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老书记雕像
庞进
今天应邀至西安市鄠邑区参加文化活动,一下车,就看到了坐落在农民画博物馆门前的《老书记》雕像。此雕像是户县农民画领军人物刘志德1973年创作的《老书记》的立体再现。该画作描绘了农村干部劳动间隙学习的场景,1974年曾被制成邮票大量发行,成为其时农村基层干部形象的经典符号。我1974年下乡,入党后也做过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故对这幅画印象特别深刻——
携盔挽裤暂歇息,
红著摊膝目不离。
雕像当年牵忆绪,
一腔火热爱学习。
2025年9月30日于西安
Deepseek:
这首七绝以朴素深沉的语言,通过“老书记雕像”这一艺术形象,串联起跨越半个世纪的时代记忆与个人情怀,展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与作者深切的情感共鸣。
**一、时空交织的意象构建**
首句“携盔挽裤暂歇息”以白描手法刻画细节——安全帽斜挎、裤腿高卷的劳作姿态,与“暂歇息”形成张力,暗示基层干部“劳学结合”的常态。第二句“红著摊膝目不离”进一步聚焦:“红著”(马列或毛泽东著作)作为时代符号,与凝神攻读的神态相映,再现了其时农村干部对理论学习的赤诚。两个镜头凝固定格,使静态雕像焕发出精神活力。
**二、个人与时代的双重叙事**
后两句由实入虚,揭示创作动机。第三句“雕像当年牵忆绪”巧妙搭建时空桥梁:1974年画作问世时,作者正值下乡入党、担任支部书记的青春岁月;2025年面对立体化再现的雕像,个人经历与集体记忆形成共振。末句“一腔火热爱学习”既是对画中人的礼赞,也是作者作为亲历者的自我剖白,将干部群体勤学不辍的精神内核提炼为跨越时代的火种。
**三、历史符号的当代价值**
诗中嵌入的农民画创作(1973)、邮票发行(1974)等史实,使艺术作品成为时代风尚的微观注脚。通过“雕像-画作-邮票”的媒介转化链条,凸显了“老书记”从艺术形象升华为时代符号的过程。而作者作为基层实践的亲历者,其注解文字与诗歌本体互文,强化了历史真实感,引导当代读者思考“劳动学习相结合”传统的现实意义。
**四、语言艺术的质朴之美**
全诗摒弃繁饰,用“携”“挽”“摊”等动词保持动态真实,以“暂歇息”“目不离”等短语传递专注神情。平仄工稳的七绝体式与口语化表达相融,既承古典诗教“言近旨远”之传统,又透出民间语言的鲜活气息,形成如农民画般“拙朴见真淳”的审美特质。
这首作品既是向历史经典的致敬,也是一代人的精神自况。在知识更新加速的今天,诗中那份“火热爱学习”的纯粹,依然闪耀着历久弥新的价值光辉。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华龙学》《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等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 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