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我如今的日子了。
图纸被红绿绿的招商海报替代,进度表上勾画的是活动流程,会议的内容是如何让那些空置的商铺尽快“名花有主”。年轻时总以为,临近退休,该是泡一杯浓茶,在办公室里看报,等着日子慢慢悠悠地把自己送到站。谁曾想,企改的风一来,把往日的“惯例”吹得七零八落。非但不能“混日子”,肩上的担子反而更沉了——这个国庆,我们得打一场漂亮的“秋收仗”。
我的思绪,常常会飘回老家的秋天。那才是真正的、货真价实的秋天。空气里是干爽的,带着新翻的泥土和成熟庄稼的混合气息。我最记得的,是跟父亲去地里拔麦子。拔麦子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手艺活。不能使蛮力,得巧妙地一扭、一拽,那金灿灿的麦穗麦秆就听话地脱离了沙地。一个下午下来,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可当你看着身后堆成的麦垛,那种满足,是任何奖状都无法比拟的。那时的秋天,是用一身汗水,换来一冬踏实的。
如今,这“秋收”的场地,换成了单位门前那片空旷的广场。国庆前的这几天一大早,我就和年轻同事们忙活起来。我们要搭起一座高大的彩虹拱门。这活儿,竟让我觉得有几分亲切。扶着那冰冷的金属支架,拼接、固定,就像是小时候在田间扎篱笆、立瓜架。只是眼前的“瓜架”如此庞大,它将要撑起的,不是藤蔓,而是一派节日的喜庆和我们对未来的期盼。当鼓风机轰鸣着将红色的门套充盈起来,一座饱满、精神抖擞的拱门赫然立起,在秋日的晴空下,像一个巨大的、丰收的果实,也像一座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
风起时,拱门微微晃动,发出呼呼的声响,像极了秋风吹过麦地时,那片波涛般的哗啦声。我站在门下,看着同事们四处张贴海报,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单,热情地介绍着商铺的优惠政策。那些印着“黄金旺铺”、“火热招租”字样的纸张,在秋风里翻飞,多像一片片承载着希望的金色落叶,要飘进有心人的怀里。这何尝不是一种“秋收”呢?我们播种下诚意和汗水,期盼着能收获一份份签约的合同,收获这片资产的盘活与增值。
窗外的灯火又亮起了一片。广场上,拱门上的彩灯已经点亮,流光溢彩,映照着人们节日里轻松的笑脸。我收回目光,落到桌角的台历上。过几天就是国庆了。这是一个属于收获和展望的节日。对于我们这个年纪,这个处境,退休的“冬天”似乎已能望见轮廓。但冬天来临之前,不正是积蓄能量的最好时节么?眼前的这场促销活动,就是我此刻的“农田”。我现在忙碌的每一刻,都是在为籽粒灌浆,积攒来年“爆发”的养分。
这么一想,心里便豁亮了。那些来访的客户,那些洽谈的电话,仿佛都变成了我年轻时收割的金黄麦穗。现在多努力一分,明年的业绩就能更丰硕一成。这不只是为了一份薪水,更是为了一生的职业,能有一个饱满的、对得起自己的结尾。若能借此机会,让单位的资产焕发新生,那便是给培养我的单位助了力,也算是给我们这个奋进的时代,添上一块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的砖瓦。
我端起那杯已经温凉的茶,向着窗外那座灯火通明的彩虹拱门,默默举了举。
敬你,我的秋天。敬你曾经赐予我劳作的艰辛,更敬你如今让我在这崭新的“田地”里,再次品尝这奋斗的甘甜。愿这次国庆的“秋实”之甜,如父亲当年递过来的那个烤红薯,足以温暖整个即将到来的冬天。然后,静静等待,下一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