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说》
四君子之菊:坚韧与孤傲的儒家隐喻
排律诗一:菊之韵
秋霜染叶菊花开,
傲立寒风不低垂。
淡泊名利心自纯,
孤高不与群芳比。
东篱采菊赋清谈,
陶醉田园寄悠悠。
凌霜不惧风雪寒,
坚韧之魂绽微笑。
荒山寂寞孤影立,
独自飘香传古今。
韧如铁石坚不折,
品格高雅胜君子。
岁寒知松柏坚,
菊花亦作隐士象。
淡泊宁静养心性,
洁净如水映天光。
排律诗二:菊之魂
秋风萧瑟菊飘香,
孤芳自赏守寂寞。
逆境中绽放光彩,
坚韧不拔显英勇。
梅竹兰菊四君子,
文人题材寄深情。
《四谱》传千古意,
“君子”风范在其中。
霜天映菊皎洁姿,
不畏严寒傲霜死。
孤傲自居不群伦,
品格高尚似君子。
采菊东篱隐遁,
淡泊人生自逍遥。
坚韧悠然赢风骨,
清雅之韵远雄豪。
在唐诗宋词中,菊花宛如一位孤傲的隐士,坚韧且淡泊,默默绽放于秋风萧瑟之中。它不畏严寒,不媚春风,其傲然挺立的姿态,仿佛在述说一段关于坚韧与孤高的古老传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不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彰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菊花的淡泊品格,与儒家的“君子”之道相契合:不趋附权贵,坚守内心的纯净;在逆境中依然昂首向天,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菊花之所以成为四君子之一”,源于明代黄凤池编纂的《梅竹兰菊四谱》,逐渐演变为文人墨客借物抒情、托志彰德的象征。那些偏远山野中的孤影,或在风雪中摇曳,却始终坚持展现出最美的姿态。它以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成就了它作为“君子”象征的特殊地位。每一片叶子每一瓣花,都像是对世间浮华的淡然拒绝,彰显出纯粹而高尚的品质。
菊花的孤傲与堅韧,超越了色彩的艳丽,化作精神的象征,激励着后人。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文化心灵的一面镜子。在岁月的长河中,菊花如一位不动的智者,用它那坚韧的生命,诉说着忠诚、坚守和高雅。而当寒秋深处,菊香萦绕,无声地提醒我们:在艰难与孤寂中,唯有坚持与淡泊,方能得见那最纯粹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