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星图反噬
血玉破碎的黑潮中,千百张人脸发出凄厉哀嚎。
陆青崖将星图催至极致,金光如旭日东升般笼罩大殿。目僧禅师虚影双手结印,诵出《星砂赋》总诀:"夫一气既分,两仪奠位..."
每诵一字,黑潮中便有一张人脸恢复平静化作青烟。道人见状狂笑,撕开道袍露出胸膛——皮肤上竟刺着倒转的星砂图谱:"且看'相克则凶,相生则吉'的反噬!"
他十指插入自己肋间,扯出两段闪着邪光的肋骨。肋骨落地即成双蛇,衔尾游走成"金木水火土"相克大阵。阵成刹那,陆青崖的星图突然剧烈震颤,金光中混入丝丝黑气。
"小心!他在颠倒五行!"苏月痕挥剑斩向双蛇,剑锋却被弹开。太后突然拾起破碎金簪,刺入自己掌心:"以凤血破邪祟!"
血滴入阵眼,双蛇动作骤然迟缓。真太子此时苏醒,见状咬破指尖在额间画出血符:"孤乃紫微转世,岂容妖道篡命!"三人血脉交汇处,星图黑气尽褪,反而凝成"三吉之地"的祥瑞阵型。
道人暴退三步,腐烂的半边脸突然脱落,露出底下机械齿轮——他竟是半人半傀的怪物!
第十六章 傀儡真身
齿轮转动声如毒蛇吐信。
道人撕下全部面皮,露出青铜铸就的头骨。眼窝处嵌着的不是眼球,而是两颗跳动的赤珠:"离火宫百年大计,岂容尔等破坏!"
他胸腔裂开,飞出数十只铁翼蝙蝠。每只蝙蝠翅上都刻着"杀衰有救"的变体符咒,组成天罗地网罩向众人。陆青崖星图化盾抵挡,蝙蝠撞上金光即爆裂,溅出的毒液腐蚀得地面滋滋作响。
"这是墨家机关术!"太后以血在柱上画出血凤,"哀家当年随驾征讨叛逆时见过此类邪物!"
苏月痕突然发现蝙蝠飞行轨迹暗合"文曲遇禄存"的星象。她拾起碎瓷片,按照记忆中的星位掷出。当瓷片击中殿角烛台时,蝙蝠群突然失控相撞——原来烛台位置正是阵眼!
道人见状狂怒,青铜头颅旋转180度,后脑勺竟又张开口:"既然星砂不成,便叫尔等见识'山川变更之异'!"他跺脚念咒,整座东宫开始倾斜,梁柱发出不堪重负的断裂声。
第十七章 地动天惊
地动山摇间,蟠龙柱轰然倒塌。
陆青崖护住太后跃上横梁,见下方地砖块块隆起,如巨兽脊背起伏。真太子抓住苏月痕手腕:"跟孤来!密道在白虎位!"
四人跌入地道时,头顶传来宫殿坍塌的巨响。地道壁灯自动燃起,火光映出壁上彩绘——竟是目僧禅师与太宗皇帝对弈的场景!最后一幅画显示,禅师将星砂秘卷埋在了"龙口衔珠"之位。
"原来星砂赋全卷尚在人间!"太后触摸壁画,指尖过处色彩流动。当触到禅师所执黑子时,棋子突然凹陷,地道深处传来机括转动声。
道人咆哮着追入地道,青铜身躯撞得石屑纷飞。陆青崖反手拍向壁画白子,整条地道突然翻转!四人坠入寒潭的刹那,看见道人被卡在变形的机关中,青铜头颅疯狂旋转:"星砂不灭...离火永存..."
寒潭水刺骨冰凉,潭底却有柔和金光透出。陆青崖下潜触摸,发现潭底铺满刻着星图的玉砖——这里才是真正的皇陵核心!
第十八章 龙口衔珠
玉砖星图在寒潭底发出嗡鸣。
陆青崖感到怀中龟甲发烫,脱手而出的龟甲碎片竟与玉砖严丝合缝。当最后一片归位时,潭底升起汉白玉棺椁——棺盖上刻着"星辰端峙者为佳,形势偏斜者不美"的箴言。
太后以金簪轻叩棺盖,椁内传出玉磬清音。棺盖滑开,内里没有尸身,只有卷星光织就的帛书。真太子伸手欲取,帛书突然化作流光没入陆青崖眉心!
剧痛中,陆青崖看见目僧禅师在星空下挥毫的身影。当最后一句"地理玄机自然明矣"写就时,禅师将笔掷向北方——笔尖墨汁在星空中凝成贪狼星的模样。
"星砂全卷已认主。"太后躬身行礼,"请星砂传人重整河山。"
寒潭突然沸腾,四人被水流托出地面。他们站在皇陵废墟上,见朝阳正突破云层。而北方天际,贪狼星竟在白昼显形,与太阳形成"日月同辉"异象!
苏月痕忽然指向西方:"你们看!"
但见忘语镇方向的天空中,七道玉尺形状的云气正汇向乱葬岗——正是三年前飞散的北斗玉尺!
第十九章 归去来兮
七道玉尺云气如虹桥贯空。
陆青崖心念微动,星砂全卷在灵台展开。他这才明白,乱葬岗石碑竟是目僧禅师设置的"抛踪闪迹"之局,真正星砂传承需经历"过脉穿珠"的考验。
"该回去了。"他望向故乡方向,掌心星图流转出忘语镇的地脉走势。三年未归的樵夫之子,如今已是身负国运的星砂传人。
太后取出龙凤玉佩:"哀家将镇守皇陵,以待星砂重光之日。"真太子则割下一缕头发系在陆青崖腕上:"孤之性命乃卿所救,他日必以江山为报。"
辞别皇室,二人策马西行。途经洛阳城时,发现街巷热议前夜异象:有人说见金龙腾空,有人传闻地府洞开。茶楼说书人更拍醒木:"昨日星变,正是'辅弼居朝案之左右,定主前武后文'的吉兆!"
苏月痕在城门卦摊前忽地驻足。摊主老叟抬首露笑,眼角皱纹恰成"土星低小"之相——竟是观星子易容而成!他袖中滑出半片龟甲,与陆青崖所得严丝合缝:"为师等候多时矣。"
三片龟甲相合的刹那,远方忘语镇传来惊天巨响。尘烟起处,可见乱葬岗的残碑正升空化作星辰!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