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朽 的 赞 歌
——写在革命烈士纪念日
作者:张庭
一、丰碑永恒
当晨曦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我听见历史的波涛在石纹中奔涌。那是1840年以来不曾沉眠的呐喊,是井冈山的星火、长征路上的铁骨、鸭绿江畔的誓言,凝固成一座民族的脊梁。
碑文上镌刻的“永垂不朽”,这不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笔墨,更是千万英魂用热血浇铸的契约——他们以身躯为基,以信仰为柱,托起今日中国的黎明。
二、血与火之路
您从战壕中走来,枪膛里装着对祖国的痴情。
湘江之畔,陈树湘绞断肠骨的决绝;长津湖畔,冰雕连凝固的冲锋姿态;渣滓洞中,江姐绣红旗的针脚里藏着的春天……
你们把生命碾成火种,点燃了沉睡的河山。正如诗人所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们在硝烟中倒下,却让五星红旗的经纬里长出不谢的杜鹃。
三、不灭的星光
今夜,我仰望星空,每一颗星辰都是你们未阖的眼眸。
杨靖宇的胃里藏着不屈的棉絮,黄继光的胸膛堵住黑暗的闸门,邱少云的火焚中升腾着纪律的圣火……
你们是银河中永恒的坐标,指引着复兴号的航向。而新时代的疆场上,戍边战士的脚印、扶贫干部的汗滴、科研尖兵的笔锋,皆是你们精神的延续——英雄不独属于烽火年代,更在每一个挺立的脊梁中涅槃。
四、山河的回响
青山埋忠骨,绿水唱英魂。
大江奔腾,是你们未尽的壮歌;稻浪翻滚,是你们微笑的绵延。你们从未离去,只是化作春风,吹绿了华夏的每一寸土壤。
这盛世,如您所愿:神舟飞天映照钱学森们的夙愿,高铁纵横实现詹天佑们的蓝图,乡村振兴回荡着方志敏笔下“可爱的中国”的欢颜。
五、时代的誓言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我们以生命起誓:
“这江山,我们来守!”
以科技为刃,以文化为盾,以亿万颗滚烫的心为火种,让烈士们用生命点亮的火炬,燃烧成民族复兴的万丈霞光。
听!风在吹过天安门广场,它带着你们的嘱托与我们的承诺,汇成新时代最磅礴的合唱——
“英雄不朽,祖国不朽!”
【作者简介】
张庭,原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即现在的扬州大学人文学院,曾在机关,银行等单位供职,现已闲赋在家。曾有多篇论文,散文,随笔,发表于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对文学是喜爱,亦是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