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诗情·上篇·仙鹤放飞
熊静中
8月中旬,值国内热议九三大阅兵之际,我带着对“九三”这个专用名词的兴致,应邀参加了九三太极夏令营活动。
其实,这个兴致早在咨询夏令营活动之初便已蠢蠢欲动,彼时我问及购票车站,答曰:“九三站”,我问:有此站名吗?答曰:有,这里是全中国唯一一座以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正式缴械投降日)命名的火车站——还有一个业内更响亮的别名——北大荒。“北大荒”——这共和国的同龄人抛洒青春热血把“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蛮荒之地建成保卫祖国粮食安全的“压仓石”的“北大仓”,怎么又跟“九三”联系到一起呢?夏令营组织者之一的“九三太极研究会”王会长热情的告诉我,九三地处嫩江、讷河、黑龙江五大连池一带,最早源于军垦,早在抗战胜利、解放战争初期,王震将军就率领14万伤残兵将到此屯垦戍边建起“荣军”农场(王震将军遗言将三分之二的骨灰撒在北大荒),后来又有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复转退官兵支援边疆,为了永远缅怀抗战胜利日,才正式以“九三农垦局”、“九三火车站”命名。——九三站还有如此可爱的辉煌历史,我顿觉此行不虚兴趣盎然了。便鼓动老友——中国石油报高级记者王兄同行。王兄是回乡知青且有着较长的军旅生涯,爱国情怀满满,自然闻而心动,跃跃然也。于是我们卧铺伴行,车票醒目标示:北京——九三。
行程过半,有军界代表雷师长一行6人正从湖南赶往九三,约我们在中途齐齐哈尔下车共赏丹顶鹤放飞——这真是为我们的九三之旅锦上添花——于是我与王兄怡然应约。
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地级市,因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而 被称为“鹤城”。走进齐齐哈尔市,你会感到处处散发出浓郁厚重的鹤文化气氛。更为巧合的是,这里虽地处讷河市远距九三站230公里,但和黑河市、嫩江市、五大连池市一起,都是九三农垦局辖区!九三局的哈拉海农场就离齐齐哈尔市区不到40公里,可谓近在咫尺!于是乎我们参加九三太极夏令营的8位拳友在此殊途同归欢欣雀跃,一起踏上宽敞整齐的飞鹤大道,走进中国鹤乡——扎龙自然保护区,去寻找美丽的丹顶鹤。那茂密的芦苇荡浩瀚无垠,蜿蜒的乌裕尔河静静流淌。放眼望去河渠纵横,沼泽湖泊星罗棋布,仙鹤湖、鹤鸣湖,碧波澄澈,蓝天白云鹤影倒映湖中翩翩轻舞宛若仙境,我们登上“望鹤楼”站在观鹤台,举目远眺,鹤舞蓝天、丹顶翔云,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天然画卷。我们不仅饱览了美丽的仙鹤放飞,还近距离的欣赏了丹顶鹤的舞蹈表演。仙鹤舞姿柔美娴雅,轻盈的羽翼如诗如画,婉转的舞步仿佛在演绎一曲优美的乐章,又像在向我们远方的客人述说着九三鹤城的魅力故事。丹顶鹤飘舞让游客如痴如醉欲仙欲歌,一位身边的女孩用手机拍下了整个鹤舞过程,然后情不自禁的高喊:“酷毙了帅呆了!美醉了爽歪了!……
客中有诗者赞叹:
鸟中一品翩翩舞,英姿洒脱超凡俗。
高歌一曲晴空外,丹顶曼妙若仙姝。
沧浪碧清洗羽翼,九三秋红秀新词。
引吭啸咏九霄动,柔情掩映利爪出。
——字里行间隐隐约约又和九三大阅兵联系上了,多么可贵的民族情怀啊!
