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璀璨明亮的星光
——怀念我的老师王晓新
文/纪合生

最近网上出现了许多怀念、纪念王晓新老师的文章,我觉得我也应该写一篇文章,来怀念我的老师王晓新,以期许和牢记他对我的教诲。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也就是1972年吧,王晓新老师因写了一部小戏《炉火正红》被县剧团排演,在全县演出,这部戏剧同时参加咸阳地区戏剧汇演而获奖。因而王老师在周至已有名气,受人尊敬。我和同学赵群道因爱好文学写作,就慕名到县文化馆找王晓新老师请教,让王老师指道我们写作。我们和王老师一见如故,相识恨晚,和老师成了师生之交,王老师成了我的文学领路人。王晓新,三原县县城后街人,他兄弟叫王兔子,祖籍乾县。从这以后,我就经常上县到文化馆向往老师请教,也就是从那时起,成了王老师的学生。
我的第一篇作品,实际上是一首小诗,题目是《红色江山分外娇》是王老师给发表在1976年12月18日文化馆办的《演唱材料》上,同时发表的还有田涛、陈玉英、刘宝山、刘明轩、雷安长、邢耀清的诗。还有纪德新的小剧《看路》。这也是我的作品第一次有由钢笔字变成了铅字,为我以后在报刊上发表更多的作品奠定基础。
王老师是个很勤奋的作家,那几年他在《延河》、《陕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像《领夯的人》、《第一次汇报》、《诗圣阎大头》、《谁之咎》等,特别是1978年在《延河》上发表了中篇小说《领夯的人》(分两期刊完)引起轰动,顿时名声鹊起。“宝鸡师范学院”还专门为王老师的作品《领夯的人》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对《领夯的人》给于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1977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召开了“周至县文艺创作座谈会”,会期六天。我被分在了“小说创作组”,会上王殿斌老师领读了老作家柳青在《延河》编辑部召开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生活是创作的基础》,柳青讲“我还是老话:三个学校、一个单元。什么是三个学校?三学校就是: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什么是一个单元?就是六十年为一个单元,意思是:文学事业,是一种终生的事业,要勤勤恳恳搞一辈子,不能见异思迁。”王晓新老师领学了老作家王汶石在《延河》编辑部小说座谈会上的发言《漫谈构思》,他讲到:“在我们的前方,文学的道路,文学的天地还很辽阔。”还说:“要深入生活实际,接触实际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文学创作。”王晓新老师在会上及私下里多次讲:“我们年轻的作者,要向柳青、王汶石这些老作家学习,搞文学创作,就要能吃苦,扎扎实实搞,不能偷懒。”他还说:“搞文学创作,就像拍电影一样,要先学会照相,不会照相,就想拍电影,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搞文学创作的,要先写短篇,短篇都写不好,怎么写长篇?”王老师的教诲至今言犹在耳,终生不忘。
1976年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珍姐》拿给王老师看,王老师觉得不错,就转给张兴海老师修改。让我找张星海老师面谈,我就到县广播站找张老师谈小说修改情况,因而就认识了张老师,也成了张老师的学生,一生中在文学方面受到张老师的很多帮助。
由于我爱看书,王晓新老师把我介绍给文化馆小图书馆的郑玉娥老师,郑玉娥老师管的小图书馆,是专门给文化馆内的老师们借阅图书的,与大图书馆无关。认识了郑老师后,就经常到郑老师的小图书馆借阅图书。有些图书是在大图书馆借不到的。如《美国短篇小说选》、《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等。
1980年王晓新老师的《王晓新短篇小说选》由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版,王老师给了我一本,我认真阅读了王老师的作品,特别是《诗圣阎大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阎大头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不由得要为王老师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拍手称道了。可是最令我可惜的是这本极为珍贵小说,1985年被我的好友孟沛借去阅读。后来我多次索要,孟沛说是弄丢了,再也没能要回来,这件事令我懊悔了一辈子,心疼了一辈子,不知怎么说才好。
1978年8月的一天,我去找王老师,我村涨潮海老师在王老师房子坐着。张老师是王老师的同学,都是高陵师范毕业的。张老师曾任周至三中、周至五中校长。闲谈中,张老师突然说:“合生是你的学生,马平是王殿斌的学生?”王晓新老师笑了笑没回答,我说:“张老师我是王晓新老师的学生,也是王殿斌老师的学生。”马平是我和赵群道是同学,当时在镇中教书,也确实是王殿斌老师的学生(马平后来任过农业局书记)。那天其实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村有人知道我是王晓新老师的学生。
王晓新老师1980年后调到陕西省作协工作,任省作协理事,《延河》编辑部编辑,小说组组长。后来写了不少优秀作品,如《玛瑙红事件》、《骷颅远行》等。特别是1989年王晓新老师创作的长篇小说《地火》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国著名的大作家王愿坚在《光明日报上》上发表评论文章,大加赞赏。王老师的这部力作至今还影响着一代年轻的作者,人们不断从他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不断学习他的艺术风格和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王老师的《地火》是一部倾尽心血的力作,是一部不会被人们遗忘的作品,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不朽的长篇巨著。
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三日,王晓新老师在西安病逝,噩耗传来,他在周至学生、朋友无不伤心、悲痛。王老师离开我们至今已11个年头了,11年来,作为他的学生,时刻都在思念他、怀念他。王老师是璀璨明亮的星光,时刻闪耀在周至大地上,闪耀在陕西大地上。他永远活在他的学生、他的朋友的心中,他闪耀的星光永远闪耀,永不熄灭!
2025年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