雨初晞。
山风暗送添凉爽,
吹落残阳入岭西。
二,与旅友话晚年
一首洗白何堕沦,
桑榆未晚自精神。
闲操琴瑟寻真趣,
静钓诗鱼远小人。
常忆青衫追晓梦,
今携暮照伴妻身。
流光怎可催年老,
心似梅香不染尘。
三,上里白露二首
1,
古桥倒影醉斜晖,
檐露微白且润谁。
若问此间何耐看
一蓑烟雨洗诗碑。
2,
灰壁雕檐染露轻,
茶香弥巷煮秋声。
写生彩笔描山色。
尽揽云楼水墨呈。
注:此时尤多重庆各画院学生到此写生。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二十八)
钟立德
1,教师自慰
山野传薪似渡津。
临节欲贺觉词贫。
讲台岂吐三千语,
碧血为凝一串珍。
桃李成蹊情自远,
诗文养老韵尤温。
今番更喜灌园者,
春圃持瓯替我身。
2,游白马河沿岸
绿水戏灰鸭,
无舟起浪花。
垂纶闲叟趣,
似钓半溪霞。
3,河边茶廊品茗
陇西水岸筑长廊,
已置茶壶正溢香。
倚座婵娟霞映脸,
吾杯似捧美人裳。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四首
(二十九)
钟立德
教师节诗专题
1,感教师节原学生在群中下
“红包雨
三尺讲台言挚稠,
一支粉笔写春秋。
忽闻微信红包响,
原是酬师暖意流。
2,感昔日学生微信发教师节问贺语
教苑同舟耕日月,
共挥彩笔竞风流。
师如晨露生为蕙,
桃李无言蹊路酬。
3,妄念
教苑躬耕梦未央,
粉尘如鬓又何妨?
痴心重化滋苗雨,
常握残书对暮阳。
4,教师自感
荣华富贵转头空,
莫与土豪论钱功。
若问教师何物贵?
取来梅影一窗风。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四首
(三十)
钟立德
题赠藏头诗专辑
1,题赠原民师班同学张美统
张天大翼展豪雄,
美胜徐公儒雅风。
统领一区中教事。
帅翁老却更从容。
2,原仁寿民师班老同学陈建教师节辑发师生雅聚之旧照视频感题
陈年旧照惹情狂,
建谊群中心送香,
漂色染黄人已老,
亮出耀眼一弧光。
3,题贺仁寿作协范学清作家
范冶炉锤锻硬功,
学海扬帆便从容。
清清爽气文字里,
好领风骚气自宏。
4,题敬省诗会编辑许莉溟主任
许墨研香润玉笺,
莉芳缀韵幻华篇。
溟霞遍染千峰秀,
主骨长编众首贤。
任劳讴心平仄事,
好将清吟万古传。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二首
(三十一)
钟立德
观雅安中学
引 忆
(二首)
一,
遥想当年气傲强,
梓潼自诩渴知郎。
瓦房偶入怀春梦,
操坝常鸣健体枪。
会演台中邀舞嫚,
木楼灯下沐书香。
何结不打鸳鸯扣?