九三诗情·下篇·诗酒襟怀
熊静中
恋恋不舍的告别了中国鹤乡(哦,齐齐哈尔还有一个和九三局共用的名字——中国豆都——中国的大豆之都!)我们重新登上赴九三的列车。
当日下午六点半,我们8人准时到达九三站。大概由于大阅兵临近,这个国内唯一一座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命名的火车站也装饰一新,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九三站”三个大字烁烁闪光,格外醒目。吸引着远方游客尤其是军旅情怀浓浓的雷师长、王记者一众纷纷抓拍留影,爱国热情洋溢的女军人们抢拍尤甚。
——九三太极学会会长、九三武馆馆长、九三太极夏令营班长亲自带车接站,尔后直接把我们拉到武馆宴会大厅。
大厅内此际已灯火通明,九三太极学会名誉会长陈雅芹女士(自掏腰包)设宴并偕同会长、馆长、班长致欢迎词,50多位拳友都鼓掌致意。
宴席颇丰,大盘小碟鱼肉满满,山肴野蔌杂然前陈,王会长的“十年陈酿”酒香飘飘。
我与七位(包括王哥)军界营员亦美酒盈杯豪情满怀飘飘然也。拳师韩先生即席发表致辞热情洋溢。予尊韩老师之示意,即兴致答谢词
曰:
九三局蓝天白云美
北大荒黑土地红高粱美
森林绿植天然氧吧美
会长十年陈酿老酒美
名誉会长盛宴味道美美
有诗为证:
陈酿真情举杯庆,雅韵英姿太极风。
芹诚小诗表钦敬,美酒嘉宾乐融融。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藏头诗”,九三拳友们会心一笑,报以热烈掌声,名誉会长嫣然举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诗赞美我,好荣幸……”
次日,九三太极夏令营活动正式开始。
每天清晨5:30,韩老师带领拳友做杨式85太极拳一小时,上午下午一招一式的纠正、指导学员习练中的偏差,反复讲述每个动作的要领及其攻防、健身意义。韩老师辅导认真一丝不苟,而且不厌其烦始终欢颜悦色。
周六周日则组织大家旅游,韩老师和营员一起先后游览参观了黑龙江五大连池公园、嫩江高峰森林公园、黑河市博物馆及边境区中俄民族风情园等九三局附近的风景名胜,了解东北人民在民族危亡时所受的欺凌和苦难及其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全体拳友的爱国热情。
我与韩老师初识于海南大东海太极冬令营,时值疫情期间,我不慎右膝扭伤步履艰难,到小区门口做核酸都要拄杖慢行。拖着伤腿到冬令营见到韩老师,自忖不能练拳,面露难色。韩老师却鼓励说,“不用怕,帮你解放膝盖!”于是韩老师授以“支点转移”之术——背墙蹲起,即在平时蹲起或站桩、行拳过程中,膝部微屈形成“弓背”,臀部呈坐椅状与足跟成上下直线若力学之自由落体运动直接受力,则双膝基本不承重而得以解脱。
余半信半疑尊师嘱慭慭然练习之,初几日颇痛,五日后痛感渐轻,不足半月,膝痛解除彻底康复,至今蹲起自如也。
然积练成习既久,双足受力颇多亦觉沉重困顿,便在此次培训中向韩老师提出困惑。韩老师淡然一笑,“无妨,再帮你们解放双脚。”然“解放”之术颇神秘,神秘到“意念转移”——即无论站桩、行拳甚或走路,当两脚疲惫时于意念中将双足放至双肩,而双肩受百会穴“虚灵顶劲”向上牵引亦受力微微轻松自如也。此时顿觉双脚、小腿松快,顷刻由沉甸甸转轻飘飘,足下由硬邦邦变软绵绵也。
余尊嘱小试,绩效明显,不禁啧啧称奇,进而玩笑般叩问:韩老师仙招多多,还有何秘诀?老师笑答:尚有“护身符”一道,须待你们答谢宴过后赠送。噫,原来雷师长与其同行军界姊妹还有王记者已商定,要对九三太极学会、武馆尤其是名誉会长的欢迎盛宴表达谢意,这答谢宴的主宾当然非韩老师莫属!
当日下午练拳结束,馆长开着宝马电车拉我们到酒店,会长、班长带来家中珍藏的九三酒厂陈酿,雷师长携军界女将点好的东北特色的荤素菜肴已满桌摆列。韩老师举杯命我致辞,我推辞不能,只好勉为其难,即兴发挥,来了几句顺口溜:
九三局风景优美,公寓内宽敞静美。
游莲池山水甜美,学太极佳境渐美。
这美美享受要感谢为我们创美感的韩老师,感谢尊敬的东道主!
尤其要感谢盛宴迎接的陈雅芹才女及服务周到的班长、馆长和文武双全的会长!
我们的感谢之情,凝结在下面几句小诗之中:
韩帅挥师驻北疆,拳友欢聚北大荒。
九三景美风送爽,拳艺切磋喜洋洋。
会长美酒多奉献,馆长宝马更奔忙。
班长导游饮食送,雅芹盛宴美酒香。
今晚回请表谢意,感恩太极情谊长。
继而是王会长别具一格的发言,会长拳艺出众且能诗善饮,他竟全文背诵李白的《将进酒》,而且边背边表演,到“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时,竟满杯高擎一饮而尽!
