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杨玉环
填词/李含辛
题记:
杨玉环,22岁被迫入宫,25岁封贵妃,34岁被赐死。
金步摇垂掩泪光,太真初入侍君王。
梨园暗换霓裳曲,玉殿空悬明月床。
承露盏,荔枝香,三千宠爱恨偏长。
马嵬坡下红绡碎,犹忆当年寿邸妆。
附录
李含辛《鹧鸪天·杨玉环》赏析
一、词作结构与主题
这首鹧鸪天以杨玉环的人生轨迹为轴,上阕写其被迫入宫、受宠盛景,下阕转写马嵬之死,以“红绡碎”的凄艳意象收束,暗合“羞花”之美与政治悲剧的双重性。题记“22岁被迫入宫,34岁赐死”的冷峻提示,奠定全词“繁华即寂灭”的基调。
二、意象解析
“金步摇垂掩泪光”:
“金步摇”象征贵妃的华贵,而“掩泪光”暗含入宫时的屈辱与无奈。杨玉环原为寿王妃,被玄宗强纳为妃,其被迫性在“掩”字中尽显。
“梨园暗换霓裳曲”:
梨园为玄宗教习乐舞之地,“霓裳曲”暗指杨玉环的才艺与玄宗对她的沉迷。一个“暗”字,暗示权力对个人命运的操控。
“马嵬坡下红绡碎”:
以“红绡”喻杨玉环之死,既写其血色结局,又暗讽玄宗为自保赐死爱妃的虚伪。“碎”字强化了美好事物被权力碾碎的悲剧感。
三、历史与词境的互文
“寿邸妆”的回忆:
末句“犹忆当年寿邸妆”点明杨玉环与寿王李瑁的短暂婚姻。李瑁因懦弱未反抗玄宗夺妻,而杨玉环从王妃到贵妃的转变,实为盛唐伦理崩坏的缩影^3^。
“荔枝香”的隐喻:
化用“一骑红尘妃子笑”典故,表面写恩宠,实则暗指玄宗晚年荒政,为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四、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
“承露盏”的奢华与“马嵬坡”的惨烈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宠极而衰”的宿命感。
用典含蓄:
“明月床”暗用《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反衬贵妃独守空殿的寂寥。
五、结语
此词以凝练的笔法,将杨玉环的才情、荣宠与陨落压缩于56字中。其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更是盛唐由盛转衰的隐喻。李含辛以词为史,让读者在“红绡碎”的余韵中,窥见权力与人性交织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