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芳:退休教师,共产党员。百花岭采编主任,真元文学社会员,诗词文化研究会会员,诗词协会会员,长安朗诵协会会员,教育学院国画和书法班学员。
太极圈里的大好人
——王军利和夫人韩淑敏
翟芳
几年前,我上班带孙子时,在我住的小区门口太极队里与到王军利恩师。对于他,我不说几句,实在是寝食难安,夜不能寐。王老师十几年如一日,以拳为媒,以德立身,用耐心、毅力与一腔热忱为我们打开通往太极智慧的大门。
王老师对太极的执着渗透在每个细节之中。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按时到场, 细心的指导我们“扎马步”“走猫步”,把一个动作分成好几个细小动作,一招一式的示范。特别是这次迎接(陕西第三届武林功夫赛)到华阴去参赛,从九月二十号开始连续四天下大雨,每晚老师按时到场,为参赛的队员们纠正错误,并给大家说:“我们参赛,不是为了奖品或者名呀利呀,关键是大家重视,加强练习,真正的掌握太极的技艺精髓”。
王老师还有因材施教的智慧:对我们年龄大的、记性差的,只要掌握要领,不强求到位。对以鲁小红、张亚林、吴东英、田军战……等十几名年轻有为,理解即快又深刻的,要求特别严格,要他们立身中正,刚柔并济,动作姿势,一招一式严格规范到位。王老师每天都不耐其烦,反复讲解示范,非常疲劳辛苦,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快休息一会儿,让我们自己练练吧。”这种宝贵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大家称赞学习。正象毛主席生前所称赞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值得大家尊重学习的一个德艺双馨人。
王军利老师不但教拳认真,品质人格也实在少见。他每天坚持指导大家拳技,这六七年来,从未收过一分钱的队费。大家实在过意不去,大家一致认为,每人该交20元的队费。有几位大姐和金堆刚转来的,极力劝不让她缴纳会费,坚持硬要交费,说:“王老师人品正直,天天辛苦免费教拳,送点礼品他又不接受,交点小费我才舒心呢。”两位队长忙前忙后,队费收齐了,买了几台播放机,剩下的90块钱给王老师,坚决不要。聚餐会上,队长还强调90元仍然在空中悬着。
不但王老师廉洁奉公,她的老伴韩淑敏同样有修养有格局,从不占一点小便宜。为了答谢王老师连续免费教了拳与剑还有十三刀。今天队长不辞辛苦,跑腿联系,组织集体聚餐,三番五次电话叫不到韩淑敏。春节联欢时,电动车在她家门口都没请到韩淑敏,原因是嫌来后不收他的餐费。
他们两口不但廉洁,而且是尊师重教的典范。在教学时,句句不离他的恩师慧合通大师,每次示范讲解动作时,都说惠老师的动作多么多么的标准,要学习惠老师的一招一式。给群里发惠老师的视频,让大家学习。
还有一次,邀请王秋钱老师给我们指导拳技。午餐时,邀我一起陪同。就餐中间,我借着去洗手间想去结账,走了几步,韩师追赶过来,拉住了我说:早就防备着你去结账,就把我拉回座位,最后还是她自掏腰包付款结算了。
由于吃大餐和韩淑敏给了我四身太极服,自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有一天,在早市碰到了韩淑敏,我就立刻买了一大块牛肉,要送给她,她就跑,追赶到她小区门口,拉拉扯扯,硬是不要,最终还是我拿回家了。像王军利老师和夫人韩淑敏这种不记报酬,乐于奉献,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实在少见。
由于王老师两口一辈子的厚道与善良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常言道善有善报,好事常遇到。那时他生意兴隆,企业兴旺发达,财源广进。但他低调做人,从不张扬。
事实胜于雄辩,所有真实事例证明,王老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感恩老师日复一日的倾囊相授;感恩老师用耐心陪伴我们在太极路上增长智慧、健身强体。今生遇见老师,如葵花遇见红太阳!祝福老师永远健康快乐!福寿双全!
赞太极功夫王军利老师:
中华文化五千年,尚武精神世代传。
太极八卦显神韵,刀棒剑扇十八般。
太极拳师德艺馨,言传身教从不倦。
春夏秋冬不间断,十多年来如一日。
不惧酷暑与严寒,启蒙学员数不清。
自古名师出高徒,学员身手皆不凡。
习武修身健体魄,皆以老师为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