土主岚烟已渺茫。
注:因老仁高校在梓潼旧址旁,人们常以梓潼宫作为仁高校代称。
二,
忆曾灯影照寒窗,
造反疯飙学业荒。
口号声喧晨露热,
米浆墙抹语标狂。
离庠怅绪藏心底,
返舍空囊失墨香。
回看遗情随梦碎,
秋风已灭旧楼房。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三十二)
钟立德
一,上里现代军营
此在上里有多处,军事禁区,民不可近。且无显著部队标识,秘不可测矣。
哨塔虹桥今古存,
青山翠谷驻军营。
千年茶马商风语,
化诵当前蜀道兵。
二,题上里自然景观十八罗汉拜观音二首
1,
古桥仙迹我今逢,
丘岭十八环几重。
蓦地观音峰照影,
原来山月化禅踪。
2,
观音莲台映清波。
罗汉虔参佛相峨。
雨过禅桥云影霭,
且由溪水诵摩诃。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四首
(三十三)
钟立德
一,9.18闻警笛
秋雨霏霏苍岭茫,
警声沉缓传悲伤。
寒烟上里凝国恨,
风裹长笛九断肠。
二,题留仙廊(茶廊)
古舍竹篱绕岸旁,
琼楼玉宇对曲廊。
罗山秀色诱心近,
陇水清茗入目凉。
白马奔蹄嘶碧草,
二仙幻石寄衷肠。
令余有日凭栏处,
放胆于斯落笔狂。
三,茶廊口求签台
无人在此摆神摊,
扫码投钱抽命签。
若欲得知何解语,
求箱对号纸中观。
看来上上心欢喜,
下下还须去寺前。
虔诚再舍香蜡费,
确保千凶化吉安。
由此油然生感慨,
信奉迷信也高端。
注:此求签台六年前来此便有。
四,与旅友谈阴阳男女
一定阴阳乾与坤,
辅成负抱有原因。
摇风竹影柔襟抚,
啸谷松涛赤胆凌。
杲日当胸生虎气,
杳烟绕指诉琴音。
相携男女青云上,
捧卷诗书共月吟。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三十四)
钟立德
短游雅安得“三雅”诗三首
1,雅雨(顶针格)
安知苍岭峙青天,
天漏西川雨柔绵。
绵自女娲遗逢此,
此间黎庶雅且安。
2,雅鱼
宝剑佳肴缘女娲,
周公柔水养芳华。
凤龙贡品金身贵,
今却平民亦帝家。
3,雅女
皓月和阳钟雅韵,
幽山秀水育精华。
冰肌玉质情温婉。
只是临观不可狎。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四首
(三十五)
钟立德
一,红军石刻
曾驻红军抗日中,
宣传教育众商农。
抗倭反蒋铭标语,
壁塔碑坊尽染踪。
二,题道边牵牛花
兰月牛郎银汉来。
鹊桥会织盈泪哀。
皓天漫漫谁知己?
一岁心扉久不开。
三,再咏上里古桥
纵横街衢来觅踪,
四处飞虹映碧峰。
平水矶接涛漱石,
二仙拱立影盘龙。
观音巧架丝绸续,
高券立交茶马通。
长寿凌波征寿瑞,
盘安卧水寓安丰。
沟涧溪河均影在,
高低长短未形同。
时光千载如水逝,
巧手匠心遗韵浓。
四,秋分
昼夜均分暑彻凉,
斟来玉露满山香。
时逢秋半情正好,
笑看清杯染菊黄。
上里青云轩 避暑纪诗三首
(三十六)
钟立德
一,上里农家秋收
金风涤暑云天淡,
玉穗归仓庆酒滋。
得果皆因花谢去,
田园尽写满畴诗。
二,民宿小居品茗
新焙青茗漏淡光,
小窗初透木犀香。
金风古巷三分露,
一片禅心饮自凉。
三,楼栏观景
凭栏远眺清风伴,
一幕苍山入画廊。
同框佳娥添秀色,
涟漪美艳映溪光。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三十七)
钟立德
一, 题赠藏头诗二首
题记:上里古镇青云轩避暑,结识优居彭山凤鸣镇之周建飞、李群英夫妇,张建忠、李群仙夫妇为友。周张二君为人爽直,多友善。二李女士,乃为胞姐妹,皆性情开朗,为人亦温良和善。又因吾先母亦李姓,故对李姓之女性,素有别样情愫。且彭山女性,操其方言,音多尖脆如银铃,十分耐听。今制藏头诗三首以赠之。