受会长豪情感染,拳友都畅所欲言觥筹交错,一起领略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九三诗酒情怀。
次日开始,韩老师指导营员习练“护身符”。所谓“护身符”,概指始于人生35岁、到50岁以后愈演愈烈的骨质疏松弹性下滑步履沉重,最怕跌倒伤骨,故而需要“护身”谨防摔倒。究其根源,摔倒的原因是由于重心不稳即“失重”。那么,如何护身防倒呢?韩老师给出的方法就是稳定“重心”,简言之就是“稳重”——即在行拳乃至平时走路时保持重心,重心先行带腰、胯、肢体联动,重心永远是“主动”,主动不失则不会“失重”不会跌倒,就像“不倒翁”。重心在哪?不是在足部而是在人体正中由百会向下通过会阴直插地下无限延伸,就像一支大毛笔,笔管上通虚灵顶劲的百会,下端软软的笔头直入地心深处前后左右运行自如,由于地心引力和百会虚灵顶劲的双重作用,我们身体“笔直”平衡运转就像被无形大手握紧的毛笔写字作画随意驱遣,永远不会“失重”不会前仰后翻,也就没有了跌摔之忧——这真是确确实实的“护身符”——岂止“护身符”简直是“保命符”!因为人体老化骨质疏松最怕身体失重摔倒,“一跌殒命”之案例多多不胜枚举!而我们却是重心平稳的不倒翁——不倒翁尚左右摇晃,我们却躯干“笔挺”运行稳妥,永无失重跌倒之虞,此非“保命”而何?
对此老师所授“重心先行”之术,余始未详要领往往足腿先动,有时重心在脚如锄头锛地,坚持数日后重心操控得法,于行拳、走路甚至踢腿甩脚腾越转身都渐觉稳健,始信老师所言非虚也。进而明白,俗语“站稳脚跟”实是误导人们把重心放在两脚跟,一旦抬腿前行或后撤,彼必重心飘摇,倘前后方偶有不测非重重跌倒不可!
韩老师健体护身妙方多多,但为人谦恭和善,从不以此骄人,而且有着典型的西北汉子旷达侠义的豪爽性格,授课闲暇,很乐意参加我们几位男拳友的酒店欢聚。营员中雷师长、王记者、黄老师、王会长和我经常邀韩老师小聚欢饮其乐融融。几个人既是酒友又是特色鲜明的文友:雷师长博览群书爱引经据典,但湖南味普通话多半听不懂,经常要减慢语速自己翻译搞的大家抚掌鼓励;黄老师平时惜言如金,但作诗却缀玉连珠颇多精彩,总结夏令营心得体会时他的《九三情》就引起了全班共鸣:
黑土碧空白云悠,月色如练映绿畴。
九三结缘情难断,太极修身梦不休。
北疆中原联三湘,一脉襟怀系心头。
且盼有缘再相聚,饮尽嫩江万斛酒。
王会长文采斐然妙句多多而且才思敏捷,比如韩老师讲到“重心行拳”的妙理,他张口就来
“中脉矗立一线穿,垂直切进稳不偏,同频共鸣方中正,浩然军魂天地间!”
在结营晚宴上,他更豪情奔放的背诵岳飞的长词《满江红》,而且边诵读边举杯表演,背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竟手拍亮头顶满饮大杯!
王记者虽年届古稀(77岁)却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其人善谑荤素玩笑张口就来,而且善饮不至微醺不乐,结营晚会他本想别出心裁吹口琴,但口琴忘带就手机播放自己的独奏录音《草原之夜》,尔后乘兴清唱《呼伦贝尔大草原》,唱到“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金色的大兴安……
我的心爱我的思恋……”时竟忘情起舞如醉如痴……
受他们的影响我也激情澎湃,即兴附庸风雅的吟诵了顶针格四言诗《魅力九三》顺便把今年冬令营的选址一并公布:
《魅力九三》
魅力九三,三秋狂欢
欢天喜地,地接云天
天高气爽,爽爽行拳
拳艺护身,身轻如燕
燕燕于飞,飞赴盛宴
宴酣之乐,乐而忘返
返约太极,极目海南
南山陵水,水碧无寒……
此次九三太极夏令营由始至终精彩纷呈惊艳若锦,而王记者又在百忙之中,以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力为大家制作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靓丽视频《魅力九三欢乐行》、《走近五大连池》、《游览嫩江黑河剪影》等多部视频,予感动莫名赋藏头诗赞曰:
《王振良劳苦功高也》:
王子风范老顽童,振聋发聩口琴声。
良马骥邢伏枥吼,劳顿奔波倩影清。
苦心孤诣精编撰,功莫大焉录始终。
高歌一曲我思恋,也值美酒敬此兄!
作者简介
熊静中,河北河间市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教授,中华诗经阁杂文部部长兼荣誉顾问。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白公平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 张新荔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