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血祭龙脉
地宫塌陷的轰鸣声中,目僧禅师虚影化作金光没入星图。
陆青崖抓住苏月痕跃出将倾的享殿,回头见整座皇陵如巨兽沉入地底。蓑衣人的石像在崩塌中碎裂,露出胸腔内跳动的金属机关——竟是装着生辰八字的青铜卦盘!
"他们用傀儡术做障眼法,真身必在东宫!"苏月痕指向夜空。紫微星旁的赤气已凝成蟒形,正吞噬着周边星宿的光芒。
二人策马奔至邙山隘口时,忽见山下驿道火把如龙。数百玄甲武士押着囚车前行,车内老妇的呜咽声随风传来:"坤地金星...宫花插帽..."
陆青崖闻言剧震——这正是《星砂赋》中关于太后的秘谶!他催动星图望去,见囚车老妇头顶隐约有凤形金气,却被黑链锁住七窍。更骇人的是,车队后方跟着八十一童男童女,每人腕系红绳,连成"水澄坎上"的献祭阵型。
"他们要血祭龙脉!"苏月痕撕下袖口绸布,就着月光画出驿道地形。陆青崖以血点中坤位,地面突然隆起土墙。但土墙尚未成型,童男童女们的歌声已变作哭嚎——每声哭喊都让星图中的龙脉金线黯淡一分!
第十二章 星砂护主
玄甲武士发现异动,箭雨破空而来。
陆青崖展开星图抵挡,星光与箭矢相撞迸发金铁交鸣。苏月痕趁机甩出腰间软剑,剑锋挑断童男童女腕间红绳。那些红绳落地即燃,火焰中浮现"火土金星,乃开窝面"的符咒。
囚车老突然抬头,眼中金芒暴涨:"乾方水曜,御点绣衣!"
随这声偈语,她发间金簪飞出,在空中化作水龙扑向玄甲武士。水龙过处,武士们的铁甲竟如遇强酸般腐蚀融化。
陆青崖趁乱跃上囚车,发现老妇双手被刻满咒文的铁钉贯穿。当他拔除铁钉时,钉孔涌出的黑血在车板上自动绘出东宫地形图——太子寝殿位置标着"金山火案,贫比范丹"的血字。
"速去...白虎位..."老妇气若游丝地抓住他衣襟,指尖在金簪上划出三道刻痕。陆青崖会意,这是《星砂赋》中"三阳无陷"的破局法。他刚扶起老妇,地面突然裂开深沟,沟底涌出的岩浆凝成"离宫火宿"四个大字!
第十三章 东宫诡影
夜闯东宫时,陆青崖发现宫墙影子扭曲如蛇行。
苏月痕以罗盘测度,惊见太子寝殿的投影竟与星图中蟒形赤气完全重合。更诡异的是,巡夜侍卫的眼珠全都泛着红光,行走时带着纸人般的僵直。
二人翻过重檐,见寝殿窗棂糊着血符。陆青崖以星图透视,发现殿内立柱皆按"木辨冲天倒地"的凶局排列。正中央的蟠龙柱上,太子正用金刀划破掌心,将血滴入星砂绘制的祭坛。
"皇儿住手!"随行老妇突然现身,发间金簪射出寒光。太子转身露出诡异微笑——他的瞳孔已变成爬行动物的竖瞳!
金簪在距太子三尺处骤然停滞,仿佛撞上无形墙壁。殿角转出个手持拂尘的道人,道袍上绣着"水别曲浪垂帘"的星图:"太后娘娘,贫道恭候多时了。"
陆青崖认出道人拂尘的麈尾乃用尸发所制,立即掷出龟甲碎片。碎片撞上拂尘爆出青光,映出道人真容——竟是三年前冻毙的里正!只是此刻他半边脸已腐烂见骨,另半边却年轻如少年。
第十四章 双星夺宫
道人拂尘挥动,殿内突然升起水幕。
水幕中浮现出两个太子身影:一个正在祭坛前施法,另一个却昏倒在密室铁笼中!苏月痕惊呼:"是离火宫的'水分男女两形'幻术!"
陆青崖催动星图照向水幕,发现祭坛太子的天灵处连着根红线,直通道人袖中。他想起《星砂赋》中"水虽端秀,得水滋土"的解法,咬破指尖弹出血珠。
血珠穿透水幕的刹那,祭坛太子突然抱头惨叫。道人见状急摇铜铃,铃声化作"金出富贵,火乃凶神"的音波攻来。太后金簪应声而碎,碎片却在空中重组成"玉带艮坤"的吉兆卦象。
"原来如此!"陆青崖星图全开,周身浮现出目僧禅师的金身虚影。禅师指尖点向铁笼中的真太子,笼锁应声而裂。假太子随即化作纸人燃烧,道人袖中红线寸断。
但就在真太子苏醒的瞬间,道人突然掏出血玉砸向祭坛。玉石裂处涌出黑潮,潮水中浮出千百张扭曲人脸——都是被篡改命格的无辜者!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