一,题赠周建飞、李群英夫妇
建福上里凤鸣缘,
飞语长歌品乐甘。
群育李家同钥锁,
英归周府并蒂莲。
伉直后养男儿质,
俪偶天成女辈贤。
和悦白头诗送贺,
谐音挽步享余年。
--建飞群英 伉俪和谐
二,题赠张建忠、李群仙夫妇
建树非凡搏小商,
忠诚仁厚且慈良。
群红卓貌惊琼色,
仙苑娇娘亮粉妆。
姻幸三生情永久,
缘结一世爱绵长。
天公佑善开金眼,
造化儿孙百代昌。
--建忠群仙 姻缘天造
三, 赠别青云轩宿友张建忠、李群仙夫妇
快意人生不系舟,
青云结谊乃缘由。
明朝各自归家路,
留取陇西水半瓯。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三首
(三十八)三首
钟立德
一,题石
陇西河公路旁,山体滑下一石,行人行车多有不便,许久方被移。
顽石横颠道路拦,
由它绊垫岂难堪。
莫言脚下多芜杂,
选择凭人化后天。
二,又见溜狗美女
娇身曳影步生莲,
笑捻牵绳绾暮烟。
莫道秋光萧索甚,
古街风色为卿妍。
三,题赠彭山郭艳霞、徐启航夫妇
郭朗山清映艳霞,
徐风商海启航涯。
良缘地设终生好,
玉偶天成绝世佳。
伉俪同心移武泰,
鸳鸯并翅赛骊骅。
爱河共泳情长续,
福佑儿孙余庆家。
注:一、二句分嵌夫妻姓名。三~八句开头四字,连起来便是对其赞语。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
(三十九)四首
钟立德
一,主家小黑犬
乌绒一簇滚庭前,
翘尾摇头讨客欢。
忽见邻家猫窜过,
追风化道黑云烟。
二,客中爱美女
玉梳轻掠雪飞丝,
对镜施朱谁不知。
忽有女朋推门看,
此婆原来是金枝。
三,品老板自产自制新茶
新焙佳茗漏玉光,
小窗初透木犀香。
金风漫卷三分露,
一片禅心自饮凉。
四,再闻斑鸠
晨幕初开睡意消,
斑鸣啼破碧松涛。
咕咕沉缓寻声迹,
钩我情思向树飘。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四首
(四十)
钟立德
一,赵老娘(儿)
快乐彭山调语操,
嘴叼宽窄云雾缭。
装萌总把人逗笑,
把子口溜呼老妖。
注:住处有百分之六十的为彭山人,常入熟悉的彭山方言语境,似又钩忆起当年仁寿民师班之情形。把子,说话中带习惯性粗语之意,如呡鸡儿甜、卵相干等。
二,老板小孙女
眉眼伶乖笑靥圆。
天真灵稚惹人欢。
庭前小院追蝶趣,
萌态声声换客甜。
三,临别赠青云轩民宿杨老板夫妇
上里青云轩,
陇西河水边。
清幽安养地,
雅宿好舒坦。
临阁鸣溪水,
开窗览群山。
主家待客厚,
样样都周全。
寒暖常常问,
息息都相关。
大方又和气,
为客送时鲜。
广聚八方友,
相悦乐无边。
宾主共和谐,
亲如一家欢。
更期上层楼,
钱程耀中天。
���,惜别青云轩
行车又待驶文峰,
往复心思各不同。
一枕溪凉眠夜静,
半窗山翠怕人匆。
儿接耋老归家速,
我舍青云别意浓。
亲友如发重聚帖,
深情戴目马
年逢。
《上里青云轩避暑纪诗》凡四十集,现已推送完毕。尚若您曾一直关注,吾谨向您致以十二万分谢意!如其曾带给您一丝快乐,则余心不胜欣慰之至!
再见!来年或可期。
总编简介
李淑林,网名阳光,注册志愿者,仁义寿乡民星榜样.最美家庭,眉山市助人为乐最美家庭,名篇.金榜头条总编导师,文学艺术网、文学名人堂等十大平台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东坡诗词学会会员、理事,仁寿作协、诗词学会会员。年年被名篇评为文学领军人物和年度功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